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操作实践 探究“动画产生原理”
2014-12-16李秀梅
李秀梅
【摘 要】“动画产生的原理”(苏教版八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节教学内容)是动画制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许多教师往往在教学中避重就轻、一带而过,以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后续内容的教学。笔者尝试立足于学生的操作实践,以“动手做”、“翻转课堂”、“技术试验”等方式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动画产生的原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动画原理;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獻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12-0040-03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以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难以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寻求多种教学策略解决问题。笔者拟以探究“动画产生的原理”为例,尝试立足学生实践,精心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对于初中生而言理论性较强的知识。
快速切换图片,感受动画的形成过程
对初中学生而言,动画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如果只是简单地、灌输式地讲授,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在学生观看动画片段之后,充分利用学生对动画的强烈好奇心,抛出“动画是如何形成的”问题,并进行以下两个实践活动。
活动一:快速翻阅“绘画手册”,初步感受动画形成过程。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快速翻阅绘画手册,他们会发现静止的图片动起来了。(在课前,先让学生准备一个手册,在每一页右侧的页脚处,手工绘制一组相互关联的图片。)
活动二:快速切换图片,感受动画形成原理。
(1)打开书本提供的素材中“豹子奔跑”的一组序列图片。
(2)在图像浏览器中,快速切换图片,观察效果。
在快速切换图片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原先静态的图像动起来了。
这两个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手工绘制和电脑体验两种不同的方式,逐层深入地让学生在参与、感受、体验的过程中,激起渴求新知、探索新知的欲望,因势利导,从而达成阶段性教学目标——初步感受了动画的形成过程。
观看微视频,理解视觉暂留原理
当物体在快速运动时,人眼所看到的物体消失后,其影像能在视网膜上延留0.1秒,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动画之所以能实现由“静止”到“动态”的变化,主要就是因为人眼的“视觉暂留”。对初二学生而言,“视觉暂留”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又往往采用讲授法,选择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视觉暂留”,试图用科学的概念界定来说明动画产生的原理。实践证明,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远没有发展到能够理解这一概念的程度。因为缺乏直观体会,学生其实无法真正深入理解“视觉暂留”的原理。如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直观感受,对理解其原理就会事半功倍。为此,笔者尝试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
活动三:观看微视频,完成学习任务单,理解“视觉暂留”原理。
微视频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1:鸟笼实验。视频中出现一张卡片,正面是鸟的图案,反面是笼子的图案,急速翻转这张卡片。
实验2:观看红点实验。注视图片中心红点15秒~30秒钟(要求学生不要看整张图片,而是只看中间的红点),然后看自己身边的白色墙壁或白色纸张。看的同时,快速眨几下眼睛。
实验3:剪影滞留门框实验。设计一架门框,框内要能容纳某卡通人物的剪影。观看卡通人物的剪影30秒后,切换图片,卡通人物剪影消失,屏幕出现门框。
学习任务单:
(1)实验1中,你看到小鸟进笼了吗? 是□ 否□
(2)实验2中,你看到了 ;
(3)实验3中,你看到了 ;
(4)动画形成的原理是 。
鸟笼实验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而实验2、实验3则指向明确地提醒学生,这种奇妙的视觉现象实际上就是“视觉暂留”。此时适时推出“视觉暂留”的概念,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进行探究学习,感知动画形成于图片的连续变化
动画形成于将一张张逐渐变化并能清楚反映一个连续动态过程的静止画面逐一播放。动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仅凭一个书本中的概念,学生往往不知所以。教师现身说法、大讲特讲实无必要,一个探究性的活动即可让问题迎刃而解。
活动四:从图片组中选择相应图片制作成GIF动画,观察动画效果。
图1
在这个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有四种图片源让学生尝试选择:毫无关联的5幅图片,彼此关联却不连续的两组图片,彼此关联且连续的5幅图片。通过实践,学生不难发现,图片源的选择直接影响了动画的形成效果。于是,接下来让学生讨论、归纳动画形成的关键因素时,学生很快就能够说出,“彼此关联”、“连续变化”两个关键词。教师顺势指出动画的概念:动画是由一幅幅彼此相关联且连续变化的画面播放而形成的。
这种以“生本”理念组织的探究活动,学生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亲身探究而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真正属于、永远属于学生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再停留于知晓动画定义层面,而是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动画的形成原理。
开展技术试验,探究连贯动画的刷新频率
所谓“技术试验”,是指学生进行技术学习的一种方法。往往是事先不知道结果,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方法、程序,选择工具、设备,去解决呈现给他们的技术问题。活动成果主要表现为物质形态,如产品、装置、设施及软件等。“技术试验”是以科学理论、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性探索活动,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途径,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就本课教学而言,静止的画面在怎样的播放速度下才能形成最佳视觉效果的动画呢?答案非常明确,完全可以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事实上许多教师也正是这样做的。但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果简单地将这些知识都处理成“陈述性知识”,那么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就沦落为听讲、记忆、复述这样机械与僵化的学习过程了。这样索然无味、缺乏思维发展含量的教法和学法理所应当为信息技术课程所摒弃。因此,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本课选择了采用开展“技术试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做”。
探究连贯动画的刷新频率问题,可以开展活动五的试验。
活动五:利用测试软件,探究动画的刷新频率。
(1)打开教师准备好的测试软件“测试动画”文件(如图3)。
(2)在文本框中输入不同的数值。
(3)单击“播放”按钮,观看动画效果。
(4)根据试验效果,填写表格。
(5)每秒至少播放 张图片,动画效果会比较连贯。
通过以上技术试验,学生较为容易地得出了“每秒至少播放10张图片,动画效果会比较连贯”的结论,从而解决了“静止的画面在怎样的播放速度下才能形成最佳视觉效果的动画”这一问题。该技术试验融知识、情感、动作为一体,学生通过观察、设想、安装、调试等简单的试验过程,利用简单的试验方法,理解了理论性较强的技术知识。不仅如此,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学生的制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了“技术试验”在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中意义重大的思想,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课程改革的洪流之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虽然日益多元化,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却是永恒不变的教学价值追求,也应该是终极教学目标。因此,立足于学生的操作实践,不唯教学“动画产生原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以生为本”,努力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動、探究、试验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与获取知识。这应该成为所有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的、基本的教学信念。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曹恒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3):36-39.
(2)赵利华.技术试验及技术试验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2):98-99.
(3)唐小俊.技术原理的教学能力与策略选择研究[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2):5-10.
(4)石岩.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61-62.
(5)刘宇.《感受计算机动画》教学设计[A].“永中杯”2011年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集锦[M/CD].南京音像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