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化”同步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2014-12-20王素侠
王素侠
摘 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四者形成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目前,安徽“四化”发展面临各自问题,结构性矛盾突出,区域差距大。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思想、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等相关保障机制不完善。建议应从“四化”的战略统筹机制、组织保障机制、资源保障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四化”;同步发展;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32-03
安徽作为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同时又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1]。应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协调并进的体制机制[2],强化保障能力建设,增强发展后劲,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一、促进“四化”同步的保障机制相关概念和意义
保障机制是为管理活动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机制[3]。具体来看,保障机制可以划分为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其中,物质保障机制又可分为资金保障等,而精神保障可分为思想保障、法制保障、组织机构保障、人才管理与激励保障、科技保障、政策保障等。
促进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是我国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要的战略决策。为此,在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物质和精神的保障机制,实施一系列的保障性措施与手段,有效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二、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安徽省“四化”发展现状
1.工业化。近年来,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各自的增量上,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工业产业结构中,新型工业也在快速发展,废弃工业资源的利用与加工工业的产值迅速提升,说明安徽省在工业发展中重视到工业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和加工,这对于安徽省的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城镇化。(1)城镇人口规模快速增长。安徽省2013年城镇人口比例较2000年有大幅提高。安徽省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并且和全国的差距逐渐缩小。(2)各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据统计,铜陵市城镇化率达到76%,位居全省第一。淮北、蚌埠和宣城三市居于全省第二层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马鞍山、芜湖、合肥和淮南城镇化率也超过60%,滁州、池州、巢湖、黄山、六安、安庆、宿州、亳州、阜阳各市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阜阳为32%。安徽省城镇化水平呈“中间高、南北低”的态势。
3.农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三十年,安徽省农业经济的规模、农业加工企业的数量、农业现代技术的运用都有明显的提高。机耕机播面积大大增加,说明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
4.信息化。在信息化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徽省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信息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图2-1所示。
通过对图2-1进行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自2006年以来安徽省信息化发展各项指数明显提升,表明近年来安徽省信息化取得了较大发展,信息化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二)安徽省“四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四化”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四化”的四个部分都面临着各自困境。
第一,工业化方面。安徽省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初级化明显,竞争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工业内部以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结构效益差,工业吸纳就业能力低;环境污染严重。
第二,城镇化方面。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高速发展的城市与相对落后的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城乡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安徽城镇化进程。
第三,农业现代化方面。安徽全省可耕地面积为433.3万公顷,其中80%是中低产田,并且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成为制约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问题之一。
第四,信息化方面。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信息化推进资金与人才,省内软件企业与传统企业在信息化改造上结合不紧。信息化立法滞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矛盾较突出,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难度较大。
2.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安徽多年来一直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但结构问题仍然明显[3]。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三次产业呈“二、三、一”格局,二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较低。与此同时,三产增速明显偏低,与二产增速差距越拉越大。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过高,势必会带来诸如资源、环境等一系列发展问题。
二是产业内部层次不高。工业结构明显偏重,重工业比重明显偏高;服务业层次较低,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据绝对地位。
3.区域发展差距较大。以黄山为代表的皖南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四化”的发展速度明显比较滞后。而以阜阳为代表的皖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农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省会城市合肥地处中部,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四化”发展水平最高,同步性也比其他地区高。
4.“四化”之间不同步。当前,我省工业化水平在加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在快速提高,但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比如阜阳市,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33%,但是互联网接入率才11.3%,信息化水平远不及城镇化和农业发展的水平。“四化”的不同步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影响“四化”同步发展的保障机制急需完善
(一)资金投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如果未来城镇化以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到202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60%。据此估计,未来我省将有5400万农民需要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生活等方面全面实现市民化。若以人均10万元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进行推算,我省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面临巨大考验。endprint
1.省内资金投入不足。我省“四化”的建设资金大都以当地政府投资为主,市场机制的作用有待加强。2008-2011年,安徽财政支出总额为9679亿元,仅为全国的2.86%。财政基础薄弱,资金来源单一,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我省“四化”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资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即使“四化”之间,固定资产投入比例也一直严重失调,见图3-1。
从图3-1可以看出,10年间安徽对农业的投入增长缓慢,即使在2012年后我国提出“四化”同步发展,资金投入在城镇、工业、信息和农业的比例还是严重失调,见表3-1。
这种资金投入的失调,是由于各级政府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演进规律缺乏研究,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账,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难以化解的问题,比如城乡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大,社会风险隐患增加。
(二)思想障碍
1.“双轮驱动”根深蒂固。近年来安徽省的主要发展战略是“双轮驱动”,注重工业的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这一战略确实提升了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但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更加突出。
2.要“力”不要人。相对于其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化的热情而言,推进人口城镇化的积极性有限。人口城镇化缓慢,也一定程度上导致“用工荒”的持续蔓延。
3.顾“大”不顾“小”。在促进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将重心放在建设大中城市上,而小城镇在土地、资金等各种优惠政策上没有获得政府更多的支持,从而导致小城镇“四化”建设远落后于大中城市。
(三)制度供给
2014年,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但是,农村土地实际产权制度供给滞后于潜在的制度需求[4],土地承包条件下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制度供给存在着严重“过剩”,即使一些地方建立了土地流转市场,但由于定价体系不完善,城市生活成本高,农民惜地情况普遍,这都极大地束缚了土地和劳动力这两大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四)人才因素
据统计,安徽每年发展外出打工的人数达七百万人,仅次于四川,在中国排第二。人才资源短缺已成为阻碍我省“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1.人才总量不足。从各地区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情况统计来看,我省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较发达地区如上海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而与中部的河南省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以看出,我省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难以满足我省“四化”的发展要求。
2.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如图3-2所示,处于我省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专业人士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加强保障机制建设,促进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
(一)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战略统筹机制
我省应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聚集作用,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企业集群的规模化、品牌化和国际标准化[5]。
我省应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市场[6],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努力形成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以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综合利用和信息安全为保障的“智能、融合、惠民、安全、绿色”的信息化体系。
(二)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组织保障机制
省委、省政府要注重总揽全局、统筹兼顾、协调各方,成立“四化”同步发展委员会,由省委书记、省长“双挂帅”任主任,相关各部门参加,定期开会,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各种问题,各区县相应跟进,形成“四化”同步的严密完整、执行有力的组织保障。
继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贯彻落实“四化”同步发展的能力。健全与“四化”同步发展相关的工作机制[7],实行首长负责制、行政许可事项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四化”同步的各项政令畅通和工作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法制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四化”同步发展管理机制,争取在资源供给、安全保障、政策支持、法律援助等方面能满足“四化”同步发展的需要[8]。
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理念,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四化”同步发展的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建立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为“四化”同步发展建设有力的法制保障。
(四)建立健全”四化”同步的资源保障机制
1.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转变观念,把优先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作为一项保障“四化”同步发展的基本战略。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职业教育建设,优化市场配置,培育各类人才,满足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大量的人才需求,构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9]。
2.确立土地资源保障机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领作用,保障“四化”同步发展用地需求。继续完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和农民住宅小区建设”以及“宅基地退出补偿激励机制”等土地流转政策。
3.深化资金投入运营保障机制。组建金融中心,搭建融资平台,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安徽省金融要素市场的能级,为安徽省“四化”同步发展提供资金保障[10]。
(五)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科技创新机制
总体部署全省“四化”同步的科技发展,建立完善的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重点扶持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提高技术创新和转化的成果在“四化”的推广应用,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风险控制,对创新人员进行有效激励,以保证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机制。endprint
(六)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监督考核机制
创新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一种维护“四化”同步发展的监督考核机制。
要根据主体功能区、部门职责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徽省保障“四化”同步的业绩考核机制,设立三级考核目标。建立领导分工责任、部门承办责任和具体人员负责三级责任体系。开展岗位自评、科室考核和省厅考核,实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考核的责任要落实到人,防止责任落实不了了之。
“四化”同步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重点在于协调。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四化”的相互促进效应,最终实现美好安徽的根本目标。
——————————
参考文献:
〔1〕李二超,韩洁.“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J].专业眼光看经济 经济眼光看中国,2013(7):152-159.
〔2〕崔凯,冯献.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01-206.
〔3〕查明庆.科学发展新路径:“四化”同步发展[D].池州学院,2013.22-25.
〔4〕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124-126.
〔5〕高敏.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开发研究,2006(5):19-21.
〔6〕庞波.城乡统筹的成都实践与探索[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24-126.
〔7〕范从来,杨继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J].江海学刊,2013(4):77-83.
〔8〕吴一平,陈素云,孙德中.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路径及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21):4528-4533.
〔9〕王永生.为统筹推进“三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J].新长征,2012(7):18-19.
〔10〕陈钒.加强“三化”建设 努力提升财务保障质效[N].江苏经济报,2012-09-17(B01).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六)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监督考核机制
创新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一种维护“四化”同步发展的监督考核机制。
要根据主体功能区、部门职责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徽省保障“四化”同步的业绩考核机制,设立三级考核目标。建立领导分工责任、部门承办责任和具体人员负责三级责任体系。开展岗位自评、科室考核和省厅考核,实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考核的责任要落实到人,防止责任落实不了了之。
“四化”同步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重点在于协调。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四化”的相互促进效应,最终实现美好安徽的根本目标。
——————————
参考文献:
〔1〕李二超,韩洁.“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J].专业眼光看经济 经济眼光看中国,2013(7):152-159.
〔2〕崔凯,冯献.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01-206.
〔3〕查明庆.科学发展新路径:“四化”同步发展[D].池州学院,2013.22-25.
〔4〕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124-126.
〔5〕高敏.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开发研究,2006(5):19-21.
〔6〕庞波.城乡统筹的成都实践与探索[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24-126.
〔7〕范从来,杨继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J].江海学刊,2013(4):77-83.
〔8〕吴一平,陈素云,孙德中.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路径及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21):4528-4533.
〔9〕王永生.为统筹推进“三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J].新长征,2012(7):18-19.
〔10〕陈钒.加强“三化”建设 努力提升财务保障质效[N].江苏经济报,2012-09-17(B01).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
(六)建立健全保障“四化”同步的监督考核机制
创新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和诉求表达机制,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形成一种维护“四化”同步发展的监督考核机制。
要根据主体功能区、部门职责和区域发展战略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徽省保障“四化”同步的业绩考核机制,设立三级考核目标。建立领导分工责任、部门承办责任和具体人员负责三级责任体系。开展岗位自评、科室考核和省厅考核,实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指标。考核的责任要落实到人,防止责任落实不了了之。
“四化”同步发展的根本在于发展,重点在于协调。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坚持协调发展的原则,发挥“四化”的相互促进效应,最终实现美好安徽的根本目标。
——————————
参考文献:
〔1〕李二超,韩洁.“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战略途径与制度创新[J].专业眼光看经济 经济眼光看中国,2013(7):152-159.
〔2〕崔凯,冯献.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01-206.
〔3〕查明庆.科学发展新路径:“四化”同步发展[D].池州学院,2013.22-25.
〔4〕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124-126.
〔5〕高敏.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开发研究,2006(5):19-21.
〔6〕庞波.城乡统筹的成都实践与探索[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124-126.
〔7〕范从来,杨继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J].江海学刊,2013(4):77-83.
〔8〕吴一平,陈素云,孙德中.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路径及关键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21):4528-4533.
〔9〕王永生.为统筹推进“三化”提供坚强人才保障[J].新长征,2012(7):18-19.
〔10〕陈钒.加强“三化”建设 努力提升财务保障质效[N].江苏经济报,2012-09-17(B01).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