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2014-12-22刘勤
刘勤
[摘要] 目的 探讨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随机分成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组(治疗组)40例、单用左西替利组(对照1组)20例和单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组(对照2组)20例。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和停药后1个月对三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三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结果 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治疗组为77.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停药后1个月的复发率,治疗组为11.13%,复发率显著低于两个对照组(P<0.05),三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左西替利嗪;卡介菌多糖核酸;慢性荨麻疹
[中图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61-03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由于其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传统的抗组织胺治疗起效慢,疗效不确切,临床一直在摸索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院采用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0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18~65岁,平均(37.6±1.5)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3±1.0) 年。按照就诊次序,随机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1组20例和对照2组20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发病突然,诱因不明显,皮疹呈境界清楚的水肿性斑块,皮损大小不等,形状不一;(2)皮损时起时落,瘙痒明显,无特定发病部位,消退后不留痕迹;(3)反复间断发作,病程持续6周以上;(4)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1.2.2 入选及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24h内有过荨麻疹症状发作,治疗前1个月停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除外严重系统性疾病患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H20061143)5mg,口服,1次/d;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陕西医药控股集团生物制品有限公司,S20043032)2mL,隔日一次肌肉注射。对照1组单独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分散片5mg,口服,1次/d;对照2组单独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隔日一次肌肉注射。各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和停药后1个月对三组疗效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三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1.4 疗效观察及评定标准
1.4.1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瘙痒程度,风团的数量和大小、症状持续的时间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1)瘙痒按程度分级。0分:无瘙痒;1分:轻度瘙痒,痒感不明显;2分:中度瘙痒,尚可耐受;3分:重度瘙痒:难以忍受,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患者睡眠。(2)风团按数量分级。0分:没有风团出现;1分:可见1~8个风团;2分:可见9~16个风团;3分:风团数在16个以上。(3)风团按大小分级。0分:没有风团出现;1分:直径<0.5cm;1分:直径在0.5~2.0cm之间;3分:直径>2.0cm;(4)症状按持续时间分级:0分:非持续发作;1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6h,2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6~12h;3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2h。
1.4.2 疗效评定 计算上述评定总分之后按四级评分法进行评分[2]。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根据疗效指数对三组疗效进行判定,痊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0%;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疗效指数在60%~89%之间;有效: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减轻,疗效指数在30%~59%之间;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减轻不明显,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数+显效数)/总例数×100%。
1.4.3 复发评定 对总有效患者(治愈+显效)在治疗后一个月进行回访,依旧根据上述评分标准从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大小及症状持续时间几方面进行评分,计算复发指数。复发指数=(治疗1个月后积分-回访时积分)/治疗1个月后积分×100%。指数≥30%为复发。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数据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各组总有效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2.3 不良反应
三组病例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治疗过程中分别有3例(7.5%)和2例(10.0%)出现嗜睡、头晕、口干及轻度胃肠道不适,但是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未进行特殊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的本质是一种过敏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过敏原作用于人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使得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发生脱颗粒反应,释放组织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导致患者体内Th1/Th2细胞比例失调[3],Th1细胞反应亢进,并通过产生IL-4等细胞因子引起变态反应的发生[4]。国外研究表明:约有1/3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机制有关[5],所以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治疗,临床常采用抗组织胺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