APP下载

栽下安顿生命的种子

2014-12-30罗才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莲花国学种子

罗才军

在国学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如何理解其作为一项课程的基本要义?如何定位国学课程,如何处理好它与教材间的关系?如何使国学课程更好地展现其魅力?笔者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与大家讨论。

一、国学课程的基本要义

对于国学课程的基本要义及其课程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以及教学理念的解读,笔者依托一个著名的绘本《安的种子》,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国学课程第一要义:经典传承。

国学课程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我以为就是文化经典的传承,相信这一点大家都有认同。当然,传承不是传递。传递是不走心的,是外在于自己的生命体验的。传承则是将自己全身心地浸润其中,并且与当下的生命与生活丝丝入扣,逐渐酝酿,逐渐发酵,由内而外地产生变化,最终实现内外兼修、言意兼得、形神兼具。这就像绘本《安的种子》的开篇:

【绘本呈现:老师父分给本、静、安三个人每人一颗几千年前的古老而珍贵的莲花种子。】

老师父交代的不止是种莲花这么简单的事。种出莲花只是外在的实相。师父让三个人种莲花,其实更像是传承衣钵,传承佛法大意。你看,几千年前的古老而珍贵的莲花种子,显然是一种玄妙的隐喻,就看这三个弟子谁能真正理解佛法大意,悟出其中的禅机了。所以,这样看来,本就是个六根未尽、尚未定性的人,而静是个颇费思量、殚精竭虑,却南辕北辙、一味向外求的人,只有安才是那个真正不向外求、明心见性的有慧根的人。

国学的传承就应当是立足于实相,那就是一篇篇一章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都是需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落实的。但是,我们又不能仅仅满足于实相的呈现与获得,我们还得有期待,有召唤,期待、召唤实相背后的文化,期待、召唤国学经典进入生命,濡染自我也濡染学生的言行举止,真正地修身养性,并且真正从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中透露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人生境界。

就像老师父给的古老而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一样,我们的国学课程就是那一颗古老而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我们就是本、静、安这样的栽种者。如今种子已经捧在手心,如何对待它,如何更好地顺其自然,使它真正绽放开来,正是需要我们好好地思考和经营的。

2.国学课程第二要义:准确定位。

【绘本呈现:拿到种子后,本:我要第一个种出来,于是忙着跑去寻找锄头。静:怎样才能种出来呢?得要挑出最好的花盆。安:我有一颗种子了,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国学课程进入我们的学校,是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或者其他补充课程的形式存在的,是外在于主流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课程的。但我们教过国学,尤其是推行国学课程多年的老师们肯定有体验,这个所谓的校本或者补充的课程,其实对学生产生的影响非常之大。

首先,我们的国学经典是契合我们民族的血统的。为什么我们读到“颊上红潮,钗头脆响,眉眼无声”心就会软下来?为什么我们读到“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幽怨惆怅油然而生?为什么我们读到“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会活脱脱看到那怀春少女羞羞答答、风情无限的模样?因为我们的血统里有这样的文化基因,是从更早更早的文化里因袭过来的。我们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说的全不止于表面的文字。文字(语言)只是精神与思维的媒介,只是思维实现的工具。当思维是一团混沌时,我们的先哲们用最精准和华美的语言表现它们、记录它们、成就它们,并且有一代又一代的人用独特的生命体验回应、注解并丰富它们。就这样,它们被编入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血统里。

所以,当我们的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心急火燎地忙着“找锄头”“挑花盆”,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他的血统里,他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中,其实都有国学经典文化的基因遗传。

其次,国学经典是真正经过几千年文化和历史淘洗的经典,凝聚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所以当它进入课堂,滋养我们的学生的时候,为人处世的方式、生命对话的能力、精神自我的成长都将被唤醒被迅猛地兴发起来。我们学校的学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这些年国学课程的推动,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滋养、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我们学校的一些学生就具有了明显不同与他人的气质和修养。更有意思的是,进入中学以后,校长和老师们都反映,我们学校的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就比较懂得礼仪,看事情也比较通透,不会轻易和别人发生矛盾。

我始终觉得,文化不仅仅是摆在台子上、放在书架上的,文化是真正展现在日常生活最普通的细节中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怀疑,而是对这门课程要有准确的定位,从更高更远的学生终身发展上看待它并悦纳它。

3.国学课程第三要义:顺其自然。

【绘本呈现: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等了很久也没有发芽,于是愤怒地刨开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顺其自然就是国学课程的推进要寻找到其科学的规律。国学作为课程进入课堂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困难,比如国学篇章全是文言的形式,比如国学与当下社会和学生存在的客观距离……诸如此类。对当下的学生来讲,学习国学其实就相当于在接受另一个语言系统,语言习惯、表达方式、很多不常用的字词等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

我们搞国学教研,在听课评课过程中总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常常不自觉地把国学课程当成语文课程去教,结果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学生压力甚大,效果又并不好。因为一旦像语文课程那样教得细腻,孩子们的兴趣和激情就立马被抽离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把国学当成一门“外语”课程而去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学习就是熟读成诵,我们依然可以追求这样的方式。国学教学主要的不是落在字词语言的理解上,而是落在熟读成诵上,落在内涵和审美的悦纳上。国学教学顺其自然,熟读成诵就是最终目标。如果学生有兴趣,愿意演一演、唱一唱、讲一讲,那都是从尊重学生兴趣的角度进行的。至于内涵和审美的悦纳,也是顺学而导、水到渠成的应然,而不应当揠苗助长,演变成知识性的讲授。待到兴发的时机成熟,国学经典所蕴含的美自然就能从学生自我的生命中漫溢出来,使学生受益。

4.国学课程第四要义:活在当下。

【绘本呈现:静去查找种植莲花的书籍。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了种子。种子发芽了,他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小幼芽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国学课程是积极入世的,是活在当下的。用王国维先生的“隔与不隔”的观点来说,国学课程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不隔”的。不要因为他是经典而将它陈列在玻璃柜里、金花盆里,或者放在真空状态中。国学课程只有真正对每个学习者当下的生活发生意义,才能说是落到实处、产生意义了。

我们并不讳言有些内容,比如《弟子规》中“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之类的行为,在现在这个时代看来已经有些不够科学,但这只是外相,我们应该看到其中所折射的“孝亲文化”仍然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崇尚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它对当下产生意义。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现在这种做法的不科学,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折射出的古代孩子对父母长辈的孝心。这才是真正的活在当下。

【绘本呈现: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扫庙门外的雪,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做斋饭。清晨,早早地去挑水。晚课后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安的买东西、扫雪、做斋饭、挑水、晚课、散步这些日常琐事仍在继续,并没有因为要栽种莲花种子而有所偏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修行的过程,就是将佛法大意活出来的过程。佛家讲,皈依不是在哪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安的宁静安然、安之若素恰恰是走在皈依的路上,走在悟道的路上,走在活出来的路上。

运用是最好的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以致用就是让经典活在当下,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和学生一起践行,把国学经典中的为人处事之道,以及与周围人、周围世界对话讲和的能力活出来。把这些生命的法则、人生的正道活出来,就是最好的学习与传承,也是使国学经典生生不息的最好办法。

5.国学课程第五要义:潜滋慢润。

【绘本呈现:春天来了,安将古老的莲花种子在池塘的一角种下。没过多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地盛开了。】

国学课程是自然润泽的,是慢慢渗透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安的种子之所以发芽、生长、绽放,是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种子是需要在春天种下的,这是真正理解种子的。本和静看似比安对种出莲花要重视得多、心血花费得多,但其实他们关注的是自己,而不是种子,他们以自己的好恶,随心所欲地处置种子,而没有遵循万物生长的“大道”,没有遵循种子生长的“大道”。所以,只有遵循这个“大道”,只有顺其自然,只有真正理解并相信国学课程的强大力量,只有真正尊重并呵护学生,你才能有这样的定力,每天欢喜地带领学生学习国学,期待着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发现。

所以,明晰国学课程是需要等待,需要坚持,需要慢慢润泽的。老师们就要记住慢慢来,遵循它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遵循节令气候,遵循美学原则,遵循哲学智慧。我们的民族智慧是从慢中来的,是从闲中来的,是讲究意会的,是倡导上善若水的。慢下来才有风景,就像《安的种子》导读中说的:

一天天长大的你呀,总有一天也会得到千年莲花的种子,会为了各种珍贵的东西日以继夜,马不停蹄,但一定要淡定、顺其自然,同时,享受生活的过程,享受那些平凡琐碎的小事,享受等待。

二、国学课程的教学建议

在对国学课程的基本要义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之后,就国学进入课堂展开教学,笔者还想提出如下建议。

1.明确编者意图。

课程需要有系统的教材作为依托才能被实现出来,与此同时,课程建设者的思想、理念和要求也就渗透在教材中了。所以,国学课程的教材选择是重中之重,而选择了教材之后,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编者的意图。

比如编排序列,以北师大开发的《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为例,每一册都有相似的前言。前半部分讲述全十二册教材的编排序列和思考,后半部分聚焦本册,包括内容的简单解读,对作者(编者)的介绍,以及本册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最后以一段充满激情的召唤性话语来结尾。

比如内容安排,就整个小学段国学内容的编排上来看,也是需要完全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段特征的。在低年级可安排《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短促清亮的语言、鲜明活泼的节奏与学生这个学段阅读浪漫期的能力是契合的,所以学生就能兴趣盎然。到了中年级,学生阅读的精确期,则可开始让《论语》《中庸》《孟子》这些醇正安然的作品出现,自然为学生栽种下温润的品质。在学生思维发展逐渐成熟,阅读进入高年级综合期的时候,可以有《老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乃至历代美文进入学生视野,这时的学生鉴赏能力达到一定高度了,可以做些玄想,了解些天地之间深刻的道理了。

作为教学者,不论教的是哪一册哪一章,都应当对整个教材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站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这一章”“这一册”就能切准学段特征和内容特色,把其中最核心的价值开发出来。更有意义的是,如果老师们教过一轮,那么就可以实现前后的“拈连”和“呼应”。这既是学习过程,更是学习方法。如果不同年级不同册别之间也能形成一些“呼应”和“拈连”,那就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了。教起来既通透又省力,相互指涉,相互佐证,四两拨千斤,何乐而不为呢?

2.指向熟读成诵。

国学经典一定要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区别开来,换句话说,国学经典不能像课文那么教。文言文的教学因为立足于教材,所以会讲求字字落实,关注阅读方法的习得、文言语感的积累、语言形式的品味、审美情感的悦纳等等,而国学教材的处理和内容的确定则可以根据所教内容有所侧重,不需要面面俱到。当然,其指向也更集中到浑然一体的熟读成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更简化些,甚至无为而行,就是让学生通过类似晨读、午诵、暮省的方式来学习国学。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对经典有所感知和体会,二是对意义有所了解,三是进行必要的文言语感的积累与体验。

清代桐城派的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道:(读古人书)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我认为这就是国学教学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如果我们的教学能让学生与古人的音节喉吻相合,发铿锵金石之声,那么古人当时的所思、所想、所念均能通过喉舌的转动而被我们的学生所领略,这就真正称得上“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能形成较好的文言语感,说话写文章自然会流露出文言的表达方式。这样,从朗读到阅读、从阅读到积累、从积累到写作,都能受益。

3.善用助读系统。

国学教材中都有完整的助读系统,如《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的助读系统包括单元导读、注释(中高年级还有译文)、神奇的汉字、日积月累、诗歌赏读,以及填一填、连一连、说一说等文本个性化练习。助读系统是学习的媒介和桥梁,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些助读系统帮助学生达到对经典的理解、欣赏和解读。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助读系统都需要在课堂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助读系统怎么用,用多少,得看具体运用的对象和效果。我们要善用之,用巧、用妙、用好。觉得课堂中需要用的那就“物尽其用”,觉得不是太需要用的那就可以先搁置一下,等到好的时机再用也不晚。在教学中,我们也应当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好好重构助读系统。有时候从“日积月累”开始,有时候从“诗歌赏读”开始,有时候从“神奇的汉字”开始,使助读系统在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4.精选拓展资源。

国学经典都是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甄选的,因此相关的课程资源就比较丰富,各种对经典国学的解读以及相关的音乐、视频也非常多样。所以,如何选择、取舍就成了关键。

我听过一位教师教《庄子将死》。庄子的洒脱和通透不是一个五年级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的。对于“死”这个恐怖的字眼庄子侃侃而谈,好像说着别人的事情一样。在理解这样的难点上,这位教师就拓展了一个动画片——《庄子鼓盆而歌》,展现了他妻子死时他鼓盆而歌的情状和感悟。这样再来反哺对这篇课文的理解,那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在拓展资源的选择上,如果有好的视频,建议老师们精选采用。说实话,国学所展示的故事其时代特征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生动活泼的国学动画视频倒是在这中间搭建了一座桥梁,既可以以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亲近,也可以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当然,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拓展都要讲究“度”。一篇课文的学习,精选一两个资源足已,毕竟课文还有丰富的助读系统,千万不要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5.对接当下生命。

我们的国学课程只有真正“活在当下”才能让其生生不息,如果只定位为“知识”,那就太狭隘了。而且,说实话,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太需要国学传统的浸润了。高铁时代,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在加速。我们太需要慢下来,好好让我们的国学经典滋养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了。

著名作家王开岭说过,盘点我们的生命履历,很多时候找不到清晰的理想辙印,有的只是“工具”式的欲求,“工具”式的追逐,“工具”式的生活……生命失去了灵动也失去了鲜活,人变成了“物”之工具,体验不到真正的生命飞跃的快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往往已习惯了“醉我,忘我,无我……”

生命最为妥帖的安顿方式,生活最为润泽的存在状态,是“慢慢走,欣赏啊”,是“长空不碍白云”,是“云在青天水在瓶”,是“春来草自青”,是“天光云影共徘徊”,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我以为:国学教育就是要使处于混沌中的人通晓世事,明白道理,能泰然自若地与周围世界、与自然万物、与内心自我和谐相处,正所谓“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国学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它重在启发和开悟,重在引导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获得生活的勇气。

国学教育是使人尽人之性,成为完全圆满的人,所谓“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国学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性有仁爱的完整的人。

国学教育的理想,就是让人在今后漫长的充满艰辛的岁月里,不忘初心,每天能吃得下去,睡得安稳,随时都笑得出来。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责任编辑 张振清)

猜你喜欢

莲花国学种子
“垂”改成“掉”,好不好?
桃种子
莲花岛再见
可怜的种子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让莲花自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