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闻教育应注重培养媒体融合型人才
2014-12-20花叶
花叶
【摘 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目前地方城市广电媒体在融合发展中急缺复合型人才。但高校广电新闻专业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大多不适合形势发展和地方台的需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基层广电媒体紧缺什么人才,高校培养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作了探讨。
【关键词】媒体融合 高校 新型人才
今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又一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地方城市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面对互联网、论坛、手机报、手机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冲击,已经踏上了媒体融合之路,但也深感人才的缺乏。因此,高校如何培养媒体融合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地方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亟需的人才
建设发展新媒体,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智能检索等先进技术,要建设能够实现“一种声音、多渠道、多终端传播的云平台”,还要能够提供“来、编、播、存、传、管”等全业务流程的云服务。这些要求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能够“一专多能、一脑多用、一能当十”,遇到重大事件、重特大突发事故,如遇到洪涝、台风、火灾、重特大车祸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传统媒体要与网络等新媒体争时间、争速度、争主动权威发布,就要求传播讲时效,在第一时间实行网络、移动电视等的立体化传播,线上线下抢抓本土第一落脚点。要达到这一要求,地方广电媒体的采编人员要能“单刀赴会”,要会开车、会主持、会拍摄、会写稿、会编辑、会传输、会根据不同载体需要裁定内容长短、画面取舍。从目前情况来看,地方广电媒体是不缺记者、编辑和主持人,但新媒体的用户内容上倾向于海量化,时间上倾向于碎片化,形式上倾向于可视化,传播上倾向于互动化。这些人才在这方面的素养现阶段还是相当缺乏。那么,地方广电媒体缺乏什么样的人才呢?
一是缺乏精通管理,善于创新、勇于决策担当的团队首领和高层决策者,需要能果断执行战略、善于探索路径,善于统一指挥的部门管理层,缺乏像新浪、腾讯、阿里巴巴等网络媒体那样既熟谙IT技术、又敢于搏击、善于把握市场的领导班子成员。
二是缺乏一批年轻又能干、肯干、甘愿吃苦奉献的云媒体客户终端编辑、社交化媒体编辑、新闻可视化编辑。这些人才要熟悉移动电视终端、手机APP等网络新媒体,能够发挥新媒体快捷、海量性、互动性强的优势,同时又能坚守主流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可信度,杜绝传播“乌龙新闻”、“八卦新闻”和虚假新闻,恪守主流媒体的纯洁性和权威性。
三是缺乏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软件工程师、交互设计师、系统维护工程师以及动漫设计师、卡通制作师等一批媒体融合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传统电视媒体的包装设计、制作播出人员已经跟不上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急需要“充电培训”和更新换代。
四是在运营方面,缺乏既善于沟通各类广告客户、又有过硬服务本领的用户维护专员、流量推广专员以及渠道开拓专员。媒体融合要打破“小而全”、“大而全”的观念,要善于“借脑生智”、“借鸡下蛋”、“借船出海”。能用别人的技术要尽量用,要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别人的技术、平台、渠道、手段等借力推进,实现更新更快的发展。因此,这对媒体运营人员的技能、技术和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现阶段高校广电新闻教育与媒体融合发展需求脱节的表现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也必然要求培养广电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也要随之变革。否则,培养的人才就不可能适销对路。我们现行高校广电专业教育在这方面还有点动作迟缓,具体表现在:
一是教材陈旧,与媒体融合发展需求脱节。一般高校广电新闻专业,开设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大众传播学》、《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制作技巧》等课程,有的是沿用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新闻院系的教材,有的是学校参考《广播电视论纲》结合院校特点自己编印的,也有的是直接从名牌院校订购的。总体上说大多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定型教材,大体都差不多或者是大同小异,它们缺乏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新闻生产的内容,缺乏网络媒体各种新闻样式的编采传存方法教学。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新技术,这两种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为创新新闻生产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各级广电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都着力重视和运用这两种技术,优化媒体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大支撑。这些新技术高校教育还没跟上,培养的人才就无法满足基层广电媒体的需求。
二是教学方法相对封闭,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现在大多高校广电新闻专业虽然都拥有一批规模不等的实习操作用房和设备,也留给学生较长的实习时间。但总体上还是以前传统广电媒体常用惯用的一套,实习也大多散兵游勇,各找各的门路,缺乏统一的有计划的组织安排。而现在各级广电媒体利用微博、微信技术拓宽了社会化传播渠道,互联网社交类应用日益普及,社交网络已成为互联网新业务的服务入口和用户来源。不少地方台,已经运用4G手机取代以往的摄像机和编辑设备。如果高校广电新闻专业还像以前那样,封闭教学实验,学生缺乏实践锻炼,毕业后也不大可能受媒体青睐。
三是师资力量也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如何教会学生进一步增强自身“采编制播传储一肩挑”的本领,如何使毕业生成为媒体“双手托”的复合型人才?不少广电新闻专业的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缺乏“一专多能”的教学力量,所以高校新闻专业教师,也应该强化互联网思维,多带学生到互联网媒体、融合发展较好的广电媒体去体验、实习,多与媒体一线采编制作人员交流沟通,这样,才能给融合发展的媒体提供合格的“人才产品”。
三、高校广电新闻培育媒体融合发展人才的构想
1、校台联盟,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有广电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并不多,而省、市广播电视台却每省都有十多个。如果广电新闻专业都与广电媒体建立强强联合的联盟,定期带学生到广电媒体去一边上课,一边实习,让学生未毕业离校,就熟悉了解媒体融合后各类新闻信息的生产流程和传播渠道、方法,并从中学到广电媒体一线人员的吃苦敬业精神和孜孜以求的良好工作作风,何愁毕业的学生就业困难。
2、邀请有实践经验的网络媒体和广电媒体的专业人员来高校讲学、授课
以往,不少广电媒体都曾到高校聘请资深教授、学者去媒体给从业人员讲课、传授知识。现在,同样可以实行“开门办学”,把广电媒体的资深记者编辑、网络新媒体的开拓能手、本校往届毕业生并在媒体工作业绩突出的学生请到高校课堂,给学生传授实践知识和本领,以弥补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不足。
3、深化高校体制机制改革,按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改进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近来,中央对教育改革要求高,各类教育机构改革力度大,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加大高校广电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力度,真正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培养媒体急需的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和新闻人才。
4、实行人才培育的“一把手工程”,高等院校的领导,特别是广电新闻专业的系主任,亲自抓好教好
媒体融合发展,各级广电行业都在雷厉风行。高校广电新闻类院系,也要跟着先学先行先效,趋利避害,革故鼎新,主动适应需求改革创新。相信经过几年努力,高校一定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学生)
责编:姚少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