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评教可靠性探讨及可行性分析*

2014-12-16任为民温世浩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学评估中心上海200433通讯作者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评教教员评估

朱 熙,任为民,温世浩 (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学评估中心, 上海 200433; 通讯作者)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作出评价的活动,包括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语言表达、板书、教态、作业量、辅导情况等进行评价,给每一项内容打上相应的等级或给出相应的分数,最后得出的结论已成为各高校教师评估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教师的评优、晋级都有着直接关系,也是教师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以此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载体,因此,学生考评深得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1 学生评教存在的意义

我国的学生评教制度始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90年代作为教学质量监控重要手段在各大高校得到了更为普遍的开展,现在已经普及几乎所有的高校。学生评教的设立体现了当今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遵循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原则[1]。众所周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型师生关系也随之形成。教师不再意味着“师道尊严”,面对学生也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转变为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具有完整独立的个性,双方都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建立的是一种平等、自由、宽松、关心、鼓励、合作的关系,双方相互理解沟通、和谐一致,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变得尤为重要,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是否受学生的欢迎。对于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水平、人格魅力等方面,学生是直接的接触者,也就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所以学生评教的设立顺应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先进、科学的。

2 学生评教基本问题研究

为了探索学生评教的可靠性和影响因素,以及评价的内容、方法及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课题组设计了《学生评教调查问卷》在某医学院开展调查。

2.1 对象及方法 该校参加调查的包括: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公共事业管理、麻醉、中医等6个专业的在校学生,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89份,有效问卷787份,有效回收率98.4%;教师260人,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有效回收率92.86%。问卷内容包括学生评教的影响因素、学生对评价内容、范围、方法的意见、学生对评价如何发挥作用的意见等四个部分。抽样方法为整群抽样,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结果

2.2.1 学生对评教工作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 评教的合理性统计结果:学员认为学生评教是否合理:合理(8.9%),较合理(17.8%),一般(30.4%),不太合理(26.2%),不合理(16.8%);教师认为学生评教是否合理性:合理(20%),较合理(43.5%),一般(31.9%),较不合理(1.5%),不合理(3.1%)。

评教的作用统计结果:学员认为运用教学评价对教员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帮助大(15.2%),较大(32.7%),一般(38.1%),较小(8.4%),基本没帮助(5.5%);教师的观点:帮助大(10.1%),较大(25.3%),一般(40.9%),较小(14.1%),基本没帮助(9.6%)。学员认为运用教学评价提高教员能力的关键在于(多选):教员重视评价结果(51.7%),评价结果及时反馈(49.3%),评价后给予相应指导(42.5%),评价公平公正(35.9%),督导专家和学生认真填写评价表(31.4%),其他(1.1%)。

2.2.2 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 关于学员评教的学员主观影响因素,共设计了五个问题,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对教员评价的影响因素 (%)

是否需要对所有课程进行评价:主干课程(32.3%),所有必修课(26.0%),所有课程包括选修课(41.7%)。影响课程评价发挥作用的原因(多选):评价后缺乏有力指导(50.1%),学生填写表格不够认真(42.8%),课程组对评价意见重视不够(35.1%),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33.6%),其他(2.2%)。

3 学生评教问题分析和改进

3.1 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学生评教有效性是指学生评教活动结果与社会和评价主客体的需要是否相符及相符的程度如何。尽管学生评教已在我国高校开展了二三十年,但教育界在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争议从未停歇。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全程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最了解,同时大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客观公正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作出负责的评价,因此学生评教的结果是有效并且可靠的[2]。另一种观点认为学生毕竟身心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学科专业知识不足,对教学行为缺乏科学的认识。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或动机不正确,完全从自身的利益和情感需求出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难免片面,有时甚至会发生偏差,因此不可能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同时学生评教会给师生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也就未能实现通过学生评教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初衷。

3.2 提高学员对评教的认识 学生评教的意识相对淡薄,普遍对评教作用的认识不够。仅有26.6%的学生觉得学生评教合理或者较合理;52%的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评教工作的结果有改善教学质量的积极作用;42.8%学生认为学生填写表格不够认真影响评价发挥作用。相比而言,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评教的客观性比较有信心,对评价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还有部分教师存在疑虑。

提高评教主体的价值认识是开展学生评教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保证学生评教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前提。对学生而言,提高其思想认识,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有资格、有权利、有责任评教,教学评价是帮助自己表达合理的建议,是为了促使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他们是教学评价的最直接受益者。同时应该让教师认识到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改进的作用或意义,主动接受评教。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评教工作越了解,他们对学生评教的支持率越高,越配合学生评教。按照教育评价学的要求,在进行评估之前,评估主体都应学习评估的有关知识,明确评估的目的意义,深入理解评估指标、标准的含义,学会正确的评估方法,端正评估的态度,避免心理因素的干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基本上没有受过系统的评估培训和指导[3]。因此,在评教前除了进行基本的网络操作指导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培训,使教学评估尽可能地反映教学的真实情况。

3.3 分类评教的必要性 各项学生评教影响因素选择“影响较小”及以下的学生占50%以下,“影响一般”的占30%左右,说明学生在评教时还是会受偏好因素影响,其中考前辅导、私交和上课次数因素的影响力比较突出,58.2%的学生认为只需要评价主干课程和必修课程。大学生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有区别,学习积极性也不同,因此对担任不同任务、不同任课数量的教员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授课次数相差不大、教授课程类似、教龄接近教员间的横向比较。学生普遍对于考试内容和成绩最为关心,考前辅导可能增加学生对教员的情感倾向,因此,在教学要求上,应规定教员不能开展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辅导,以控制考前辅导的影响因素。此外,通过相似问题的双向调查,85.6%的学生和93.8%的教员都认为没有教员暗示学生给其评价高分,说明大部分教员没有主动对评价结果施加影响。

3.4 形成“评教-总结-反馈”体系 学生认为影响课程评价发挥作用的原因:“评价后缺乏有力指导”(50.1%),“课程组对评价意见重视不够”(35.1%),“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33.6%)。与提高教员能力的关键因素结果调查相吻合:教员重视评价结果(51.7%),评价结果及时反馈(49.3%),评价后给予相应指导(42.5%)。这些方面也是学员目前对学生评教最关注的问题,因为学生在评教过程中无法直接参与这些过程。现行的学生评教体系中,学生仅负责根据既定的标准打分,并不能直观地了解评价的结果是如何运用于改进教学水平的,在学生看来他们只是评分的工具;并且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这样就造成促进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难以实现。

学生评教并不是评出一个分数,得出一个结论,还应包括对评教信息的反馈,这些反馈的信息应该经过整合,是具体的、有指导作用的,然后反馈给包括任课教师和学生在内的参与评教的所有对象。例如,评价结果可以通过学院(系)反馈到教研室,任课教师仔细分析评教结果,并进行反思,对有价值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改进方案,对不客观的意见作出说明,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书面形式提交;教研室、学院(系)组织专家协助教师制定改进计划。学校统一收集教师的反馈信息反馈给相应班级的学生。这样,教师认真思考了学生的需要,增强了对学生评教的认同,而学生看到了评教的作用,增加了对评教结果的信任,学生评教就会真正成为学生、教师的交流平台,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

4 关于学生评教的思考

学生评教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看待教学问题,让所有学生满意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追求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心理预期来给教师评分,可见学生评教并不是一个精确值,因此不宜过度使用于改进教学以外的其他环节。

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评教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一次性评教”带来,因而应大力提倡过程性评教和结论性评教相结合。可以在课程进行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2-3次改进式评价,并组织学生、老师座谈,帮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需求。过程性评教与终结性评教相结合既可避免一次性评教带来的非客观性,也可为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状态提供方便,增进师生沟通、促进教学相长[5]。我们可以基于学生网络评价平台,增设评价反馈模块和信息交流模块,学生可以实时了解自己的评价结果,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对课程的理解与教师交流;教师能及时得到自己教学优缺点的反馈,从而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模式。

[1] 诸葛剑平.高校学生评教现状调查与实现评教有效性的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102 -103.

[2] 何云辉,秦国柱.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影响因素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1):66 -70.

[3] 汤劲.对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估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74 -176.

[4] 田锋.学生评教理论的新视角——系统论的观点[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4):83 -85.

[5] 周志钧.影响学生评教结果的因素及改进措施[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157-160.

猜你喜欢

评教教员评估
地方高校教学评价指标制订与评教数据分析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的探索与实践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高校学生评教的问题与对策——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评估依据
评教,别忘记站在教师的立场上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浅谈青年教员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