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危机公关的十大关键点

2014-12-26陈先红

餐饮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争点信息沟通公关

文/陈先红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食品安全危机的频发期,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和公关应对,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人们主要是从危机回应策略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以期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但是,我认为公共关系是术更是道,危机公关不仅是策略问题,更是理念问题,不仅仅是方法问题,更是伦理问题,尤其是在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中,危机公关策略不是万应灵药,更不是一招一式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食品企业必须紧紧围绕以下十个关键点,开展系统地、长期地、有针对性地危机传播管理和关系管理工作。

信息沟通

食品危机发生以后,与利益相关者的信息沟通,是食品安全危机应对的第一步,也是危机处理的一项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

首先,信息沟通的形式要迅速、及时、公开。任何延误都可能人命关天,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时间管理是危机处理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其次,信息沟通的内容要包括指导性信息和调适性信息两部分,指导性信息主要是告知利益攸关者危机是什么,危机如何发生的,如何避免危机对自己造成伤害等,其重点是从生理上、财务上表达对利益攸关者的关心;调适性信息主要是表达同情、安慰等态度,重点从心理上对受害者表达关心。这两部分的信息内容主要是从伦理的角度表达对利益攸关者的关心,他们与危机责任无关,处理得好则更显人情味,能够赢在危机处理的起点上。在这个方面,福寿螺案例、麦当劳315危机体现出成熟的信息沟通策略和经验。但是肯德基的苏丹红事件和速生鸡事件,以及味千拉面门事件在这方面的处理却是差强人意。

危机情境

目前,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事件,从食品原材料到食品本身,从烹饪操作不当到虚假广告宣传,从沟通单向度到管理双重标准,其危机情境各不相同,因此危机处理策略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危机情境包含两个方面,客观层面为危机种类及危机的危害程度,主观层面则指公众认知与评价,具体包括:危机类型、危机严重性程度、关系史、危机史、危机前组织声誉、企业能力、危机卷入程度及危机框架等。这些要素都会影响公众对组织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组织必须根据自身所处的危机情境,使用不同的危机回应策略与利益攸关者进行沟通,积极承担与利益攸关者感知相符的危机责任,才能达到保护组织声誉的目的。

危机原因

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维度探究原因,进行危机责任归因管理,它们是危机源、稳定性和可控性。第一,危机发生源是在内部还是外部?第二,危机的稳定性状况,是偶然发生的还是频繁发生的?第三,危机是否可控?我们必须对内部发生的、可以预防的食品危机事件进行提前预防,否则一旦发生,公众会非常愤怒,不予谅解。

危机责任

在分析危机原因之后,食品企业可从两个维度进一步追究危机责任:一是原因责任追究,二是解决责任追究。原因责任追究是对已经过去的事件的发源责任进行追究和过失评价;解决责任是对解决事件的结果责任进行追究事态控制评价。

社区价值

危机公关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企业价值观”和“社区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巧妙而有效地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组织的日常运行中一般是遵循“组织第一,公众第二”的企业价值观的,因为企业组织的运行自觉不自觉地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日常公共关系所强调的“公众利益代言人”,也只是要求组织决策者照顾到公众的利益,不要损害公众的利益,最好是能够寻找到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的结合点,这是典型的“摆平”价值观。而一旦危机发生,公关人员就要立刻站出来,让组织调整立场,把组织的利益和价值放在后面,把公众的利益和价值放在前面,这样才能迅速地去化解危机,也就是说,危机公关要通过强调“公众第一,组织第二”这样一种观点来响应社区的价值观,才能转危为机,变被动为主动。

回应策略

以麦当劳315危机为例,它采取的公关策略为:①撇清策略,“个别事件而不是普遍事件,严肃处理”;②道歉策略。第一时间道歉,表明诚意;③形象修复策略,“深化管理,确保标准”④沟通策略,欢迎监督,彰显自信,增强消费信任。 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系列危机事件中,最常采用的策略排序是“不做评价-最小化-转移责难-道歉-补偿-矫正行为”,而比较理想的策略选择排序应该是正好相反,以“矫正行为”始,以“无危机”终。

召回行动

一旦企业卷入食品安全危机之中,无论事实真相如何,过错在谁,都会促使消费者产生负面情感和抵制意愿,产品伤害危机严重性程度越高,消费者负面情感及抵制意愿越强烈,而且,消费者对食品行业产生的抵制意愿高于其它行业。此时,食品餐饮企业当务之急就是及时采取下架和召回行动,防止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地位进一步下跌。只有在稳住信任之后,事实真相的辩解才会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争辩点

争辩点是危机事件引发争议的核心点,比如关于事实的争点,关于界定的争点,关于品质的争点,关于司法权的争点,这四个争点一旦建立,传播者就可以此深入寻找和界定系列的观点来发展自己的议题。不同危机阶段的争点可能也是不同的,面对这些争点如何使用辩解策略,掌握争议的主动权,这是危机处理的命门所在。一般而言,食品餐饮危机分为“可辩解型”和“不可辩解型”两大类型,在可辩解型危机中,最优策略是辩解策略,而在不可辩解的危机中,最优的是和解策略,无论哪种策略,都必须寻找和设计有效的争辩点。

报道框架

报道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主要包括文本内容的呈现方式、一些关键字、刻板印象用语、消息来源、新闻图式结构等。新闻报道框架扮演着危机舆论把关人和引导者的角色,对危机处理的成败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危机事件新闻报道框架有五个:归因框架、人情框架、冲突框架、道德框架和经济框架,报道框架必须与危机情境相匹配,才会具有新闻价值和化解危机的力量。

生命周期

如同产品有生命周期一样,一个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它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和恢复期四个阶段,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危机事件分为前—中—后期。不同时期的危机传播与管理重心和任务都是不一样的,以味千拉面的“骨汤门”事件为例,它实际是以虚假广告为导火索,以“勾兑门”、“鉴定门”为爆发点,以“侵权门”、“添加剂门”为蔓延,以不明不清的身份、恶劣的卫生环境和非法“中央厨房”等问题为催化剂的一次系列危机事件,由于它未采取相应的生命周期管理策略,致使这场危害性相对较小、回应相对较及时的“骨汤门”事件,没有得到相应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最终成为2011年中国影响最大的危机事件之一。因此食品危机事件必须建立前—中—后危机管理系统 ,制定不同的危机管理和应对预案。

猜你喜欢

争点信息沟通公关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向“黑公关”说NO
复杂民事庭审如何化繁为简
——刍议争点归纳节约性技术之运用
论民事审前争点整理程序的效力
农资届公关指南
浅谈特高压输电工程铁塔物资供应管理新模式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谣言的现状及问题反思
企业管理协同变革
空中管制中信息沟通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民事案件事实争点释明模式构建
——基于法官裁判突袭防范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