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南风”一样和风细雨搞管理
2014-12-17李万忠
李万忠
北风与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人们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大发威力,呼呼吹来一阵凛冽刺骨的狂风,结果人们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大衣越裹越紧。南风则徐徐吹动,不一会,天气风和日丽,人们因为身感温暖,便主动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获得了胜利。
法国作家拉·封丹的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温暖胜于严寒。同样,在学校管理中,温和的方法有时比冷酷的惩戒更有效,暴风骤雨往往会招来对立反抗,引发矛盾,而和风细雨则常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小吴老师没有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正值学校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对教职工管理的有关规定,学校决定把小吴当“典型”,在教职工大会上进行通报批评。当马校长在会上读完对小吴的实名通报后,小吴当场站出反驳道:“我未参加培训是事实,可违反制度的不只是我一人,有的人上课迟到、上班脱岗,学校为什么不知道、不通报批评?我认为学校做事不公平,所以,对刚才的通报批评我不接受!”马校长被小吴突如其来的举动“呛得”哑口无言。
马校长想借助新出台的制度,拿小吴“开刀”,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以此来维护新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而事实上却适得其反,不但没有“镇住”小吴,使大家受到教育,而且还让自己差点下不了台。马校长的做法犹如北风呼啸让人脱大衣,这只会使人产生对抗情绪,从而造成不好的后果。
课间,几个学生聚在一起打口哨、说脏话,严老师见状前去制止,学生撒腿就跑,严老师只叫住了一名姓叶的学生。当严老师批评该学生时,他大声顶撞道:“你别冤枉好人,刚才的坏事不是我干的。”严老师十分生气,便回敬了一句:“我看你这个好人也不见得有多好,刚才的坏事你也参与了。”学生调头离校回家,添枝加叶地向家长告了严老师的状。家长信以为真,把严老师告到了温校长那里,说严老师冤枉了他的小孩,伤了小孩的自尊心,要求学校对严老师进行处理。温校长认真地跟家长进行了交谈、沟通,之后又向学生了解情况,并做通了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严老师得知家长向校长告状,校长向学生问了情况,以为校长会批评他。可是,一天、二天、三天过去了,温校长见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点头微笑,似乎什么事情也未发生。严老师终于坐不住了,主动找到校长说:“校长,我给学校惹麻烦了,我向您认错 。”没想到,温校长却说:“你管学生没有错。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你及时前去制止、批评,说明你很有责任心,只是你随口对学生的批评似乎有点不妥。不过,假如是我遇上这类事,我也不一定有什么好方法。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短短的几句话,让严老师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温校长之所以能让教师感动,就在于他不但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教师所犯的错误,能以赏识的眼光发现、表扬、鼓励教师的优点,而且能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和教师探讨教育学生的良策。他对教师的尊重、宽容、赞赏、信任,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能使人的行为变得更加自觉、理智,收到无声胜有声的管理效果。温校长的做法犹如南风吹拂让人主动脱大衣,看似平淡无奇,却能触及人的心灵;听来缺乏力度,却如春风化雨,令人心悦诚服。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更多地向“南风”学习,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做到尊重教师人格,关心教师生活,了解教师需求,主动深入教师中间,放下架子,虚心倾听;以心换心,主动沟通;知人善任,真诚鼓励。当教师在工作中犯了错误,要以宽容、平和、客观、公正的心态对待教师的错误,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激励,切不可在公众场合指名道姓,通报批评。这样,才能避免伤害其自尊心、自信心,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有时宽容引起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
当然,学校管理有时也需要刮一点“北风”,立一些威严。如对一些违纪违规行为,必须要坚持原则,照章办事。但是,对一些非根本性的错误,还是以“南风”般的宽容处理为好,因为人们往往更喜欢“南风”。
?笙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