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救助报道 增强社会反响——以《南国都市报》“给山区孩子送双鞋”活动为例

2014-12-16毕晓华

视听 2014年7期
关键词:光脚南国都市报

毕晓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海南省《南国都市报》自2014年5月12日以来策划的“给山区小脚丫送双运动鞋” 报道活动,就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活动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称赞:“这是《南国都市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具体表现”。

一、用心观察,记者从细节发现好新闻

“六一”前夕,《南国都市报》记者兵分几路到海南乐东县、白沙县山区,探访那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在乐东千家镇扎灶小学,当时一节体育课马上就要开始,视觉中心副主任李小岗发现,在教室前空地上跑跑跳跳的孩子们,几乎同时往教室跑去脱鞋,他注意到他们几乎都穿着拖鞋或者凉鞋。体育老师张宏说,孩子们穿着拖鞋跑跳都不灵活,山里的孩子也习惯光脚,所以有时他们干脆就光脚上体育课。校长卢忠也很无奈,他说按理学生不能穿拖鞋进教室,可因为家庭贫穷等原因,让他们拥有运动鞋是一种奢望。

李小岗及时将这一发现告诉了在其他地方采访的记者。就在同一天,在海南中部鹦哥岭山脉的白沙南开乡高峰小学,去采访的记者见到了相似的情形——全校36个孩子正在做早操,有的光脚,有的穿拖鞋,只有三年级的符秋锦一个人穿着运动鞋。这双50元的运动鞋是父亲“三月三”节送给秋锦的礼物,因为下半年秋锦要到县城的思源学校去读书,父亲认为到县城读书不能再穿拖鞋了。鞋子有点大,父亲觉得秋锦的脚长得快,鞋买大点可以多穿几年。

有了这样的发现,接下来的日子,记者又走访了不同山区的多所学校。发现受气候、生活习惯、家庭经济等影响,孩子们大都光脚或者穿拖鞋上学,极少数孩子有运动鞋,并且他们的运动鞋也是大码的,因为家长们都和符秋锦父亲的想法一样:鞋买大点可以多穿几年。孩子们也因为从小光脚或穿着不合脚的鞋子运动,有的孩子脚趾受伤、有的孩子足弓开始变形、有的孩子脚底老茧皴裂。

一个接一个的镜头、一点一滴的信息,促使记者们决定帮助山区的孩子们,帮助他们拥有一双运动鞋。

二、精心策划,抓好时机全方位强势推出

《南国都市报》是一份以“进市民家、说市民话、写市民事、帮市民忙”,追求“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互动性、监督性”,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真真正正办成海南市民自己的报纸为己任的报纸,自办报以来一直立足社会的人文关怀,立志缓和社会矛盾,使社会更文明更和谐。《南国都市报》救助了无数因严重疾病、贫穷等陷入困境的需要帮助者,无时无刻不展现着媒体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次记者们在山区学校的发现,激发他们将承载内心理想的新闻作品赋予强大的感染力,用报道形成一种社会共识、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在社会中引发爱心捐助潮,传播正能量。

从山区采访回来,李小岗他们马上将孩子们的这些现场图片呈给报社领导,希望能做一场为山区孩子捐运动鞋的爱心活动,编委会同意了这个策划,并要求报社各部门通力协作配合。5月12日,2—3版刊发了山区孩子缺运动鞋的报道,并在一版图片区用四分之三的篇幅做了醒目的导读。当天,还在腾讯视频、本报的官方微信平台和微博上同步推出了视频短片《快乐的光脚》。

三、连续报道,营造热点激发捐助热情

一项爱心救助活动要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光靠新闻单位自拉自唱还不行。怎么才能争取到更多的单位、更多的读者参与到活动中来?《南国都市报》开辟了专门的热线电话和“给山区孩子送双运动鞋”的栏目。

热线一方面接听资助者的电话,另一方面接听需要帮助的山区学校电话。对资助者的电话,及时落实报道,每天连续在该报专门栏目刊登,靠连贯性和真情打动读者,引来社会各界富有爱心的人士纷纷参与到活动中。从5月12日的第一篇报道到6月3日的总结报道,跨时20余天,版面总数10多个,阶段小高潮2个版,平时半个版至1个版。正是整个过程的强势报道和分段制造小高潮,避免了读者的审美疲劳,在社会上不断地营造出爱心氛围。

对求助的报道,《南国都市报》派记者深入探访,及时将见到的实际情况用文字配合图片的形式向读者展示。短短几天,这些报道就让一股“爱的风暴”席卷琼岛大地。无私的捐献者们,不仅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带去了穿上运动鞋的快乐,还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海南市民,更是用甘于奉献的精神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区孩子送双运动鞋”活动圆满收官。活动主办单位收到了1500余双运动鞋的鞋款,还有大企业的爱心广告,惠及海南9市县12所学校。甚至在总结报道后还源源不断接到很多要献爱心的捐赠电话。

四、报道创新,各界人士捐款热情高涨

“给山区孩子送双运动鞋”活动报道方式上大胆创新、大胆策划、大胆组织、大胆宣传,以“干一件事成一件事”的干劲,以“小平台唱大戏”的韧劲,在纸媒报道的第一天,同时在腾讯视频、本报的官方微信平台和微博上推出了视频短片《快乐的光脚》,让报道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以情动人,用情暖人最能达到报道的目的。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赤脚爬山涉水到学校上课、赤脚上体育课玩耍嬉戏、受伤脚丫的特写……一个个感人画面的冲击,激发出读者内心深处的温情。同时,在短片《快乐的光脚》中,记者完全没有融入解说词,只是在每个画面写下了简单的说明文字,整个短片播放配上了班得瑞的《童年》作为音乐背景,运用音乐强烈的感染力渲染了孩子们光脚的现实,增加了报道的现场感、立体感,让观众有身处其中的感觉,用潜在的心理提示勾出了观众心底深处的那份心酸,大大拓展了图片和文字不能传播的情感,使观看短片的观众情绪得以积聚,更激发出内心的温情,达到了最佳的报道效果。这种纸媒与新媒体配合报道的形式在本报还是首次,也为本报今后的报道,尤其是救助报道拓宽了思路。

因为报道的成功,本报感受到了大爱无疆,报纸新闻热线平均每天接听捐赠电话达60余次。报道第一天就接到了500双鞋的捐赠。捐助者中,有年过七旬的老人,有建筑工地的打工者,还有未成年的孩子用自己的压岁钱来捐赠,他们有的还在大热天坐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附近市县亲自到报社送爱心购鞋款。

该活动一直持续到“六一”期间, 6月3日本报“给

五、精益求精,努力拓宽报道深度宽度

值得注意的是,“为山区孩子送双运动鞋”不停留在表面,不就事论事,而是不断拓宽报道的宽度和深度。救助弱势群体的责任不仅仅是授人以鱼,而应该是授人以渔。在了解到海南山区的孩子多喜欢赤脚、不分场合穿拖鞋,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家里贫穷没钱买鞋,还有一部分孩子则是因为长期养成的习惯后,《南国都市报》还联合医疗单位,深入山区为孩子们免费体检,治疗受伤的脚,并为他们开讲座讲解光脚的危害。在报道中,该报社还不断深化报道的主题,力求通过报道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通过《南国都市报》的报道,很多市县政府部门也参与到活动中来。

六、精诚合作,各部门配合严管精用善款

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记者不仅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更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南国都市报》记者率先捐助,带动读者参与。摄影记者自己动手制作视频,精心设计,放到人气极高的腾讯网站上。一次策划虽花费不多,但撼动人心。为了确保专款专用,报社专门成立工作室专人负责善款管理,根据各山区学校报上来的名单尺码,统一购置运动鞋;各口线记者利用采访空余争取各单位的支持。本次活动报社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专款对口使用”,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猜你喜欢

光脚南国都市报
红豆生南国
南国神草金不换
光脚的日子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南国牡丹
红豆生南国
鞋子的故事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
做鞋的常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