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预后及焦虑 抑郁情绪的影响
2014-12-20王元元
王元元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郑州 45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炎性病变,病程长,难以根治,肺功能常渐进性恶化,生活质量逐渐下降,维持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是延长患者存活时间的关键因素之一[1]。COPD 稳定期患者虽然肺通气功能较为平稳,但患者受疾病的长期折磨及对预后的不良预期易诱发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2],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而影响预后。肺康复是采用多学科联合方案对慢性呼吸疾病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主要形式,但目前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3],临床尚未充分认识其疗效,更未广泛开展。本研究旨在观察肺康复对COPD 稳定期患者预后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1-10—2013-10经住院治疗恢复为稳定期的126例COPD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关于COPD 稳定期的诊断及分期;(2)年龄<80岁;(3)病情程度分级Ⅰ~Ⅲ级;(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配合随访;(5)取得我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及监督。
1.3 排除标准 (1)伴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其他影响肺通气功能的疾病;(2)既往有明确精神病史者;(3)伴认知、言语、肢体功能障碍影响交流及治疗方案实施者;(4)伴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5)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有明确禁忌证、过敏史者。
1.4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际勘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68),160μg/次2次/d。观察组在基础上联合肺康复治疗:(1)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爱好及生活习惯采用慢跑、快走、蹬车、爬楼等形成进行,强度根据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确定,最大摄氧量(VO2max)>70%为高强度、50~70%为中等强度,<50%为低强度,60岁以下且病情程度Ⅰ~Ⅱ级者可给予高强度训练,60岁以上病情程度Ⅰ~Ⅱ级者给予中等强度训练,病情程度Ⅲ级者给予低强度训练,每次正式运动时间30min,每周进行2~5次;(2)呼吸肌锻炼:经鼻快速吸气,维持1s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4倍于吸气时间,连续锻炼30min,日常生活尽量应用腹式呼吸;(3)心理行为干预:入组1个月内要求患者每周复诊1次,给予心理行为疏导及康复锻炼指导,并要求家属陪同,加强家庭支持力度;(4)随访干预:医师每月电话随访1次,了解运动疗法实施情况及患者心理状态,对不合病情的运动计划进行劝止,患者出现感冒、肺炎等病情时要求暂停运动锻炼;并要求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
1.5 观察指标 2组均于入组6个月后复诊,终止观察。采用无创肺功能检测仪对入组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数(FEV1%pred)测定评价肺功能,并行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分为无、轻、中、重、严重、极重等6个量度,分别计为0、1、2、3、4、5 分,分数越高,呼吸困难程度越重[5],结合体重指数(BMI)、6min步行试验(6MWD)综合评估患者预后;同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2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分数越低,焦虑、抑郁情绪越轻微。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FEV1%pred、MMRC、BMI、6MWD 对比 2组观察结束时FEV1%pred均较观察前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6MWD 观察结束时较观察前明显升高,MMRC较观察前明显降低,且均较对照组改变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FEV1%pred、MMRC、BMI、6MWD比较 (±s)
表2 2组FEV1%pred、MMRC、BMI、6MWD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b P<0.05;与对照组比较,c P<0.05
组别 n 时间 FEV1%pred/% MMRC(分) BMI(kg·m-2) 6MWD(m)对照组63 治疗前 59.73±9.77 2.75±0.97 18.69±3.36 327.49±36.83治疗后56.59±9.56a 2.91±0.88a 17.91±3.15a 317.51±35.08a观察组63 治疗前 58.62±9.45i 2.87±0.91j 18.27±3.03k 319.33±39.41l治疗后58.18±9.28bc 1.76±0.82bc 20.62±2.87bc 389.63±38.46 bc
2.2 2组HAMA、HAMD-17评分对比 对照组观察结束时HAMA/HAMD-17评分较观察前明显升高,观察组观察结束时较观察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HAMA、HAMD-17评分对比 (±s)
表3 2组HAMA、HAMD-17评分对比 (±s)
注:组内对比,aP <0.05;与对照组同时间对比,b P >0.05,c P<0.05
组别 n 时间 HAMA(分) HAMD-17(分)对照组 63 治疗前11.61±7.73 10.95±7.16治疗后 15.23±8.61a 14.81±8.24a观察组 63 治疗前 12.45±7.46b 11.53±7.43b治疗前 7.83±5.39ac 6.76±5.19 ac
3 讨论
肺康复通过对慢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物理、心理、医学等多学科综合干预以达到稳定病情、改善预后的目标[6],是COPD 患者稳定期非药物治疗的主要策略。任蕾等[7]以不同强度康复策略对不同严重程度的COPD 患者进行干预,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获益,重度COPD 患者给予低强度的肺康复策略也可获益并更易于耐受,因此对患者应该制定个性化的肺康复策略以保证患者治疗依从性并达到最大获益。本研究考虑到重度COPD 患者预后欠佳,易出现急性加重,不利于进行规范性研究,因此病情程度Ⅳ级者未纳入本研究,但对纳入研究的轻、中度患者仍采用个性化的药物及肺康复治疗策略。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COPD 患者最易忽略的并发症,但其危害并不容忽视,是病情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8],部分患者即使未达到临床确诊程度,但负面情绪间歇存在,也对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相关研究[9-10]发现,COPD 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与对预后、症状、生活状态等相关病情的不确定感及患者自身营养状况密切相关。HAMA和HAMD-17是目前常用的焦虑、抑郁评估量表,本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观察结束二者评分均较观察前明显升高,观察组观察结束时均较观察前明显降低,提示COPD 稳定期患者即使给予规律化的药物应用仍会出现负面情绪,且随着病程延长不断加重,而肺康复可有效稳定患者心理状态,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肺康复减轻COPD 稳定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可能机制有:(1)肺康复可提高患者信心。心理行为干预为肺康复策略的有机组成之一,可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减轻对疾病的恐惧[11],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自我管理,顺利实施康复计划;(2)肺康复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呼吸困难是患者对疾病产生恐惧的主要因素,与运动耐力互相影响,是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构成。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观察结束时较观察前MMRC 明显降低,6MWD 显著升高,提示肺康复可通过运动疗法、呼吸肌锻炼等措施明显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并结合家庭、社会支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肺康复可综合改善患者预后。COPD 稳定期患者对疾病预后的不良预期是其对病情产生不确定感的主要诱因。FEV1%pred是评价COPD 患者肺功能的主要指标,既往也多以其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但随着近年来研究进展,认为可对患者肺功能、临床症状、营养状态、运动耐力进行综合评估的BODE指数更能反映患者预后[12]。本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观察结束时BODE指数4个指标均较观察前轻度下降,表明规律化的药物治疗难以抑制病情进展,观察组观察结束时肺功能较观察期轻度下降,而BODE 指数其他3个指标均较观察前明显提高,提示肺康复可通过减轻呼吸困难程度,提高运动耐力,改善营养状态而综合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肺康复可综合改善COPD 稳定期患者预后,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建议临床纳入常规管理策略。
[1]张锋英,俞烽,杭晶卿,等.社区呼吸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47-51.
[2]陈明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医学综述,2014,20(3):557-559.
[3]任凯,章荣.肺功能训练合并营养支持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康复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4,35(1):76-79.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5]刘澄英,江莲,倪华,等.组合式呼吸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干预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98-199.
[6]陈贵华,周向东,虞乐华,等.肺康复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6):444-447.
[7]任蕾,李庆云,杜井波,等.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策略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5):620-624.
[8]夏莘,刘茜,曾颖,等.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5):639-640.
[9]宋喜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1):16-18.
[10]林敏,魏立平,周伯荣,等.临床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质指数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J].广东医学,2011,32(11):1417-1420.
[11]应少聪,周向东,周丽华,等.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激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33(9):1 312-1 315.
[12]时新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血清HMGB1、IL-8与BODE 指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