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

2014-12-20

中国畜牧业 2014年17期
关键词:苜蓿草狂犬病生鲜

江西草地畜牧业新模式富了12万养殖户

江西省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充分利用草地资源和农业秸秆等资源,使该省草食畜得到了持续发展,带动了近12万养殖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江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积极探索草地开发利用,各地涌现出高山草地开发利用、季节性利用土地养殖母牛、“农户繁育+公司育肥”、乳肉兼用母牛养殖、圈牧结合-高床养羊、湖草利用-产业开发等多种草地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湖南首家病死动物处理中心投入使用

8月15日,湖南省首个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在长沙县安沙镇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该中心将对长沙县境内收集的各类动物尸体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免费为县城居民提供宠物尸体处理服务。

该中心现日处理病死动物能力为50吨,配有一个库容量10吨左右的病死动物收集冷库,在全县各乡镇建立病死猪收集点,通过数台收运车集中病死动物,收运车全部实行GPS监控系统定位,全程跟踪监管病死动物流向,逐步形成“村收、镇聚、中心处理”的无害化处理机制。采用“化制法”,将动物尸体切割后,通过3个小时的干化锅高温高压干化技术处理,有效杀死病死动物体内病菌,动物尸体碎屑变为高档有机肥、饲料;油脂用作工业用油;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气,经管道排至废气处理塔集中净化处理,利用生物菌进行分解;废水进入污水处理机净化,经生物降解排出的水可实现循环利用。

(李书庚)

天津检验检疫局加强进口苜蓿草转基因成分检验检疫

日前,有媒体报道有检验检疫部门从美国进口、申报为“非转基因”的苜蓿草中发现转基因成分。为保证天津口岸进口苜蓿草质量安全,天津检验检疫局严抓货物单证审核、加大风险评判和分类管理、加强现场查验取样和实验室检测,加强对进口苜蓿草转基因成分的检验检疫,同时,严格对未出具实验室合格判定结果货物的后续监管,防止问题产品进境。

今年1~8月,天津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进口苜蓿草1048批次、29.38万吨,检出苜蓿茎点霉、扁谷盗属、米扁虫等一般性有害生物202批次。未检出我国未批准的转基因成分。

广西生鲜乳抽检合格率100%

今年上半年,农业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分别对该区生鲜乳进行抽样检测,对生鲜乳产供环节开展现场检查。结果表明,该区生鲜乳抽样检测合格率100%,生产运输环节未发现非法添加行为。

据悉,今年上半年,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在广西完成第一次生鲜乳异地抽样工作,累计抽检生鲜乳收购站17个,抽取生鲜乳样本30批次,5项违禁添加物均未检出。与此同时,该区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对生鲜乳收购站、奶牛场及运输车开展现场检查,累计检查生鲜乳收购站、奶牛场453家次,生鲜乳运输车113辆次。从检查情况看,在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环节,该区均未发现有非法添加行为。

青海探路基层兽医培训新模式

日前,青海省基层兽医培训班在西宁开班。这次培训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由中国兽药协会、青海省农牧厅和勃林格殷格翰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三家联合举办,真正体现出了政府履职、企业尽责和协会服务行业的功能。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青海基层的150多名兽医参加。培训结合青海农牧区实际,内容涉及临床安全用药、牛羊疾病防治等,培训教师来自高校、研究所、企业,均为本行业的权威专家和学者。

贵州:市、县两级动物防疫职业技能选拔赛结束

按照“首届全国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贵州赛区选拔赛”动员工作会议的要求,贵州省各地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实施,分别于7月15日、8月15日全面完成了县、市两级动物防疫职业技能选拔赛。

历时一个半月,通过宣传动员、组织推荐、强化培训和竞赛选拔,该省各市(州)、县(市、区)严格按照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的要求,进行了动物疫病防治员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和鸡翅静脉采血、雏(成)鸡心脏采血、鸡体解剖与采样、猪前腔静脉采血、猪瘟疫苗免疫注射和羊颈静脉采血等技能操作的考核。

宁夏建成首个皮用型肉羊培育基地

近日,宁夏首个皮用型肉羊培育研发基地落户灵武市下白路大泉林场8公里处,沿山草畜产业带核心区。基地总占地面积200亩,规划建设标准化羊舍8万平方米,研发中心640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260万元。基地建成后,常年存栏基础母羊1万只,年出栏羊3万只,可向宁夏成丰工贸公司提供优质裘皮3万张,向社会提供优质肉羊3万只,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

上海浦东新区开展狂犬病抗体集中监测

为切实做好上海市浦东新区狂犬病防控工作,确实掌握狂犬病免疫后效果,及时发现疫情隐患,根据《2014年上海市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的要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8月组织开展狂犬病抗体集中监测工作。

通过狂犬病抗体集中监测,可及时掌握免疫抗体水平,科学评估犬类狂犬免疫效果,对狂犬病的有效防控有着积极意义。

湖北咸宁30多万只土鸡配发“身份证”

日前,湖北省咸宁市35家生态养鸡场生产方式获得省专家组的认定,30多万只鸡戴上了土鸡“身份证”。这是咸宁市首次对生态养鸡生产方式进行认定。

据悉,生态养鸡生产方式认证是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在全国率先开展的行业认证新方式,旨在通过生产方式认证,统一土鸡生产标准、规范生产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实现优质优价,推动土鸡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河北石家庄新建饲料生产示范企业15家

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养殖投入品监管能力提升项目为抓手,新创建饲料生产示范企业15家、经营示范企业10家。截至目前,15家饲料生产示范企业已全部完成,10家经营示范企业正在按照标准进行创建。同时以换生产许可证为契机,推动了饲料生产企业的提档升级。

今年,石家庄市制定了饲料生产企业示范创建提升标准,选定了条件较好的15家饲料生产企业从检测能力、人员素质、软件管理方面提升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该市将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风险等级划分为A、B、C三级,针对不同的类别对监管人员的巡查频次和巡查内容提出了不同要求。

猜你喜欢

苜蓿草狂犬病生鲜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生鲜灯的奥秘
打败狂犬病
引黄灌区紫花苜蓿优质的高产种植技术研究
Favipiravir(T-705)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的有效性
抗狂犬病VHH和疫苗用于暴露后处置显著提高小鼠对致死性狂犬病感染的保护作用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科学看待狂犬病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