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14-12-18岳海龙王丽昆毕廷民孙小强
岳海龙 王丽昆 毕廷民 杨 洁 姜 峰 孙小强 刘 阳 王 巍
1)河北唐山市开滦总医院麻醉科 唐山 063000 2)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 唐山 063000 3)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脑电图室 唐山 063000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多有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疼痛可持续4周以上,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痛综合征[1-4]。国内外均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因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疼痛剧烈,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5]。如何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程度,减少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不良反应是本病治疗的关键。笔者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07-01—2013-01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与对比神经阻滞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07-01—2013-01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4~85岁,平均(55.98±16.17)岁;病程1~7d,平均(4.69±1.98)d。观察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7~84岁,平均(54.87±14.82)岁;病程1~7d,平均(4.61±1.87)d。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神经痛的发生部位主要在头面部、胸背部、四肢、腰腹部及会阴部等处,其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情况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带状疱疹分布情况比较 [n(%)]
1.2 排除标准 (1)患严重精神疾病者;(2)凝血功能障碍者;(3)神经阻滞部分的皮肤发生感染者;(4)对利多卡因、甲钴胺等过敏者;(5)合并有严重肾、心、肝及自身免疫缺陷者;(6)紫外线照射禁忌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在病程7d内接受常规的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2次/d,0.5g/次,静滴7d。皮损部位给予相应对症处理。对照组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阻滞治疗。神经阻滞剂为生理盐水、地塞米松、2%利多卡因、甲钴胺1.5mg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低体质量者及老年人酌情减量,根据疼痛区域的部位、大小选择剂量,在相应的神经干或神经根进行阻滞,每次间隔2~3d,总计治疗3次。
1.3.2 观察组:患者同样行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法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病毒治疗基础上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对患者的局部皮损进行局部皮肤照射,在治疗前要求患者配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对患者造成眼部损伤。治疗中嘱患者尽量闭眼,如皮损主要位于双眼周围,要用特殊的眼罩遮住。选择UV 236B型光疗仪(德国沃曼公司生产),310~315nm波长的紫外线,照射距离30cm,首剂量以0.3J/cm2,每2d照射一次,根据具体的反应情况适量提高剂量,每5次为一个疗程,治疗共2疗程。剂量调整应遵照以下原则:①老年人适当减量;②若患者照射部位出现疑似过度照射导致的红肿、灼痛、水疱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治疗,恢复后逐渐增加剂量;③若患者的照射部位红斑边界清晰可辨且无明显症状,可暂停照射一次,再以相同剂量进行照射,并酌情加量;④若患者无明显光照反应或前次光照反应已消失,可适量提高剂量;⑤若患者的光照反应较轻,维持相同的照射剂量后光照反应消失,可适量提高照射剂量。
1.4 疗效评价指标 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2周、3周以及1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VAS评分。VAS评分中10分为最剧烈疼痛,0分为无痛,疗效指数等于治疗前后差值与治疗前VAS评分的比值。若治疗指数为100%,为疼痛完全消失;若治疗指数>70%,为疼痛基本消失;若治疗指数在30%~70%,为疼痛减轻;若治疗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疼痛完全消失与疼痛基本消失的总和。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建立Excel 2013数据库,并运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0%,观察组为80.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10d后水疱仍增多12例,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中10d后水疱仍增多3例,发生率6.00%,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5,P<0.05)。
3 讨论
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较为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感[6-8]。我院近年来在联合应用神经阻滞疗法与常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取得肯定疗效。选择性对受累神经干或神经根进行阻滞,可以迅速隔断周围神经痛觉传导纤维,因而从根本上缓解患者的急性疼痛。局部用药可以减少药物的总使用量,使药物聚积于局部,因而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较全身用药效果肯定。神经阻滞疗法主要阻断的是交感神经纤维,解除小血管痉挛,降低神经系统的敏感化,改善局部炎症反应程度,控制炎症因子对神经的刺激作用。糖皮质激素不仅可以控制水肿、渗出,同时也可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有效减轻神经水肿受压症状,改善患者神经瘢痕形成,避免粘连,减轻患者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可能性与程度[9]。利多卡因可以提高机体痛阈,减轻注射时及注射后短时间内的疼痛。甲钴胺是一种常用的神经营养药物,功能在于促进神经自我修复功能,抑制轴突发生变性坏死。
窄谱中波紫外线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可以抑制表皮内朗格汉斯细胞的增生,诱导淋巴T细胞凋亡,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减少IL-2、IL-10、INF-γ等炎性介质等产生。有研究表明窄谱中波紫外线还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功能,改善网状内皮细胞系统的吞噬能力,增加抗体与白细胞的数量,可以有效发挥促进皮损愈合、抗炎、抗病毒、缩短病程等作用,因而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与本次试验中的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神经阻滞的近期疗效要优于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但易引起疱疹增多等不良反应,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1]熊东林,杨娟,罗裕辉,等.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7):62-64.
[2]姚鹏,张蕾,马佳明,等.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2):106-109.
[3]赵东利,张豫凤,李竹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13,32(19):191-192.
[4]Johnson R W.Herpes zoster and postherpetic neuralgia[J].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2010,9(3S):21-26.
[5]罗芳,于晓彤,申颖,等.水冷射频治疗头面部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17(9):542-545.
[6]魏巍.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治疗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2,17(33):88-89.
[7]覃勇.神经阻滞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1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9):51.
[8]Park HG,Park PG,Kim WJ,et al.Ultrasound-Assisted Mental Nerve Block and 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for Intractable Postherpetic Neuralgia:Three Case Studies[J].The Korean Journal of Pain,2014,27(1):81-85.
[9]王娟,梁华峰,贾雪松,等.普瑞巴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27(5):535-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