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班会探索与实践

2014-12-19陆建华顾海英

师道 2014年12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德育

陆建华++顾海英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德育模式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相脱节的现象愈来愈明显,这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德育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我校提出了微型班会的德育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一定的教育经验和成效。

一、“微型班会”的提出

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平台,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是凝聚班级的“集结号”,更是提高学生品质素养的重要载体。但是如何开好班会,我们存在许多困惑。

传统班会时间一般为40分钟,既无教材也无教参,要开好班会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尤其是低年级班级,学生年龄小,自主能力与参与能力都比较弱,班会课要达到预期目标困难就更大了。新课程的实施,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利用好班会,及时、有效地处理、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直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上探索的重点。

近年来,微博、微信、微节目深受大家的喜欢,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短小精悍,能简捷、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受此启发,我们着力于改革传统班会模式,提出了微型班会德育模式。所谓微型班会,是指师生自主选取生活中生动的、直观的、本真的道德素材为德育内容,采用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授课或者活动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微型班会的特点

(一)微时间——有效保证学生注意力

据研究材料统计, 7—10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20分钟左右;10—12岁是25分钟左右。从这一研究材料可看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短暂的,他们很容易离开教师所讲的内容,而被偶然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所吸引。甚至在非常听话,很守纪律的学生中间也会出现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微型班会把班会的时间设定为10—20分钟,正是基于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这一特点。

(二)微主题——使教育更富实效性

学生接受教育的规律是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小学生而言,班会的主题太大了容易空泛、概念化,离学生太远。微型班会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定紧贴学生现实生活的班会主题,使学生觉得班会的主题内容与他们息息相关。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比较高。

例如,我校低年级班主任开展了《系鞋带》《叠衣服》等微型班会,针对的就是我校低年级学生在校用餐中存在桌面不干净、用餐不安静、挑食、浪费等现象。在班会上,班主任老师组织全班学生认真学习文明就餐细则,然后针对调皮、活泼型学生,逐个突破,促进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这样确定一个切口小的主题,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成效是明显的。

(三)微环节——使活动更具针对性

“文灭质,博溺心”,意思是花样过多,反而会掩盖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容易让人糊里糊涂。因为时间的限制,微型班会也就不允许有太多冗长的东西,而应紧扣活动主题,各个环节以简约、精炼为宜。有两节主题都是“端午节”的班会课,其设计环节见表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与传统班会相比,微型班会虽然耗时较短,但由于减少了许多无关紧要的内容,对同一主题的处理更具有针对性。正所谓“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世界上许多事情往往在简单之中见真功。

(四)微形式——使活动更具趣味性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合适、优美、感人的形式是为了表现深刻的思想教育内容。因此,在微型班会上我们重视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目的是让微型班会开得生动活泼。

班会时间虽然是固定的,但学生和老师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在食堂、操场,也可以走出校园,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鲜明、生动的教育。

例如,我校班主任老师开展“光盘小行动”,把班会课上到了学生餐厅,让学生在现场从有序排队到安静用餐、从互相谦让到整理餐桌,真切领会到了如何用餐,如何节约。又如,在学校长江文化小课题研究中,老师把微型班会课上到江阴长江海事局。在海事局人员的带领下,学生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海事局,了解了很多海事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海事,热爱长江的美好情怀。

主题班会的内容都是通过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精心地选择和设计班会的形式是班会成功的一半。在教育方式上,我们根据班会主题、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决定。老师们从实际出发,把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把微型班会形式搞得生动、活泼、多样化。常见的形式有讨论、汇报、朗诵、辩论、采访、故事、游戏、小品等。另外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也能让班会增色不少。

当然,在追求形式多样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促进孩子的成长才是开展微型班会最主要的目标。无论选取什么形式,形式都必须为内容服务,否则会直接影响班会的效果。有时我们宁可要真实的简单,也不要虚假的完美。

三、微型班会的组织与管理

(一)系统规划,有序开展

为了保障班会课安排不盲目、零散,而有系统性、整体性、计划性,我们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根据各年级学生不同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制定了《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1-6年级班会系统规划指南》(老师戏称为36计)。指南涵盖了这样几个系列:(1)感恩系列:结合《弟子规》学习、践行;(2)长江文化小课题研究系列;(3)心理健康教育系列;(4)安全教育系列等。各班再根据《班会系统规划指南》制定相应的适合本班实际的微型班会计划,包括主题、形式、预期效果、所需资源等。当然,班主任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有所调整。

(二)完善机制,全面考核

我校的微型班会已成为学校的常态工作,其开展情况已纳入班主任常规工作管理范畴。每学期之初,德育室要求班主任根据学校制定的《班会系统规指南》拟定微型班会计划,每周备好微型班会课简案,对每周四下午的微型班会课进行检查或抽查,这些工作都将纳入月考核。我们还从学生的不定期调查问卷中不断调整班主任的教育行为,并制定班会评价方案。endprint

(三)开展活动,逐步推进

学校成立微型班会研究项目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校本培训如沙龙研讨活动、说课活动、专题讲座等,并邀请杨建兴、何小平、顾岫荫等领导、专家定期指导。每年上半年,学校结合长江文化节举行校级微型班会研讨课,收集优秀课件,建立微班会优秀课件资源库,方便今后借鉴使用,并评出1-2节最佳微型班会课,报送校长室汇编成册。

四、微型班会的成效

学校微型班会课的开设革新了德育工作思路和方法,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而且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

(一)微型班会提升了学校发展内涵

我校微型班会的开展立足于学校德育研究项目——长江文化小课题研究。各班根据学校要求,确定班级长江文化研究小课题,在班主任及校外辅导的指导下,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成果以论文、图片和微型班会的形式展示。其中,微型班会这一活动形式效果最佳。学校曾向全市展示长江文化小课题微型班会,获得好评。“我与海事有约会”微型班会曾获江阴市最佳班会,案例发表于《中国水运报》。

(二)微型班会提高了班主任专业素养

微型班会活动的开展不仅成就了孩子,更助推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微型班会是我校德育阵地的创新,也是教师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的象征。开展一节成功的班会课,需要教师的多方才能。微型班会活动提高了教师个体的观察能力、组织能力、撰写能力、调控协调等能力,同时也增强了班主任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活动的成功开展还能树立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点燃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一篇篇鲜活生动的班会设计方案,会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一篇篇发自肺腑的教师感言,会让我们看到老师们不断提升自己,追求专业发展的心路历程;一篇篇真诚而实在的活动点评,同样让我们感觉到了教育专家也可以是我们班主任自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支年轻的学习型团队正在逐步成长起来。

(三)微型班会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微型班会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 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 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一次成功的微型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震憾,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文明、集体荣誉感极强的班集体。例如:一节“我们的快乐课间”微型班会,通过以“怎样来过好课间十分钟”为主题展开讨论,让同学们明白了课间要如何开展有意义、文明的活动,并注意自身安全。活动起到了感染、导向、激励、凝聚等功效,用学生自己的话来说:“我们不再追逐奔跑,横冲直撞,在地上打滚了,更多的同学聚集在一起踢毽子,猜谜语,翻花绳,打乒乓……和之前相比我们班简直是脱胎换骨啦!”

(四)微型班会促进了学生个体成长

微型班会的成功开展,最受益的是学生。因为,微型班会的准备过程就是教育、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过程。如果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准备活动,发挥自己的才智,那么不仅能把班会开好,而且学生的个人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校吴静霞老师在班会“江阴文庙”结束后感慨万分。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提升了能力,增长了见识,建立了自信心。她庆幸,自己当了一回幸福的“甩手掌柜”:主题学生定、材料学生找、形式学生创、课件学生做,教师不仅解脱了自己,更解放了孩子们。给学生的信任有几分,他们创造的奇迹就有几分。

我校微型班会的开设,创新了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身心浸润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道德情操得到陶冶,思想灵魂得到冼礼,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教育手段得到改善,教育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学校的道德生态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社会上的美誉度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长山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德育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