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12-23张岐山刘虹

考试周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

张岐山 刘虹

摘 要: 以创新创业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资源平台和支撑体系,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出发点,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相整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既具备动手实践能力,又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创新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

引言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将管理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并且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因而该专业学生可相对容易地将其所学知识视为创业的基础。如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促使其形成创业所需的初步能力和掌握创业的基本技术尤其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中明确指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1.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福州大学是福建省的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担着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的任务,为海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多知识交叉的学科,因此在人才培养中,不仅应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还需注重培养复合型创业人才。

2.培养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我校已意识到了重要性,并开设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问题。

2.1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实验室立足于经济与管理类学科基础,平台建设起步较晚,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投入使用,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较多问题,如功能单一、运行封闭、使用低效性等,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如何以学生为主体,配合课程教学,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是在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之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因此,在平台建设方面,不仅需要进一步构建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平台,还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实现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灵活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更好地实施双创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2.2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方法是制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因素之一。学院教师虽有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经验,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背景和实际经验,因此对双创教学有一定的影响。

培养双创型复合人才,需要教学方法从传统知识传授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实践相结合、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转变。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论学习和创新创业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2.3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院经过前期教学改革,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的双创能力有所提高,但也存在问题。一方面,学生未能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意识相结合,其自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考验。

学生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创新创业意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教育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经过前期的改革实践,为进一步提高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的双创能力,需要全方面构建和完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3.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管理与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增强和优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利用我校经管学院的科研优势,将老师的科研成果与学生的创业理念联系起来;通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有目的、有计划地在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使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所需的初步能力,掌握创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充分完善和利用现有实验实践平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管理科学与工业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意识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的优化方案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及如何在实践中融入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3.1完善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和师资队伍

我院现有实验教学平台有: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室,分为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导师室;企业经营决策模拟沙盘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等。这些实验教学平台配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同样存在实验孤岛、运行封闭等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和管理专业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学生的经营管理、决策和创新能力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如果将现有实验资源与教学科研进行系统化整合,将会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

3.1.1院内实验教学平台一体化的整合模式

将原先孤岛式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整合,形成开放式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实验教学平台,将有形的实验室平台和一整套管理制度、机制保障等软硬件系统整合而成综合系统,其具体内容参见下图。

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集成了学院的学科优势、创业资金支持及智能化信息系统等资源,通过创业实验课程与双师型创业实践,将诸如创业团队遴选与退出制度、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激励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落到实处,实现项目自主经营的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图 一体式创新创业实验教学平台示意图

3.1.2开展校企合作和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推动产学结合,除了院内自建的实验平台提供双创教学外,还开展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实验平台与校外企业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双创实践教学平台。目前,已和福建星网锐捷、易联众信息公司、新大陆等八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实践机会,满足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生双创的实习实训要求,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了创新创业能力。

注重打造管理科学与工程创业型师资队伍,创业型师资队伍是保证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创新创业教学对师资要求较高,既要求具备理论知识,又要拥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目前,一方面学院鼓励教师到企业调研,丰富实战经验,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一如既往地聘请校外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等到学校开设创新创业和实训讲座,与学生直接沟通和交流,用他们创业成功的实际案例,启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多样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在取得校内职称的同时,努力申请工程师、经济师等工程、技术职称。目前,在我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师队伍中,已有多名双师型教师。

通过双创实验实践平台的构建和双创师资队伍的建设,学院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为双创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在双创基地、双师力量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教学体系,将专业教育与行业应用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辅以项目化训练和校企合作式,增强学生的双创意识,促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3.2.1科研成果与创业理念相联系

利用经济与管理学院现有的科研优势,将有实用性的科研项目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教师在做科研的同时多与学生交流,有意识地多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科研成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新科研成果,以及这些项目成果的理论背景及实用性和可行性,为将来的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作为他们创新创业的思想来源。

3.2.2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相联系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完善课堂授课为主,辅之实验、实践的教学模式。利用实践平台和双师队伍提高实践教学力度,完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学生原有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平台和双师团队的指导,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有关创新创业意识的沟通,为他们将来的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根据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制订和完善多元化创新创业培养方案。在已有的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传统优势专业外,增设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网上营销和物流管理等专业,培养适应我省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创业人才。

在教学管理方面,建立教学评估反馈机制,加强教学闭环管理,完善教学管理的服务功能,形成有计划、有监控、有评估、有反馈的教学管理机制,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构建管理与工程类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意识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创新意识、创业实践能力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创新合作性学习、自主式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更具有竞争力。

结语

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实践,已有一定的效果。在人才培养上,调动了学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强了创新创业意识。在创业团队培育上,先后有十几支跨专业的创业团队入驻孵化,“赛才网”创业团队已经取得了工商营业执照,离开了校内的孵化基地,进入了海西建设主战场,参与真实运营阶段。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5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立项2项等。

我院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双创人才培养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整合的实践平台资源,还有较多学生对其认识不足,相应的教学改革、创新创业项目也处在培养和发展之中。今后,将加大力度支持各类教学、竞赛、项目等开放性实验项目,形成开放性实验与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进一步深化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冰.郑州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02):104-107.

[2]蔡伟建,车巧巧,郑玉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之路[J].中国电力教育,2009(03):227-228.

[3]沈召前.对教学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05):44-47.

[4]郭群.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6):254-256.

[5]徐孝昶,宋思运,姜慧,等.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徐州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3(02):56-60.

[6]蒋玉荣,边长贤,黄静,等.实验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57):128-130.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融合APTECH体系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探究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重构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科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