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2014-12-16郑瑞
郑瑞
摘 要:本文论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其理论依据,发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通过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理念。在“中国梦”的指导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理论依据;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及理论依据
(一)课程设置的定义及内涵。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的设立及其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并简要规定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和学习要求。课程设置涵盖两方面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指各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合理。合理的课程内容指课程的内容安排符合知识论的规律。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它是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基础。首先,《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成为各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其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自我实现需求为最高需求。最后, 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总体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发展的理论依据。“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以人为本”要实现多数人的发展。
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动力将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和需要进行有机结合 从而促进个体发展。“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强调人的发展问题上不谋而合,强调人的发展,多数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人才的培养,它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注重训练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三)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多年来,虽然许多高校都在倡导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充分考虑到不同學生的需求。不能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低时高效的解决学生的学习倦怠和兴趣不浓现象。更重要的是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可能出现好学生无法满足,程度较差的学生无法完成课程要求,因此出现了两种极端。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各学校有必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改革课程设置,设计一套由易到难的梯度课程,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育以人为本,实现多数人的发展。
二、影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因素
首先,大学生英语水平存在个体差异。生源地的英语教育水平不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此外,各地考试试卷和录取分数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导致虽然学生在自己生源地成绩优秀,但是相较于教育水平较高,高考分数较高的省份生源相比,虽然以同样的资格被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录取,但是学生的实际学习成绩和英语水平差异较大。其次,学分制被引进中国高等教育,作为学生修习课程的指标对教育改革做出了贡献。使得修习大学学业变得灵活,更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学分制可以使学生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实现了立体化课业修习。但是大学英语为必修课,必须完成16学分,才能达到毕业要求。选修其它类课程无法代替大学英语的学分。因此,学分制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能完美的结合,学分制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但不能相互促进,反而是相互束缚,互相“绑架”。再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仍然摆脱不了应试要求的局限。最后,教学评估方式单一。《课程要求》提到教学评估分为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时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形成性评估需要投入大量师资力量才能实现,难度极大。因此,目前多数院校以终结性评估为评估手段,以平时成绩加卷面成绩为主。试卷考试需要考虑教材所学内容,需要考试范围的限定。因为师资有限,无法投入大量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考试。
三、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分级教学培养不同层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很多高校都曾经进行过分级教学,按照学生入学成绩和分级考试成绩把学生分入相应的英语学习级别。高级别学生所学教材难度高于同年级低级别的学生教材难度。允许高级别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国家四六级考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减课时不减学分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再次,选修课灵活多样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兴趣。高等院校基本在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开设了选修课,为英语学习者提供学习平台。最后,调整课程教学评估方法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估和综合性评估并行使用。考核方法和考核结果的效度是课程考试无法回避的难题。第一,教师需要在期末考核时考虑到学生课堂参与情况。第二,考核时要考虑到试卷是否脱离教学内容,但又不能完全禁锢于教学内容,考核时需要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进行测试。第三,兼顾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放宽考试难度。诸多此类因素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带来了困难和效度失真等问题。因此,需要完善课程教学评估客观性和效度性。第一,分散考试次数,平时教师机动灵活考核学生,计入期末成绩。第二,通过网络测试,客观公正考核,即形成性评估。目前网路自主学习平台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习内容,允许学生进行了网络测试。第三,减少试卷分数比例,加大口语测试力度。由2-3名非任课教师进行口语综合测试,减少考核中的主观因素干扰。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2013级学生的期末测试开始加大口语成绩比例,缩小笔试成绩比例,笔试成绩仅占期末总评成绩的45%,以此促进学生课后主动完成英语听说读写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
结语: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歇。2014年开始,北京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高中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对2017年参加高考英语成绩进行了改革,一年两考,最高分数计入高考成绩。这一举措淡化了英语测试的比重,打破了学生只重视英语成绩的主观思想。教育部称这一举措不意味着英语教育不再重要。相反,要通过削弱英语应试心理,提高英语实用能力。因此,此次改革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甚至各高校的外语专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必须随之改革,摆脱以往禁锢和改革力度缓慢的现象,走出一条崭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之路,实现高等院校为国抡才的教育基地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2] 马旭东,马斯洛自我实现理论的特点及其价值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