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z-IG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480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2014-12-25李月芳石占昆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激光治疗血管性畸形

李月芳 石占昆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皮肤科 云南 怒江 673100)

皮肤血管性病变是皮肤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有血管瘤以及血管畸形两种类型,可发生于全身任何体表部位,发生于口部、唇部及眼睑等裸露部位会直接造成患者的美容缺陷;同时,该病发生后如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出现相应部位器官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传统临床一般采用物理疗法或药物疗法,但往往治疗不彻底,治疗后瘢痕较明显,且发生复发的几率较高[1]。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激光疗法在该病的治疗中广泛性应用。本文即通过回顾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480例血管性病变患者的资料,对jz-IG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效果作探析总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血管性病变患者480例,其中,男227例,女253例;年龄1-57岁,平均(26.4±2.9)岁;其中,1-6岁117例,6-18岁124例,18-30岁106例,30岁以上133例。病变类型:480例患者中,146例为血管瘤患者,276例为微静脉畸形患者,58例为静脉畸形患者。病变部位:163例发生于四肢,182例发生于躯干,45例发生于面部,54例发生于头部,28例发生于颈部,发生于其他部位者共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仪器选择与参数设置:选用赫尔兹医疗公司生产的jz-IG型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参数设置:输出功率设置为0-5W,且连续可调,最高调动范围在25W;波长设置为1064nm,光斑直径设置为0.2cm,脉宽设置为100-500μs,功率密度在812-1268w/cm2。以上参数均在应用中,根据患者的血管病变的部位以及大小等作出适当的调整。

1.2.2 操作方法:患者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仰卧、俯卧或侧卧姿势,局部病变部位使用酒精(75%)进行消毒处理,于病变部位的基底部注入利多卡因(2%)(与0.9%氯化钠溶液按照1∶2比率稀释后),完成局部麻醉。同时,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参数,治疗时待病变部位的血管转变为灰白色后停止照射。单次治疗时间一般在20min左右;完成第1次治疗后,间隔4周进行第2次治疗。480例患者多数治疗次数均在2-7次。

1.2.3 术后处理:每次激光治疗完成后,于照射部位使用冰袋冷敷30min左右,并涂抹使用红霉素眼膏;同时,每次术后嘱患者尽量避免电视、电脑以及阳光等的辐射或照射,防止出现色素沉着,并进而形成瘢痕。

1.3 评价方式:(1)评价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治疗后血管瘤或皮损均消失,无遗留瘢痕,且无局部坏死等不良症状;有效:治疗后血管瘤或皮损范围出现一定缩小,缩小范围≥30%,且<70%,病变部位对周边部位的侵袭程度减轻;显效:治疗后血管瘤或皮损范围出现较明显缩小,缩小范围≥70%,且病变部位对周边部位的侵袭消失;无效:治疗前后病变部位无明显改变或病变范围出现扩大,或对周边部位的侵袭程度加重[2]。(2)对比评价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3)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以上相关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均以X2检验,P<0.05时认为对比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别。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统计后显示,480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64.8%,治愈率8.3%,显效率27.3%。不同类型的血管性病变中,血管瘤总有效率与治疗显效率相对更高(分别为82.2%和36.3%),静脉畸形的治愈率相对更高(22.4%),但总有效率相对最低;以上对比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显示,1-6岁患者的总有效率相对更高(94.9%),且治愈率与显效率均更高(分别为17.9%和36.8%),30岁以上患者的总有效率、治愈率以及显效率均相对更低(31.6%、4.5%、9.8%);以上对比差异性均较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3 治疗不良反应统计:480例患者中,4例微静脉畸形患者在治疗中出现轻度瘢痕,并放弃继续治疗;另有2例静脉畸形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其中,2例患者出现血管瘤增大现象,转为手术方式继续治疗,另外1例患者出现表皮溃破症状,经积极抗炎治疗后恢复;统计显示,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9%;表明临床安全性比较高。

3 讨论

血管性病变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科疾病,可见于各年龄段中,因于面部各部位的发生率较高,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美容缺陷;同时,如患病后不及时进行诊治,容易随时间推移,侵袭周边的皮肤组织,或造成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药物以及物理疗法在传统临床较常用,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当前激光治疗方式已得到较广泛的推广,在该病的治疗中效果更理想,且安全性比较高。

本文选取480例血管性疾病患者,均采用jz-IG型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对治疗结果统计后显示:不同类型的血管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存在差异性,其中,血管瘤总有效率与治疗显效率相对更高,静脉畸形的治愈率相对更高,但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低;表明血管瘤对激光的敏感性比较高,但多数血管瘤患者因较短的治疗时间内病情出现明显改善,而主观放弃后续继续治疗,致使总体治疗次数相对要少,因此,在治愈率上较低。另外,临床研究发现微静脉畸形以及静脉畸形对激光的敏感性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性[3],本文研究结果与之相吻合,所选两种类型患者中,治疗效果相对更佳者,治疗次数均在3次及以上;静脉畸形治愈的患者中,治疗次数一般在5次以上。同时,因微静脉畸形以及静脉畸形患者随着治疗次数增加,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相对增大,导致部分患者易放弃继续治疗的机会,致使总体治疗有效率较低。

另外,本研究同时发现,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与患者的年龄存在明显相关性;本文结果显示:年龄愈小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愈佳;考虑年龄偏小患者,尤其是学龄前及成年前的患者,一般皮肤表皮层相对更薄,病变血管的位置相对更浅;同时,因血管相对更细,病变的扩张程度一般更轻,因此,治疗效果相比于年龄偏大患者一般更佳。同时,本研究另有未作单独统计的结果显示,病变的治疗效果与病变部位也存在一定关系,病变位于唇部、面颊以及四肢的患者,较之位于眼眶周、鼻周、颈部等部位的患者,疗效一般更佳,推测与皮肤的组织密度、厚薄以及皮脂含量存在差异性有关。

本研究选取的480例患者中,共有9(4+2+2+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1.9%,表明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比较高;为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应注意治疗间隔时间的合理性,一般以4周为宜,间隔时间过短,会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但间隔时间过长,容易影响整体疗效。

总之,jz-IG型二氧化碳激光在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疗效较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可推广应用。

[1] 姜蓓,金琦,孙沫.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小儿血管瘤113例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2):98-99

[2] 曾丽,谢红炬,王晖等.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病变455例[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4):549-550

[3] 甘立强,张民众,罗晓燕等.Cynergy双波长激光治疗儿童皮肤血管性病变1462例的临床分析[J].激光杂志,2011,32(2):44-46

猜你喜欢

激光治疗血管性畸形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甲真菌病激光治疗新进展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