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14-12-16郭玉峰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教研室上海00433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务处通讯作者
鲁 娟,王 悦,郭玉峰 (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教研室, 上海 00433;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务处; 通讯作者)
专业评估是依据评估标准,利用可行的评估手段,对专业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1]。我国目前开展专业评估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外部评估和内部评估,即政府组织的专业认证和校内专业自评。政府评估易于国家从宏观上对高校和专业进行分类指导,但仅在工程、建筑等少数专业中进行,并没有普遍展开[1];而高校内部的评估从指标体系设计、评估组织、评估结果应用方面出发,更具针对性,对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更有优势[2]。因为专业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其所在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和水平的制约,尤其是在育人环境、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实验、实习条件等方面。因此,高校自身也存在进行专业评估的内在动因[2]。从现实情况看,很多高校也开展了内部专业自评[3],但还存在评估指标不够全面、评估方法不够客观等问题。本研究旨在建立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为高校进行专业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反思和探究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为保证咨询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专家遴选标准按照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特长互补的原则,参与专家的规模根据数理统计原理[4],遴选出4所大学(复旦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的60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其中复旦大学12名、第二军医大学15名,第三军医大学17名、大连医科大学16名;从事教学管理研究、一线教学工作、高校管理工作者各20名。上述人员基本上包含了高校内部对专业建设状况最具发言权的各类人员,他们熟悉本科院校的教育规律,理论和实践管理经验丰富,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建议。
1.2 方法
1.2.1 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制 通过文献查阅、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及国内外研究成果回顾、专家访谈、召开座谈会进行讨论认证,初步筛选出由专业定位、专业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生源情况、就业情况5项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的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将初步确立的指标体系的相关内容编制成调查问卷,选择10名专家进行某专业评估,发现设置的一些指标内容难以收集,经与专家和教育管理者探讨后,对指标进行了调整。
1.2.2 专家咨询 使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Delphi法具有匿名性、轮间反馈沟通情况、咨询结果定量处理等特点。指标体系设计为半开放式调查问卷,请专家确定是否同意所列指标,指标命名是否规范,并对每一个指标按其重要性进行打分(分数为1-10,数字越大,表示指标重要性越高),并将修改原因及方案填写在问卷上。本次研究共组织两轮专家函询,第一轮发放问卷60份,有效回收55份(91.7%);第二轮发放问卷30份,有效回收30份(100.0%)。咨询活动以专家“背对背”填写方式进行,每轮咨询都有详细的填写说明,然后将上一轮的应答情况反馈给参加者。同时通过现场访谈和电话沟通、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专家进行深入沟通。
1.2.3 统计学分析 同一指标专家认同率<95%者,则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同时,对调查所得权重进行汇总,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算修均权重、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轮咨询。如专家对指标认同率均达到95%以上,权重变异系数均<0.10,则不再进行下一轮函询。
2 结果
2.1 咨询结果 第一轮函询调查中,对于一级指标,专家的认同率为91.7%,基本同意其他指标的设置;5名专家提出应增设社会评价,可包括社会声誉、服务社会等;18名专家建议将评估等级标准由三级改为四级(增设具体观测点)。对于二级指标,有12项认同率在95% -100%;1项指标认同率<95%:10名专家认为二级指标用人单位满意率不够全面,建议改为用人单位或继续深造考研单位满意率。对于三级指标,16项认同率在95% -100%;5项认同率<95%:8名专家提出二级指标师资队伍下应增设三级指标教学改革研究成果;7名专家提出二级指标师资队伍下应增设三级指标培养与建设;25名专家认为二级指标教学管理下应增设三级指标基本教学规范;10名专家提出二级指标教学效果下应增设三级指标学生满意度测评;12名专家认为三级指标“薪资情况”不好评价,建议以“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替代。根据专家意见,经课题组讨论,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改:一级指标增至6项;二级指标增至15项;三级指标增至25项。本轮咨询中指标权重符合正态分布,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布于0.03-0.28,权重分布集中程度较高,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离散。
第二轮函询过程中,专家对一级指标的认同率为100%,未对上述6项指标进行修改。二级指标中,13项指标的专家认同率达到了100%,2项指标的专家认同率为96.7%,因此未对上述15项指标进行修改。三级指标中,24项指标的认同率 >95%,有1项指标专家认同率均为90.0%。根据专家意见,对指标命名进行修正(将“实习基地建设”改为“实训基地建设”)。本轮权重咨询结果满意,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布于0.02-0.10,权重分布集中程度较高,离散程度较低,专家的意见比较集中。
经过两轮咨询显示:专家对指标体系的命名及权重设置明显趋于集中,不需要再进行新一轮的专家咨询。
2.2 确定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了由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组成的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具体观测点略)。
3 讨论
3.1 建立高校本科专业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一是目标一致性,即评估指标与该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致,力求体现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6];二是系统完备性,各指标的总和能够实现总目标[7],同一层次内各个指标相对独立,能反映单项的专业内容;三是主体导向性,必须反映专业建设的重要因素,力求体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四是科学可行性,指标体系力求简明扼要,数据易于采集[5]。
3.2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特点
3.2.1 评估内容的全面性 以往对专业的评价往往以专业的办学条件为依据,重视硬件条件,忽视软件条件。本研究从专业定位、专业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生源情况、就业情况、社会声誉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评估专业的硬件建设,更是将重点放在专业的软件建设方面,如专业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产学合作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8]。
表1 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
3.2.2 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以往对专业的评估重视的是专业建设的结果,大多采用单一定量的方法,忽视了定性评价,影响了专业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因此,我们把各种评估方法结合起来,例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不仅评估专业培养的结果,也评估专业建设的过程,尽量强调对专业建设定性指标体系如专业建设规划、教学风范、课程体系设置等的考量,因为在过程管理中,有这样一个时间的延续性可以很好地将某些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尤其是对于难以仅仅用数字进行直观表述的指标,通过几个建设年度定性化的综合比较与评测能够做到更加准确与客观[3]。多种评估方法的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不同评估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
3.2.3 评估指标的客观性 专业评估涉及面广,产生的信息量大,以往评估过程中存在数据复杂、难以统计分析的问题;评估的主体往往是专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本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估指标的客观性,以上所有项目评价点数据均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提供(见表1数据来源一栏),由教务处统一进行统计、算分后,再下发至系(院)复核确认,如此使得数据来源可靠有出处,统计结果透明无争议。科学的评估程序使得专业评估结果稳定而且客观。
3.2.4 应用指标体系的灵活性 能否建立一个普适性的高校本科评估指标体系,一直是困扰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难题,因为不同的大学类型、不同的专业性质,专业评估的重点和目标并不相同。本研究建立的高校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旨在打破这一禁锢,提出一个总体的评估指标体系,各高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鉴其思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应用型大学的本科专业,还是新建专业、有历史的专业,都可以通过对该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等的适当调整来后进行专业评估。而关键的一点是,评估结果应当在同一类型大学的同类专业中进行比较。比如研究型大学的新建专业评估结果,不能够和教学应用型大学的有历史的专业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因此,在应用该指标体系对各高校不同类型专业进行具体评估时,应当注意其灵活性。
本研究建立的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并有明确观测点和数据来源要求的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强,是有效开展校内专业自评、促进高校专业建设的基础。同时也必须指出,指标体系也有待于在今后的评估应用中不断加以修改和完善。
[1] 覃业飞.一般本科院校如何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以桂林工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29-30.
[2] 黄纯国,习海旭.应用性本科专业内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44 -46.
[3] 罗晓敏,周敬业.浅议高校专业评估机制的优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4:125 -126,142.
[4] Frith L.Priority setting and evidence based purchasing[J].Health Care Analysis,1999,7:139 -151.
[5] 刘奇,张英姿.高职专业学生满意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新西部,2009,14:190 -191.
[6] 张丽萍,化存才,范国蓉.高职院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线性规划模型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6):13-18.
[7] 王洪昌.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指标的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9:80 -82.
[8] 陆晓梅.以专业剖析为抓手 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内涵建设[J].教育科学,2010,7:146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