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14-12-16涂人猛

企业导报 2014年22期

涂人猛

摘  要: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区位理论研究、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和空间经济学发展阶段,但作为一门完善的区域经济学理论的建立却是在上世纪90年代。通过采取几何学方法对单一个体的区位结构的静态研究,对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集聚和分异过程的大量实证研究后进行理论提炼,到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机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纳入主流经济学的范畴,成为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理论。

关键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过程;理论体系形成

所谓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就是研究区域内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及其要素分布在空间上的组合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理论,它是关于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区位的综合区位理论。其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不是要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而是各种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客体和现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在强调区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联性的同时,区域空间结构理论也强调各组成部分或现象之同的联结变化过程,亦即各种动态序列的瞬间反映。通过对区域内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中的位置及其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性研究,组建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以获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帕累托最优。从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创立到20世纪90年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我们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区位论研究阶段、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 世纪90年代的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研究阶段和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空间经济学阶段。

一、区位理论研究

区位论又称标准化理论或立地论(Location Theory或Stan

dortlehre),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等,是一些德国学者在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期间提出的。1826年,杜能(J.H.VoThünen)依据资本主义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布局在地域上的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区域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提出了一般区域农业布局法则与模式。1909年和1914年,德国经济学家韦伯(A Weber)系统地研究工业企业区位问题,认为决定工业场所的三个区位因子是: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并基于区位因子体系,创立了工业区位理论。后来又经美国经济学家胡佛(Edgar Hover)等人在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投入替代物和规模经济后对工业区位论进行了完善。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劳动力成本和集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计算,进一步推导出区域工业活动空间分布模式,从而揭示了工业经济空间活动的基本规律,把区位理论由农业扩展到了工业。这种以产业的空间布局为核心,采取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进行考察,不仅为其他区位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考察现代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基础性理论和模式。

伴随着古典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市场问题成为一些学者研究区位理论考虑的重要问题。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结构的合理性,区位理论也得到迅速发展。1933年,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通过对德国南部地区的城镇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特性分析,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区域城市分布是具有等级序列的,在空间上是呈蜂窝状的空间结构,城市的辐射影响范围是一个正六边形,而每一个顶点又是次一级的中心,形成区域城镇体系的正六边形空间结构模式。这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符合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化原则,对产业配置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廖什(A .Losch)于1940年发表代表作《区位经济学》一书中以在垄断资本条件下资本家追求最大利润为背景来建立自己的区位理论的。他创立需求圆锥体学说,把价格与消费量的比例关系与市场区联系起来,求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在继承工业区位论和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结构对区位选择和产业配置的影响,并扩展了区位理论的范围,将贸易流量与运输网络中“中心地区”的服务区位问题也纳入其中进行研究,揭示了在市场区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的空间结构模式也是正六边形的空间结构形态,进一步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与此同时,美国学者费特(Frank A.Fetter)从市场空间视角对市场竞争力的分析形成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英国学者罗斯特朗(E.M..Rawstron)和美国学者史密斯(David Smith)提出和完善了赢利边际区位理论;俄林(Ohlin,B.G.)在资源禀赋的视野中对工业区位形成作探讨,建立了关于地域分工和区际贸易的一般区位理论等。区位理论在美国区域经济学界的大为风行,不仅成为50年代后计量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系统论思想和运筹学方法的复杂和运用,使区位理论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性理论区位理论。

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研究特点是:(1)提出并建立了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区位因子体系,其中运费是投入-产出关系特点与生产要素空间流动的决定性要素。(2)研究问题的目标和着眼点是寻求得出各种单个社会经济事物和现象的最佳区位,如农业、工业或城市某一个体的区位理论,以阐述产业、企业和城镇居民点等的区位选择为特点,探寻区域经济的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规律性。(3)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区位几何学等方法,建立起静态分析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

二、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

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 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在古典区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发展研究,艾萨德(Isard)1956年开始尝试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中,他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阿隆索(Alonso1964)、米尔斯(Mills1967)和汉德森(Henderson1974)为代表的“新城市经济学”吸纳了杜能的思想,建立了连续性空间和一维空间假设下的单中心城市模型,分析租金和运运输费用的平衡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然而,面对战后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众多的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研究重点开始转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区域政策的研究,形成一系列区域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分异方面的理论,对区域总体空间结构与形态的进行研究,从总体出发寻求各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最优组合与分异等思路,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endprint

区域经济空间集聚和分异理论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针对均衡发展理论存在的众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理论,它以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后经布代维尔、弗里德曼、缪尔达尔、赫希曼和威廉姆逊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Perroux,F)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各部门,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显然,他主要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随后,布代维尔(j.b.

boudeville)将区域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城市区域的一组扩张型产业,它通过区域影响诱发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从理论上将增长极概念的经济空间推广到地理空间(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认为经济空间不仅包含了经济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或地域结构关系。艾尔伯特·赫希曼(Hirschman,A.O,1958)的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经济进步并不同时出现在每一处,经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将使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出发点集中,发展过程应当理解为“一连串的不平衡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集中出现的必要性意味着增长在国家和区域间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条件”。他提出了“极化效应”(Polarzation Ef

fects)和“涓滴效应”(Trickling Down Effects)概念,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因此区域差异会逐渐扩大;但从长期看,涓滴效应将缩小区域差异。缪尔达尔(Myrdal,C)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则提出“回流效应”(back

wash effects)和“扩散效应”(spread effects)概念来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演变,并提出“回流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的基本思路。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这些区域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并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形成“循环累积因果”(cumulative causation model)过程。“在这种情形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以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衰退和萧条为代价的”,市场力量作用的结果是“趋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区域间的差异”。缪尔达尔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经济差异。

1966年,弗里德曼(Friedman,J.R)将中心——外围理论的概念引入区域经济空间演变的分析中,提出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模型。他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形成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区域内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并认为,区域经济逐渐向空间一体化方向发展,和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所导致的空间二元结构的改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机制来实现。1965年,威廉姆逊(J·G·Williamsonl)把库兹涅茨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区域经济领域,提出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通过实证分析也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进一步反映了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演变的主要原因、机制和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针对以前片面强调区域经济平衡布局的做法进行反思,开始将效率放到突出地位,借鉴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理论和法平衡协调发展理论,如增长极理论、点轴渐进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网络发展模式等,为我国经济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起到重要作用。

综合上述西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其理论核心均集中于区域经济是如何集聚和分异问题,而众多学者建立和发展的区域经济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又是我们分析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的理论基础。通过探讨区域经济集聚和分异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和过程的影响,在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在体现效率和公平的双重目标的基础上,达到实现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逐步均衡化的目的。显然,这一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特点是(1)从综合的、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和发展区位理论,根据大量的实证研究对区域经济空间发展规律进行探讨,提出和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机制。(2)建立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阶段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探讨区域各类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和过程,为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3)提出和完善了众多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城市圈层发展模式、梯度理论等,广泛运用于各种区域经济规划中。(4)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以及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分析方法由以往的基于几何学和微积分的数学分析,进入到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拟研究相结合阶段。endprint

三、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与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完善

空间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91年克鲁格曼(Krugman,)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经济地理与收益递增》建立的CP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为标志。所谓CP模型即“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内容是,假设世界经济中仅存在两个区域和两个部门——报酬不变的农业部门和报酬递增的制造业部门。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而制造业部门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大量的差异化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两个部门分别使用一种资源:劳动力;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icebergcost)”。 中心—外围模型揭示了产业地理集中形成的重要特征:在初始均衡的两个地区,随着贸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当聚集力大于离心力时,劳动力的移动最终会导致产业的不对称地理分布。在这一过程中,最初贸易成本的削减对厂商生产区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当贸易成本一旦下降到“均衡点”, 即当一个区域的制造业份额越大,制造业的差异产品种类越多,价格指数越低,厂商能够支付的工资越高,越能吸引更多的制造业工人,聚集力将起主导作用,所有的产业则会移到一个地区,而此时劳动力和产业区位的转移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会发生突变。原先两个互相对称的地区发生转变,起初某个地区的微弱优势不断积累,最终使该地区变成产业集聚中心,另一个地区变成非产业化的外围。中心—外围模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猜测一个经济体中经济地理模式的渐进化过程,初始状态时,一个国家的地理区位可能有某种优势,它对另一地区的特定厂商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导致这些厂商生产区位的改变,一旦某个区位形成行业的地理集中,该地区的聚集经济就会迅速发展并获得地区垄断竞争优势。

在核心—外围模型中,三种基本效应组成了该模型的基本机制:一是“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即需求效应(demand effect)或称市场进入效应(market access effect),其含义是指垄断竞争厂商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地区进行生产并向市场规模较小的地区出售其产品。二是“价格指数效应”,即实际收入效应(real income effect)或称生活成本效应(cost of living effect),其含义是指厂商的区位选择对于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产业集聚的地区,商品(这里指制造品)一般来说比其它地区要便宜一些。这是因为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本地居民支付较少的运输成本。三是市场拥挤效应(market crowding effect), 即竞争效应(competition effect),其含义是指随着企业在中心城市的不断集聚,企业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减少了利润,由此可能会有企业重新选择区位,使得该地区的一些厂商喜欢在竞争者较少的区位进行生产,搬迁到外围腹地。前两种效应形成了集聚力,它有利于厂商和消费者在空间上的集聚,并且相互促进;而后一种效应形成了分散力,促使厂商的空间扩散。宏观的经济活动空间模式是微观层次上的市场接近效应和市场拥挤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追逐市场接近性优势的微观经济的主体的行为产生了聚集力,即价格指数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这种前后联系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它们可以使对经济系统的初始冲击进一步放大,从而强化初始的冲击。聚集力的市场拥挤效应所产生的扩散力决定了最终经济活动的空间模式。

显然,空间经济学的形成,不仅有效地揭示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而且通过建立模型,模拟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产生过程,解释区域经济空间现象的结构,如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多区域模型来解释当空间结构均衡时,动态的力量确实趋于形成沿地形大概等距离分布的聚集点(城市)。他通过区域跑道模型演绎了区域运行的几何结构。区域跑道模型反映了区域经济体系中各个构成部分呈环状分布,认为运输费用仅仅受环形周长的影响,制造业的同一布局总是处于均衡分布状态。藤田(Fujita.M)通过研究多制造业经济体系中的运费与规模经济差异,引入了人口增长变量,构建了基础模型进行预测分析,认为经济体系会自动发展为一个变形中心地体系,随着人口增加会引起新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长而狭窄的经济体系产生,并沿着一条轴线逐渐向外扩展,形成“点-轴”型多城市空间结构等。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无疑为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伴随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cle Porter)的《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和1991年保罗·史鲁格曼(Krugman)的《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两篇文献问世,产业集群的研究才发生根本性改变,产业集群理论也才回归主流经济学之中。波特从竞争优势出发来分析集群式的产业集聚现象,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构了有关产业集聚的新竞争经济理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菱形构架”理论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认为地理集聚的发生是由于地理接近性可以使集聚的生产率和创新利益进一步放大,它有助于交易费用的降低、信息的创造和传播、地方机构的发展以满足集聚的特殊要求,并感知、承受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克鲁格曼建立了产业集群模型,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在此前提假设下,区域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产业空间聚集。这从理论上证明了制造业(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现实中的产业区的形成是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而且产业空间集聚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自我延续下去。在我国,王缉慈教授2001年系统地概括了产业集群理论和新产业区理论,并探讨了高技术产业的集群机理,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走多样化的、具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的政策建议。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又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内容完善和演变机制的充实奠定了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