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2014-12-20黄晓勇宋艳引范永新李浩东朱月敏
黄晓勇 栾 松 刘 娟 宋艳引 范永新 李浩东 刘 猛 朱月敏
北京301总医院合作医院涿州市医院 保定 072750
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缺血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疾病在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生存质量[1-3]。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狭窄治疗方面,支架置入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但支架术后高危患者易出现血管再狭窄及脑血管不良事件,为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后近-中期脑血管疾病事件及再狭窄率,笔者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24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03—2013-03我科收治的进行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46例,男152例,女94例;年龄45~75岁。所有对象均经头颅MRI+MRA 及颈部血管超声诊断为非急性脑梗死及血管狭窄的。介入指南标准:(1)年龄45~75岁,性别不限;(2)既往无明确脑梗死病史或未遗留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20分];(3)DSA 提示颅外段或颅内段血管狭窄且符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手术治疗指征;排除标准:(1)心源性脑栓塞及其他原因脑栓塞;(2)出血性脑血管病;(3)瘤卒中;(4)严重心肝肾疾病;(5)出院后未严格遵医嘱口服阿托伐他汀;(6)阿托伐他汀导致肝酶升高及肌酶异常。246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组及常规治疗组各123例,2 组年龄、性别、狭窄程度及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n(%)]
1.2 方法 入院时对脑梗死的多发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TIA 病史、吸烟、饮酒、同型半胱氨酸及入院检查头颅MRI+MRA、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出院后采用电话随访、门诊及住院行DSA 随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阿司匹林0.1g口服,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口服,1次/d,双抗治疗。强化组:阿托伐他汀(商品名:立普妥,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 mg)80mg晚1次口服;常规组:阿托伐他汀20mg晚1次口服。
1.3 观察指标
1.3.1 药物安全性评价: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肝酶、肌酶异常,1周、3个月、6个月查肝功能、肌酸激酶、血脂、血糖,当出现肝功能异常(ALT<120 U/L),肌酸激酶<正常,停药观察及保肝治疗。
1.3.2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观测指标:采用GE LOGIQ9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粥样硬化斑块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斑块分为软斑、硬斑和溃疡斑。颈动脉狭窄程度判断:在最大斑块位置,以(1-残留血管的截面积/血管的截面积)×100%来判断,<30%为轻度狭窄;30%~69%为中度狭窄;<70%为重度狭窄。
1.3.3 脑血管介入:应用美国GE INNOVA 3100DSA 机,按照标准Selding法选股动脉入路行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评估对于颈内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NASCET 法评定狭窄程度,颈动脉支架直径应该等于或略大于病变颈总动脉管径,椎动脉支架直径应等于或略大于病变椎动脉管径,长度应该覆盖病变部位两端1c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支架置入情况 246例患者中,182例使用Precise(EV3,美国)支架、Prtege支架,64例使用Apollo支架、冠脉药物涂层支架,所有颈动脉支架患者均使用EV3Spider(EV3,美国)远端保护装置。
2.2 随访结果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颈部血管超声及DSA 随诊,在完成246例随访的患者中,无患者死亡,无脑出血,强化组未出现脑血管疾病,对照组出现5例脑血管疾病,246例患者经过DSA,颈部血管超声等方法的随访观察,强化组未发生术后再狭窄,对照组8例发生术后再狭窄。见表2。
2.3 2组药物安全性评估 强化组出现5例肝功能异常,2例肌酶异常,对照组出现1例肝功能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表2 2组术后脑血管疾病及术后再狭窄比较 [n(%)]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为H MG-CoA 还原酶选择性抑制剂,通过抑制H MG-CoA 还原酶和胆固醇在肝脏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浆胆固醇和脂蛋白水平,同时具有稳定斑块、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管内皮增生及组织因子表达等非降脂作用。支架置入是治疗脑梗死患者血管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其积极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降低致残、致死率,但术中扩张球囊对斑块的挤压,支架的置入可促进炎性介质释放、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有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进一步稳定斑块,但常规剂量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支架置入后的患者,脑血管疾病事件及术后再狭窄率仍较高,为此,本研究在支架置入术前、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观察其对术中、术后出现脑血管疾病事件影响,本文结果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有效降低支架后再狭窄及再发脑卒中风险。由于本研究的病例数较少,血管影像学随访采用了多种方法,都会产生一定偏差,有待进一步大样本量及长期深化研究。
[1]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著,李松年译.脑血管造影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3]缪中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27):2 097-2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