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2014-12-17张其莹
张其莹
〔关键词〕 教师;读书;专业;智慧;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1—0068—01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读书是否该成为一种职业,我们姑且不论,但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
一、生成专业智慧
教师是需要一种专业智慧的,没有这种专业智慧,教育必然是肤浅的。教师的专业智慧,体现在智慧的教学实践与对教育教学的智慧理解上。托尔斯泰说:“书是智慧的钥匙。”要想生成教师的专业智慧,就需要教师手捧书卷,沉浸其中,与各种思想进行智慧的对话。
1.促进智慧实践。首先,阅读本身使教师获得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影响着教师的一言一行,使教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明人”,这直接促进了教师智慧实践的发展。宋代学者黄庭坚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大丈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言语无味”。由此可见,读书能使教师义理交于胸中,面目可亲,言语生动,而教育智慧也是蕴于这举手投足之中的。其次,专业阅读使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阅读即研究,阅读有时候不等于一本书接一本书地完整阅读,而是如蜜蜂采蜜般的,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博采众家观点,在研究中进行阅读,其行为带有研究性,而带有研究性的教育行为,是一种避免无效劳动的智慧实践。最后,教师的专业实践需要阅读的支撑。可以说,如果教师拿起课本、教参书就奔向教室上课,从不参考各家的观点,从不借鉴各家的实践,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是很难“智慧”的。事实上,凡是成功的课堂教学总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获得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写就的教育诗篇,同样要在各种教育书刊中寻寻觅觅。
2.达成智慧理解。教育是需要理解的,教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实施水平。其实,教育的智慧实践源于教师对于教育的智慧理解。第一,深广的阅读让教师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教育。李镇西老师在《尴尬与自豪》一文中把自己及其他当代的教育名师和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相比较,认为自己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代”,这种尴尬就是“文化尴尬”,正是因为朱自清时代的语文教师的文学、历史、政治阅读极其广泛而深厚,所以他们能够从社会的高度看教育,能够跳出教育看教育,能够对教育有更多的智慧理解。第二,坚持地阅读让教师与时俱进地理解教育。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教师要不断地阅读,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保持永远的智慧。
二、构建专业精神
教师这个专业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心灵的事业。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因此,教师阅读的专业价值丰富重要,因为阅读正构建着教师的专业精神。
1.改变精神状态。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教师要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更加需要专业精神。陶行知先生所谓:“我们深信最高尚的精神是人生无价之宝,非金钱所能买得来,就不必靠金钱而后操作,尤不可因钱少推诿。”而教师的这种精神给予学生的影响更是巨大的。
2.建立教育信仰。教育是需要信仰来支撑的,肖川博士说:“教育与信仰有着内在的关联,甚至可以说,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所以,教师应通过阅读来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大厦,这才是教师有教育世界登高望远的基础,也是教师忙忙碌碌的教育生活能够得以幸福感受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3.提升人生境界。阅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提升人生境界,将生命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在《帕什雷夫学校》中提出:“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这不能称其为学校。”著名大画家张大千先生对于读书也有着深切的了悟,他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
读书,应该成为学习型教师的生活方式。只有如此,教师才能以自己的书卷之气去熏陶学生,使之热爱读书,与书为伴,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读书人”。
?笙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