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4-12-20朱国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24期
关键词:引流术开颅血肿

朱国军

湖北十堰市十堰经济开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外科 十堰 442013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之一,主要由高血压所引起,属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与致死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易造成较严重的威胁[1]。目前,高血压脑出血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内科保守药物治疗与外科手术血肿清除治疗,对于中等量的脑出血实施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够快速清除血肿并减少颅内压,阻断脑组织进一步水肿而引发恶性循环。随着外科技术与器械的发展与完善,目前,已经有多种术式能够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作者分别实施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04-2013-08收治的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5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与对照组(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46例,男31例,女15例;年龄37~79岁,平均(60.24±9.71)岁;CT 测量血肿量平均(40.35±8.16)mL;对照组39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38~80岁,平均(61.32±9.49)岁;CT 测量血肿量平均(41.68±7.73)mL。2 组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有明确高血压史,既往无脑出血史,经CT 检查确诊脑出血,血肿量30~70mL为中等量脑出血。出血位置包括基底神经节、脑叶等,部分已破入脑室,符合临床手术指征及适应证;排除既往精神病史或认知障碍等无法有效沟通患者,术后意识、认知出现障碍无法配合完成临床量表调查患者,颅内肿瘤或其他引起自发性出血的脑血管疾病(如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等)患者,伴脑干出血或功能衰竭患者等[2]。所有患者均充分了解实验内容,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距离血肿最近处在CT 引导下进行穿刺。局麻后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电钻钻透颅骨并穿过硬脑膜,将针芯换为圆顿头的塑料芯,缓慢送入到血肿腔中,拔除针芯并经由连接管使用注射器轻柔抽吸,抽吸过程中使用氯化钠溶液与肝素反复冲洗;抽吸、冲洗后放置引流管,并调整位置以保障引流通畅,如引流不通畅可以注入3mL尿激酶剂,待血肿引流彻底后拔管。对照组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同样在CT 引导与下距血肿最近处切开并钻孔,颅骨骨窗直径到3cm;悬吊并切开硬脑膜,血肿位置得到证实后沿隧道暴露并予以吸除,清除血肿后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h后开放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生活能力改变情况,分析其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临床症状使用改良Rankin量表在治疗后90d进行评估(MRS),无临床症状为0分,根据临床症状程度与日常活动障碍、残疾情况依此分为5个等级,记1~5分,分值越高,临床症状、活动障碍、残疾情况越为严重[3]。

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指数(BI)在治疗后90d进行评分,包括对吃饭、洗澡、穿衣、修饰、大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移动及上下楼梯等[4]。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SSS)在治疗后21d后进行评分,包括意识、定向力、眼球运动、语言、面瘫、上下肢肌力、手肌力及步行能力等[5]。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SS与BI评分显著提高并明显高于对照组,MR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3。

表1 2组SSS评分比较 (±s)

表1 2组SSS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9.08±2.51 35.17±13.06*#对照组 39 8.87±3.06 25.94±12.65*

表2 2组MRS评分比较 (±s)

表2 2组MRS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18.83±6.92 6.29±1.15*#对照组 39 20.06±7.28 9.83±1.64*

表3 2组BI评分比较 (±s)

表3 2组BI评分比较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16.96±6.23 63.28±19.35*#对照组 39 17.35±7.02 50.87±18.74*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的危急重症,该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极快,短时间内即可对脑部组织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或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6]。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改变与精神压力的增加,高血压人群正快速扩大,而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脑出血病理生理过程伴随着颅内血肿的形成、演变而逐渐发展,并最终出现对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与继发性损伤。内科保守治疗通过药物降低颅内压,促进血肿吸收,但药物治疗所需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无法对血肿形成稳定控制,常导致病情恶化而提高致残、致死率。因此,临床上除微量、少量脑出血外多考虑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有效而快速彻底清除血肿,及时除去血肿的占位效应,改善周围脑组织受压迫情况以及局部缺血,减少、避免持续血肿因分解而形成的有害毒性物质对组织的损伤,相比内科保守治疗有效提高了患者生存率、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外科手术方法随着临床技术与微创理念的发展与新型仪器的融合应用而逐渐更新,从最初的开颅血肿清除术,逐渐转向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而联合微创器械形成微创血肿引流术。外科手术方法的发展方向逐渐趋向于操作灵活方便,适合大多数医院尤其基层医院开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伤,快速而准确进行止血,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恢复[7]。

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通过CT 引导定位一次性将针芯送入血肿,使用液流压力将血肿粉碎,相比机械式粉碎可控性更高,且无盲区、能够全方位碎吸血肿,对周围组织影响小,避免损害脑组织造成再次出血。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冲洗引流术对机体创伤更小,操作更为灵活,对血肿粉碎、吸除得更为彻底,临床效果满意。但这种手术方式亦有一定局限性,对于重度脑出血、出血量较大而靠近中线或已形成脑疝患者,通常手术效果不佳。而对于出血量>80 mL、年龄>70岁或伴较严重基础疾病与血液性疾病患者不适用。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SSS 与BI评分显著提高,而MRS评分显著降低,且变化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使用微创血肿冲洗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恢复神经功能状况,并有效提高生活能力。同时应用该术式应注意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再次出血、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甚至肾衰竭等较严重并发症,通过密切监视、有效护理,减少并发症,保障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

[1]陈建华.微创血肿液化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0):1 390-1 391.

[2]陈伟.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43-44,47.

[3]杨红伟,李坚,农奔,等.微创及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12):1 674-1 676.

[4]王勇,童凌云,张华暹,等.硬通道穿刺术与显微小骨窗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5):668-669.

[5]史进,齐平建,刘建生,等.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血清IL-6、hs-CRP 和NSE 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4):6 105-6 107.

[6]颜杰浩,于长久,王莉,等.高血压脑出血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对比研究[J].广东医学,2011,32(20):2 680-2 682.

[7]张永兵.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5):30-31.

猜你喜欢

引流术开颅血肿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疗效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伤性皮肤缺损的效果评价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