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亿神州尽舜尧”

2014-12-16邹银凤

企业导报 2014年21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邹银凤

摘  要:毛泽东诗词中所体现出的对人民的尊重、赞美和热爱,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先选择了广大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才有中国人民去信仰马克思主义,去支持中国共产党,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被压迫者

马克思主义指出未来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理想社会带给世界受压迫民族和人民以无尽的希望,他们在全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此时中国刚经历了鸦片战争,进入历史上最黑暗时期。林则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力图救民于水火之中,但其救世药方却没能改变中国的现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中国的先进分子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热情讴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并在五四运动之后,大量的知识分子脱下学生装,穿上粗布衣服,开始到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所以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选择的就是中国受剥削受压迫最深重的中国工人阶级。

毛泽东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积极宣传者和组织者之一。1925年,32岁的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沁园春·长沙》。这是一首旧地重游的感怀诗,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者早期的思想和活动。上阙描绘了“万类霜天竞自由” 的自然界自由竞争状态,指明“竞”是万物变化的动力,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为下阙做为“万类霜天”的主角的人的“竞争”打下了铺垫。下阙回答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就是人世间的升沉起伏,在这里指国家的兴衰荣辱。“谁主沉浮?”,是“风华正茂” 的少年,正是他们在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万户侯”在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在诗人和这些风华正茂的少年眼里,这些军阀和官僚犹如粪土一般,他们争名夺利,无视人民疾苦,根本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关于此诗,毛泽东曾回忆到:“我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我周围,形成了一个核心,后来成为对中国的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一个学会(即:新民学会)……”。这些少年学生团结在一起,不是议论身边琐事,而是“指点江上,激扬文字……”,即批评时政,寻求救国的理论和主张,特别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所以,马克思主义能被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所选择,是因为从它在中国传播开始,就站在了“万户侯”的对立面——中国被压迫者利益的立场上,给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指明了一条新的出路。

二、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的穷苦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选择了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这个“人民”主要是中国的受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1921年12月中国共产党内部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提到“ 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 “共产党将要引导革命的无产阶级去向资本家争斗,并要从资本家手里获得政权--这政权是维持资本家的国家的。”但中国当时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在中国还没有取得领导权。所以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中国的国情作出了调整,明确指出当时加给中国人民“最大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而不是资产阶级。所以当前阶段的纲领是:“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正是在这个纲领的指导之下,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与当时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孙中山领导之下的国民党的合作,开展了以打倒军阀为目的的北伐战争。然而,眼看革命即将成功,全国胜利就在眼前。但孙中山病逝,蒋介石背叛,并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中国革命又陷入了低谷。此时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何去何从?毛泽东在1927年春天写下的《菩萨蛮·黄鹤楼》。这首词是毛泽东触景生情之作,描述了当时共产党人对革命前途的迷茫与担忧。毛泽东携夫人游黄鹤楼时,站在黄鹤楼上看到长江和京汉、粵汉铁路向远处延伸,消失在茫茫烟雾之中,心情格外沉重。“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写出了烟雨茫茫之中,龟山和蛇山隔江对峙,似欲阻碍滔滔东流的江水,暗示了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反动势力绞杀革命力量,力图阻碍革命发展。“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隐含了作者对革命前途担忧而产生的沉重心情。即便如此,作者最后还是“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坚信革命事业会如滔滔江水,滚滚向前,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久,中国革命就找到了新的出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927年秋天,毛泽东写下来《西江月·秋收起义》。词中指出:起义的性质是“工农革命”,起义的地点是“匡庐”到“潇湘”,起义的原因是“地主重重压迫”,起义的时间是“秋收时节”。 “秋收时节暮云愁”写地主催租索债给农民带来无限的悲愁,于是 “霹雳一声暴动”便成为必然之势,顺理成章。这首词充分说明秋收起义的正义性——带领中国的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坚决、公开地打出工农革命和共产党的旗号,是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步。

不到一年时间,秋收起义的队伍就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扎下了根,与这里的穷苦人成为了一家人,并为保护共同利益而团结奋战。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写于1928年秋天。此词写的是井冈山第二次反“会剿”战斗中的关键一仗——黄洋界保卫战,歌颂了军民团结奋战的功绩。“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描写的是红军和工农地方武装士气高昂,严阵以待。“敌军围困万千重,”写的是敌我力量悬殊,敌人人众势强。当时(1928年8月30日),湘敌吴尚部第八军第一师在赣敌王钧一部的策应下,以五个团的兵力向黃洋界阵地发起猛攻。 “我自岿然不动。”写的是我军沉着应战,坦然自若。整个上阙写的都是战备状态。而下阙写的是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面对敌人的进犯,根据地早已经构筑好了防御工事,军民团结一心,胜负早在预料之中。但作者并没有写战争过程的惨烈,而直接写了结果,“黄洋界上炮身隆,报道敌军宵遁。”以此来嘲笑敌人声势浩大的进攻,却惊慌失措的连夜逃跑,更突出了黄杨界上胜利后军民欢庆的场面。

写于1929年的秋天的《清平乐·蒋桂战争》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上阙写的是军阀混战,即

1929年3月至5月,蒋介石与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爆发了战争,而带给老百姓的是“洒向人间都是怨”——人民怨声载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利用军阀开战之际“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在这里“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表明的是打到地主军阀,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民政权。而“忙”字则把农民分到田地之后的喜悦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也使中国穷苦人知道了:要想得到田地并能长期拥有,就必须支持农民政权,支持中国共产党。

三、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是被中国历史证明了的正确选择。新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的伟大胜利,却面临着国家富强的艰巨任务。新中国实现国家富强的第一步是必须实现工业化,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资金薄弱,技术落后,本身发展都很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与此同时,面对国外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军事和经济封锁和国内反动势力猖獗,自然灾害横行,只有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才能集全国之力与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进行国家建设。

毛泽东写于1958年7月1日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就歌颂了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集体力量战胜血吸虫病,进行大规模国家建设喜庆场面。第一首是写旧中国血吸虫病肆虐,山河萧条暗淡,就连华佗都无可奈何。第二首写新社会,写广大人民征服大自然,治山理水,同时大举填壕平沟,消灭钉螺的动人情景。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能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原因在于“六亿神州尽舜尧”。 在该词的后记中,毛泽东还写到:“就血吸虫所毁灭我们的生命而言,远强于过去打过我们的一个或者几个帝国主义。八国联军、抗日战争,就毁人一点来说,都不及血吸虫。”而成功地消灭血吸虫病的原因是“主要是党抓起来了,群众大规模发动起来了。党组织、科学家、人们群众,三者结合起来,瘟神就只好走路了。”

“六亿神州尽舜尧”,“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人。《孟子·告子下》中说过:“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但他也只是指经过自身努力而出人头地,成为圣贤,不是人人都是。在中国的几千年来的阶级社会历史上,人民特别是劳动者都是“食于人”的贱民,一直以来都被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就算在某些朝代被君主所重视,但那也不过是为了防止老百姓造反的对策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尊重老百姓。只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之中,人民才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六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人口的约数,“六亿神州尽舜尧”,即六亿中国人,人人都是尧舜,这句诗既表达了毛泽东对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血吸虫病之后的欣喜之情,也表达了毛泽东真正民主的人本主义思想,把战胜血吸虫病的功劳归结在人民的身上。毛泽东一扫封建君主蔑视人民群众、轻视百姓的历史唯心主义的陈腐见解,以一颗尊重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于人民的赤子之心,发自肺腑地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当成是历史的创造者,才最大的激发出了人民的建设热情,才有“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人民改天換地、气壮山河的建设场面。

读毛泽东诗词,我们看到了诗人的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看到了诗词中昭示的千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得人心者得天下。在当前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党和政府的威信降低的状况之下,不仅大学生,公务员们也应该读一读毛泽东诗词,从中吸取正能量,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利益和尊严。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所说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办实事。”我们更应该坚信“十三亿神州尽舜尧”,才能使社会主义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实现中国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习近平.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1913。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辨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课堂模式分解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Sandwich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