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与童话剧整合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2014-12-26黄智双
摘 要:在幼儿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早期阅读与童话剧进行整合,实现动态阅读和静态阅读有机转换,拓宽早期阅读的途径,扩大阅读的范围,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努力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有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关键词:早期阅读;童话剧;整合;策略
早期阅读与幼儿童话剧的整合是为了借助童话剧的综合艺术特质和独特艺术魅力,拓宽早期阅读的途径,最终达到提高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将二者有机地整合起来,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呢?
一、慧眼识材——适宜的素材是早期阅读与童话剧整合的基础
1.故事情节简单易懂,贴近生活
由于幼儿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内容简单易懂的童话剧素材。如,《汤姆上幼儿园》就是反映小主人公上幼儿园的情景,似乎是在讲述孩子们自己的故事,之后进行角色表演时孩子兴致很高,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演出在幼儿园中学习、生活的细节。
2.角色表演夸张生动,趣味盎然
我们在选择童话剧素材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心理特点,选择角色表演夸张生动、趣味盎然的童话剧。如,《小猪尿床》《猪警官》等童话剧,语言幽默,想象力丰富,深受幼儿的青睐。
3.剧中背景简洁明了,主次分明
如果童话剧中的角色复杂,背景变换频繁会影响干扰幼儿的注意力,妨碍他们的视觉分析。如,在欣赏童话剧《小青蛙搬家》时,由于音乐剧经过改编,偏向于舞剧,导致幼儿在欣赏过程中对于情节的掌握产生紊乱。在第二次欣赏的过程中,我们将音乐剧的视频进行剪辑,删减部分次要情节,引导孩子再次欣赏时,他们兴趣会更加浓厚。
二、精心思法——恰当的方法是早期阅读与童话剧整合的保证
1.自我感受——熟悉素材
我们要多为幼儿呈现新的童话剧作品,多为他们创设自我感受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观察、聆听、感受。例如,童话剧《小熊开店》,我们利用餐前、餐后或者离园前的时间,借助多媒体将动态的作品一一呈现在幼儿面前,引导他们自由感受,模仿其中各种角色的动态。
2.启发提问——理解内容
要帮助幼儿充分理解动态作品的情节内容,最关键的是问题的设置。因此,我们在提问方式上要下工夫,力求从幼儿思维状态出发,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回答。
3.经验迁移——想象拓展
为了支持幼儿在童话剧阅读之后表达的需要,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他们将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结合对阅读材料不同程度的理解,将学习经验进行拓展延伸和想象升华。如,《小熊请客》童话剧阅读之后,我们引导孩子想象:“小熊还可能请谁到家里来做客,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边走边唱的?”引发幼儿大胆想象可能出现的动物和叫声,并将之迁移到童话剧的表演中,引导幼儿自由分组,自主配乐,自编自导自己的音乐童话剧。
三、快乐造式——多样的形式是早期阅读与童话剧整合的升华
1.讨论阅读
讨论是幼儿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最常用到的方法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幼儿有效思考,共同找出问题的解决对策,还能让幼儿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思维共享。为此,在阅读与童话剧整合的过程中,我们为孩子营造了和谐的互动氛围,鼓励幼儿自由讨论,想象、预测故事的发展,创造性地共同表演故事,最终达到相互促动、共同完成阅读任务的目的。
2.分组阅读
当孩子们把动态画面转化为静态画面后,在认真阅读同伴的作品时,分组阅读可以大大增强幼儿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或自己认同的作品一起阅读,从而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3.记录阅读
记录阅读是幼儿在阅读后根据记录表上提示的内容,采用绘画或符号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阅读后体会的一种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的单一记录形式过渡到多样化的记录形式,孩子们记录的兴致也在不断提高,当幼儿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有了较好的发展之后,我们又要求他们根据记录表的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标志与符号,来反映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总之,将早期阅读与童话剧进行整合,实现动态阅读和静态阅读的有机转换,不仅提高了幼儿对童话剧的欣赏、感受、表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拓展了阅读的范围,发挥了语言教育的整体效应。
参考文献:
颜晓燕.早期阅读与幼儿戏剧活动的多维整合探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05).
作者简介:黄智双,女,出生于1979年3月,本科,就职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幼儿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