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4-12-23沈金秀
沈金秀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必备的能力之一。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文章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方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什么是倾听?倾听是指一个人能够集中注意,认真安静地听他人讲述。倾听,是口语交际的第一步,倾听别人讲话是有礼貌的一种表现。学会倾听是一种习惯和意识,更是一种美德,必须努力培养。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要教会学生善做“倾听者”,在别人说话时,安静、耐心、专注、谦虚,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话语,明确说话者表达的意思,并及时做出应对。只有听清楚了听明白了,才能架起通往“理解”的桥梁,才能提高“说”的质量。
二、走近孩子,激发交际热情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心理,他们羞于表达,常常“难开金口”。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再认为老师是一位高高在上的严师,而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从而打下“敢说”、“乐说”、“能说”的心理基础。这样师生情感得到沟通,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才能做到无拘无束,各抒己见。
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确认心理安全和心理放松的状态下,思维是最敏锐、最活跃的。孩子喜欢亲切随和的老师,愿意和亲近他们的老师交朋友,说心里话。我发现,只要老师有一颗不泯的童心,走进孩子的世界,就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2.教师注意自身素养,充当典范。老师用规范的口语影响学生,对于提高民族的语言素质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对教师来说,“为人师表”是最基本的要求,口语示范的作用是“师表”的重要方面。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模仿,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要求自己平时无论是课堂还是课余,都要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语尽量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有时根据讲话内容和表达要求,适当放慢速度,讲究语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听得有趣有味,敢于发问。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利用言语的及时性特点,努力捕捉学生表现出的瞬间的闪光点,多给学生一分赏识,即使说得不好也不训斥,而是给予鼓励。要知道赞扬和鼓励永远是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催化剂。总之,教师的口语是一门艺术,更是教师教育观、学生观的体现。改革课堂教学期待更多教师博大的爱和“润物细无声”的细心诱导。
三、用好教材,上好口语交际课
很多老师觉得口语交际课特别难上,学生表现沉闷。那么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如何解决学生懒于开口这一难题,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学生说话活动的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的口语交际有两个模块,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方案。一是“口语交际·习作”模块,如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为“走,我们去春游”,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同学们打算何时去春游?大家想组织哪些活动?你们都已经做了哪些准备?……”先分组商量讨论,然后各组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他同学补充发言,然后评一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想得最细致、最周到。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他们敢说想说,常常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就会出现各种语病,杂乱无序、零碎。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他们进行训练,使他们的表达在保持童真童趣的同时做到有序有法。二是“回顾拓展”模块中的“交流平台”。运用好这一“平台”,可以对本次的学习内容来一次“冷饭热炒”,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身边生活中密切相关的交流话题,调动学生的生活储备,打开学生的“话匣子”。通过不断锻炼、不断积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我设计问题:“我国四川遭遇了大地震,甘肃舟曲遭遇了泥石流,大自然总是不断给人类制造灾难。同学们都经历了几场地震演练,假如有一天,你真的遭遇到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办?”这样使学生学会面对,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学会从特殊生活中找话说。总之,教师要把握教材特色,充分运用好教材,制订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口语交际方案,因文而异,找准训练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学。
四、创设生动情境,焕发口语交际活力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特定的环境,有时需要人为的特意创造。教师可以根据交际内容,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实际情境,展示内容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点拨口语交际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促进智力和思维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气质和开朗的性格。
1.展现生活情景,激发健康情感。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因为它受教学和教育的。”所以,口语交际的“素材”可以向社会生活索取。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也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2.扮演角色,体验交流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重的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个“互动”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师生互动。因此,可以选择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教学手段,那就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从而顺畅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运用交际情境,形象直观而丰富,同学们欢声笑语,观察、思维、想象和交流表达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3.设计组织活动,提高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环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口语交际能力若凭几节口语课是难以提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口语交际空间。学生口语交际只有在实践中加强锻炼才能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可以把农村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起来,因境制宜,积极开展适合本土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与题材,诸如开展“乡村采风”、“游山乡”、“家乡巨变”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地头,领略大自然风光,感受淳朴的民风民俗,抒发对家乡的赞美和讴歌。学生对耳闻目睹耳详能熟的事物有话可说、有情可表。
总之,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素质教育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小学正是孩子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当不负使命,持之以恒,灵活自如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说出内心所想,进而提高语文素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