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结合
2014-12-20王汐牟
王汐牟
摘 要: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必须重视文献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灵活、恰当地运用文献,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地位;运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271-03
自2006年9月起,“中国近现史纲要”列入我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行列。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1]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让学生深入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要使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认识到“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就必须重视文献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运用方式。
一、文献在纲要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以其不屈不饶的历史实践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如各种文集、日记、档案、报刊、函电、契约、影像资料等。如此众多的文献资料,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经典文献是“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研究,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了解“国史”、“国情”,明白“三个选择”的必然性。
分析教材的编写体例和具体内容,可以看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编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一编下先设一个综述,即相当于此编的“纲”;其后是3到5章的内容,即相当于此编的“要”。如此专题性的教材编写体例,与历史教材重视历史史实、叙述历史发展轨迹有着明显不同,它是对中国近现代160余年历史的高度概括,提纲挈领地厘清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为“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的解答。
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决定了它与历史课的不同。历史课是通过研究历史现象,探索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历史规律。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明白“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非对历史现象和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及党的历史问题决议等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典文献是我们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时的理论源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编写者对于经典文献的重要性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教材的每一个综述和每一章后都列有数量不等的阅读文献,其中多数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著述和讲话以及党的历史文献和决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怀着高度的政治热情,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以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的经典论述,站在理论的高度引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问题和大是大非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
(二)文献可以丰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它与历史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是密不可分的。本课程的内容是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为理论基础的。而“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2],历史事实相当大的一部分通过文献记录保存下来。
由于体例所限,教材的内容是无法展现历史全貌和某些历史细节的,但是相关的文献正可以弥补这一缺憾。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正是这些可以为学生构建起一个更为真实和全面的历史。如从1840年一直到1911年,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上百条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涉及到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列强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实证资料。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把这些条约一一列举,但是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择,让学生阅读、分析原始文献,以便有理有据地支撑起教材中的理论阐述。
(三)文献可以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感染力
作为一门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要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不仅要求教师要从理论高度解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更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目前,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因为教科书的内容稍嫌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学生认为学了没有用等原因,使得课程实际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和老师都疲于应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离不开文献,要“还原历史教学的故事性特征,使历史课堂生动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史实中,通过大量历史事实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理论观点,润物细无声地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道理潜移默化于学生”[3]。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中,中国人民所进行的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当时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对世界大事不了解,不懂得御敌之策。很多官吏甚至靠鬼神来预测战事,如《英夷入粤纪略》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道光)二十年庚子十一月,英逆蠢动,督宪五营公馆千总某请仙,仙降乩云:‘正月平平,二月罹兵,三月又平平,又三月不宁,四月虚惊,五月鬼去,六月宁。后果正月无事,二月初四、五日,逆攻横档、亚娘鞋、威远、靖远、虎门诸炮台,广东提督关公天培、碣石镇标都司署水师提标游击麦公廷章皆战死,炮台尽为逆所据。”这则史料记载的是战争之初清军军官在军中扶乩预测战事。诸如此类的文献是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真实记载,学生在了解到这些后,会对清政府的腐败有更加真切的认识,就更能真正地被教师的授课所感染和说服。endprint
二、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合理利用文献
如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利用文献,学者们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的学者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对于文献的阅读上,认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利用各类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4]。有的学者则主张阅读文献的运用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而具体运用阅读文献过程中,师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多边主体作用[5]。这表明,人们认识到文献的确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和合理地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献,还存在着某些分歧。
(一)明确文献的含义和所涵盖的范围
首先要明确文献的具体含义,从而准确地加以利用。《辞海》中对“文献”的释义是:“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今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历史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6]可见,文献所涵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而言,能够利用的文献不仅是教材中所提到的经典文献,还包括各种文集、日记、档案、报刊、函电、契约、影像资料,如英国人呤唎所写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呤唎于1860年参加了太平天国,追随忠王李秀成出征作战。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回到英国,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并且出版发行。书中所记内容均是其亲身经历和感受,是天平天国运动的珍贵资料。
除此之外,一段历史纪录片,一部经典影视作品,一段原声回放以及一张极具历史价值的老照片,都可以称得上是文献资料,如《百年中国》《伟大的历程》《东京审判》等。但是,对于影像资料,也要注意加以区分,不能把违背历史真实的影视和图书当做课堂教学的参考文献。也就是说,我们对于文献不能一概论之,还是要将违背历史真实的所谓“文献”剔除掉。
(二)在课堂上运用文献辅助教学
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设以来,教研者们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采用了网络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比较教学法、研究型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但是不论教学方法如何创新,都不能脱离历史本身。
在课堂教学中,文献有益于学生理解和认知中国近现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有益于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具体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灵活、恰当地运用文献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更多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之初,自身就应该掌握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不仅仅是指要将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经典文献、中共领导人的文章和讲话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和决议等都烂熟于心,还指的是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史实的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教学模式,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之呈现出来。首先,这样会使更多的文献资料在课上可以呈现出来,让学生从中分析和思考,如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部分条款列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分析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危害。其次,如果配以图片、声频、视频资料,会使课堂教学立刻生动形象起来,如将《大国崛起》《复兴之路》《走近毛泽东》《叶剑英》《抗战》等有关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的优秀记录片、专题片设计为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弥补教科书的某些缺憾,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者,如果再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小说、诗词等引入课堂教学,如鲁迅的《狂人日记》、谭嗣同的《狱中题壁》、林觉民的《与妻书》等,这些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还要注意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灵活把握教学过程中利用文献的比重。因为本课程毕竟不是历史课,史实内容讲得过多、过细,就会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历史专业课,并且占用较多的课时。如果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过多地使用影像教学会大量挤占教师的授课时间,也会影响到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效率。
(三)课堂之外阅读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教学,还应该包括课堂之外的教学,这一方面是由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和目的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和内容的限制,不可能将纲要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要一一讲得透彻明白,所以在课堂之外也需要对文献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支撑。首先,课前教师利用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任务,进而在课上进行探讨和交流。比如在评价某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以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等著名历史人物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人物的文集、诗词、学者评价等文献资料,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培养大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增强其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次,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课程相关的文献内容,这些文献内容可以是学术研究前沿热点,也可以是历史史实资料,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历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解,更对课堂教学的不足是一大弥补。
三、结语
相比于其他政治理论课程,文献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文献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要充分利用文献,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以丰富而确凿的文献史实充实教学内容,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拓展教学模式,以此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进而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2〕E.H.卡尔.历史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刘万军.如何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兴趣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4〕赵颖.“文献阅读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3(2).
〔5〕陈足元,肖宗志.阅读文献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辽宁教育,2012(9).
〔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4370.
(责任编辑 孙国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