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2014-12-25彭元中
彭元中
(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 都匀 558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到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患者采取阑尾切除术治疗,其中选取3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方法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1.4岁;再选取35例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手术方法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40.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根据WHO的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得以确诊[1],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均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均发现腹腔内有大于50ml的脓液,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3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麻醉均采用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术前均进行相应的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具体为[2]:患者取左侧卧位,在脐部偏右下2cm左右切口,切口大小约1cm,建立气腹,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对腹腔进行探查,明确诊断后用吸引器将渗出液吸净,用超声刀断离阑尾系膜及动脉,在距阑尾根部约0.4cm处结扎并切断阑尾,常规留置引流管。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前进行常规胃管、导尿管的插入,患者呈仰卧位,手术切口位于右下腹部麦氏点处,打开腹腔,首先进行腹腔内积液的抽吸,然后粘连组织的分离,找到阑尾并在根部作荷包缝合给予切除,清洗腹腔后缝合切口,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引流管的留置。
1.4 观察评价标准:手术结束后,所有患者均进行相应的术后护理措施及抗生素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无并发症;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甚至消失但有术后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并有术后并发症,需进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中术后并发症是指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腹腔脓肿、出血、粪漏、阑尾残株炎及粘连性肠梗阻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啦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数据分析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数据分析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排气时间(h) 抗生素时间(d)住院时间(d)对照组(n=35)62.5±8.2 31.2±8.3 34.3±3.5 5.2±2.5 10.5±3.2观察组(n=35)42.2±5.8 14.1±1.9 15.9±2.4 3.9±1.1 7.3±2.3
由上表可知各项数据均具有临床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2。
从上表结果可知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临床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临床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效果比较[n(%)]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属于较常见的急腹症,通常如能及时就医,均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取得较好的疗效。常规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发展,阑尾炎在腹腔镜下行切除术较传统阑尾切除术具有降低切口感染、术后肠粘连和减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优点,在手术中阑尾根部的处理是手术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腹腔镜较开腹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3]:①腹腔镜有诊断治疗双重作用,对于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误诊的急性阑尾炎对象,通过腹腔镜直视下探查腹腔,可进一步寻找病灶,有效避免延误病情,特别是术前不能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运用腹腔镜更显优越性;②位置异常阑尾运用腹腔镜治疗优势明显,对于肥胖患者或阑尾位置异常患者,寻找阑尾位置困难,如选择开腹术治疗,必须延长切口寻找阑尾,从而加重损伤,腹腔镜则在直视下探查寻找,无需扩大切口;③阑尾切除术后可直视下进行腹腔冲洗,避免残留死角,是开腹术无法做到的;④手术时问逐渐缩短,随着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术者技术的熟练、超声刀及套扎线技术的应用必然会缩短手术时间。
本次研究发现患者手术后均得到较为良好治疗效果,但对照组较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药物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总之,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
[1] 吴在德,吴肇汉,戴先伟等,外科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467
[2] 陆兆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96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199-200
[3] 杨大亮,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的比较分析[J],右江医学,2012,40(6):81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