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摭谈
2014-12-26乔新波
乔新波
摘 要:学生所处的年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培养的最佳阶段。目前,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按倒了葫芦起来了瓢,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还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问题;成因;对策
学生所处的年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品德、行为习惯、健全人格培养的最佳阶段。目前,在一部分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是按倒了葫芦起来了瓢,不仅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还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作为一名中职管理者,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基于“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根据中职生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模式。
一、中职生存在的问题
1、心理失衡。职校生在初中因成绩差,他们是“垃圾股”,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贴在脸上的“差生”标签始终挥之不去,来自老师的挖苦、同学的嘲讽、家长的责难,使他们心灵备受摧残,自尊心严重受挫。而自尊心是学生人格的脊梁。
2、学习失标。职校生进职校学习主要是以就业为目标,而大部分就业单位的选拔录用不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学好学坏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这样学生必然失去学习的动力,无所事事,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在学习上“出工不出力”,“当一天和尚”甚至“不撞一天钟”,把更多精力放在吃喝玩乐上。
3、行为失范。一部分职校生由于在学习上不能崭露头角,他们便以失控的行为来彰显自身的“价值”,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衣着打扮出格,言谈举止另类。规章制度不放在眼里,行为规范置于脑后。
二、中职生存在的问题成因
1、家庭德育的缺失和畸形
习惯养成上的误导。“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家长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不文明习惯、不道德的行为,对孩子的习惯养成起了负面影响,因而使自己的教育无力。“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家教方法的不当。不少孩子是家中的“小太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家长眼里出“西施”, 看不到孩子的缺点,有的家长爱屋及乌,以致“树不修不成才”。
2、学校德育教育的偏颇与失误
指导思想上的错误。由于职校招生难,学校关心的是招生数量,而不是质量,在录取学生时往往会“饥不择食”,“捡到篮里都是菜”,良莠不齐的学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难题。为了不让学生流失,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又只能不痛不痒地做做工作,由此助长了他们的气焰,在以后的时光里他们会变本加厉,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评价内容上的偏差。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后来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给新教师的信中写道:“我亲眼看到了人类所不应当看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铸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枪杀,看到这一切我怀疑究竟是为什么?
奖励上的偏颇。在奖励上教师更看重的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少青睐成绩差的学生,通常采用马太效应:有的还要给他很多,叫他剩余,没有的连其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样成绩差的学生在其他方面表现再好也得不到肯定,这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失去自信,行为出现偏差。
德育工作疲软。学校把智育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表现为:少得可怜的师资,蜻蜓点水的课时,照本宣科的教学,脱离现实的两张皮的内容,言过其实的说教,由于授课内容假、大、空,学生貌恭而心不服,“软件”真的软了,“硬件”也没有真正地“硬”起来,德育课形同虚设。
教育行为不当。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教师良好的教育行为会在学生心灵中播撒阳光,而不良的教育行为会使他们的心灵布满阴霾。
3、社会环境的冲击与影响
媒体的负面影响。职校生有许多困惑、迷惘却不愿向身边的人表达,更找不到解决方法,于是郁闷的时候,他们就想到网络,在他们看来上网有许多“好处”:在网上他们可以畅所欲言,由于甄别能力差,身处“虚拟世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信息海洋里,很难选择有益信息,从而使从小接受的父辈们、师长们的道德观受到了冲击,取而代之的是网上不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不良风气的冲击。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校园不再是块净土,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等,这些为人处世的态度,荡涤了学生的灵魂,冲垮了学生的精神家园。由此他们产生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三、对中职生品德教育的对策
1、利用信息技术,变显性教育为隐形教育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谕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2、降低智育评价标准,构建德育评价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评价标准要因人而异。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德育主阵地
校园环境是隐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学校要强化校园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环境既能体现艺术性给人以美感,更要富有教育意义,使人从中受到感染、教化和启迪。
4、引领家长,携手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性”,北大教授肖川在《教师,努力成为家长的模范》一文中指出:“我们是教育的专业人员,我们有责任以自己卓越的见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引领社会和家长,帮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以合理的期望和用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方法教育孩子”。
“教之道,德为先”。“您的教鞭下有瓦特,您的冷眼里有牛顿,您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 职校教师要谨记。使职校生低着头进来,挺着胸出去,阳光、健康、自信地走向社会,把失败的学生教育成功,是职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张音宇. 高职商贸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 傅 歆. 高职院校增强文化育人实效性探析[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3] 杨党校. 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现状调研[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