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以宜宾市南溪区为例
2014-12-16曾永明刘宗鑫
张 果, 曾永明, 王 群, 刘宗鑫
(1.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2.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1130)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方针;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心侧重于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二元”体制分隔以及缩小市场经济拉开的城乡差距.所以,自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为重点的5个统筹以来,各地都在不断的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道路.就四川而言,政府明确提出四川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两化”互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关注“三农”问题,消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实现统筹城乡发展[1].近年全国多地也已经形成一条以“两化”互动为主动力,同时关注农业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以此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2-4].而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必然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内涵也就是要以可持续的战略指导统筹城乡发展,使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者之间相互协调,农村和城市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得到长足发展[5].
尽管如此,在实践中,统筹城乡与可持续发展往往是被分割开来的,各自成体系.在城乡统筹规划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出现了功利主义以及寻租的取向,同时,缺乏相应的制度、法规的支撑,进而导致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实施的“变奏”[6].面对统筹城乡与可持续发展的“脱节”,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各种实施规划,但是真正把统筹城乡与可持续发展完全联系起来的框架体系还没有形成.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特别是2011年又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文件,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开始不断的深入和完善;有研究开始关注在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探索中,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来带动统筹城乡发展[7],这种以主体功能分区的思想来指导统筹城乡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将两者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良好开端.
所以,本文以此问题为线索,探索把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各个要素集成为一个完整的动力机制框架体系,从框架的基本要素出发,以“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为支撑动力,统筹城乡2个主体,协调“三农”问题以及社会经济、人口环境等对象,以主体功能分区的思想作为指导,通过划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实施模式,突出分区优势,探索因地制宜的发展实施路径,最终达到理想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
1 研究区概况
南溪区位于四川省南部,宜宾市境内,地处104.43'E-105°5'E,28°41'N-29°3'N,幅员面积704.41 km2.地势以丘陵为主,由岷江、金沙江汇合后的长江穿境而过,处于宜宾、泸州、自贡三市核心腹地,经济发展较快,水陆交通便捷.2011年2月,国务院批准南溪撤县设区,目前,全区辖15个乡镇,人口42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区常住人口33.58万人,其中城镇居住的人口14.37万人,在乡村居住的人口19.21万人.2012年,南溪区地区GDP为84.0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6∶49.9∶26.5,主要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2.66亿元,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26.68%上升到2012年46.67%,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特别是近年来“两化”互动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率也不断攀升,在2010年,工业化率首次超过了城市化率.
面临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宜宾百万人口大市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如何找准南溪区发展的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南溪区与川南同级地区相比,城乡发展差距仍然明显、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区域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目前还在撤县设区初始发展阶段,处于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探索期,“三农”问题也非常突出.所以在未来南溪区发展规划中,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也是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 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2.1 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理论框架
2.1.1 文献回顾 国外对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由来已久,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城乡整体观到城乡分割发展观再到80年代注重城乡联系的城乡融合发展观的转变,相对注重城乡差异和区域比较的研究[8].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其动力机制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层面都有探讨,也做了很多相关方面的研究.从“整体”的研究方向出发,姜太碧[9]认为城市市场经济发展以及“推力”和“拉力”双重作用,使得统筹城乡发展协调的的动力机制因素包含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以及自上自下混合型3种模式.而“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源于中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在消除城乡二元格局的研究上,吴丽娟等[10]又从系统视角、主体视角以及地域视角三方面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加以总结,并把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以及自上自下混合型3种模式的演变发展归纳到主体视角之中.也有研究从系统视角出发,把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因素归为外部动力因素、内部动力因素以及环境因素3类,指出组织和个人的效用最大化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11].不管是从内外部,还是从各个视角研究出发,研究者都想要寻找或者理清推动统筹城乡整体发展“多方面”的动力机制模式,并试图把它们整合在一起.
从“部分”研究出发,研究者更多关注一个或多个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因子,目前主要从城乡2个系统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态等方面进行研究,自2007年成都、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张果等[12]研究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中,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社会人口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在重庆的统筹城乡模式选择中,研究提出了城市-工业带动模式、郊区-旅游带动模式及乡镇-工农业协调发展模式[13],在成渝统筹城乡发展动力机制研究中,“两化”支撑,破除城乡二元格局,解决“三农”问题是研究的重点方向.也有研究认为城镇化,特别是健康城镇化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动力[14].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的方向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认为统筹城乡,关键在于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城乡之间的利益制衡和均衡博弈,建立内部动力机制,进而实现城乡统筹[15-16].在制度层面上,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更多关注农村,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动力机制[17].强调必须由政府来承担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责任[18],作为动力机制的源泉,政府要制定制度保障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来服务于统筹城乡的发展规划,推进城乡发展[19].从生态角度出发,还停留在建立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模式框架研究、形成机制上,把环境指标加入评价体制,以达到平衡生态效益的目的,还缺乏专门的从生态效益出发,评价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研究[5,20].不管是“整体”的思维模式,还是“分部”的讨论研究,重点大部分放在怎么样打破“二元”格局,消除城乡2个系统的差别,侧重于“原因”、“方法”和“模式”等分点研究,还没有完全把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其中,因而动力机制框架构想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协调可持续的统筹城乡发展机制.
2.1.2 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体系
1)基本要素.一直以来,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和机制,发展的路径也是单维的,而统筹城乡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有序循环的动力机制系统,其基本要素应该包括互动体系、动力、主体、对象以及目标,并且其中的每一个要素或状态都是统筹乡村和城市双向互动的结合,这样的动力机制才更完善和可靠.
如图1,在动力机制中,显然要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作为支柱,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实现“两化”互动;而另一个支柱必须是农业现代化,只有农业发展起来,才能真正带动城乡物质要素的流动,做到“三化”联动,形成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互动体系.所以,基本要素的动力就是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以及新农村建设,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是因为新农村建设不仅要破除旧的生产力体制,还有建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新农村“综合体”.统筹城乡的主体是乡村和城市,其中乡村的主要对象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目的是要达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稳定;城市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城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建设健康城镇.基本要素的目标,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5个标准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建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经济发展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两化”互动水平显著,“三化”联动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市实现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样,就形成一个“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为支柱的互动体系,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为动力,统筹城乡两个主体,协调“三农”问题与城市发展建设为对象,最终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基本要素框架机制(图1).
2)路径选择.理清了机制框架体系共同发展的互动体系、动力、主体、对象、目标之后,还必须关注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途径,即路径的选择和要实现的社会形态.在路径上,以主体功能分区为指导思想,选择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为依托的实现模式,最终回归到实现统筹城乡的发展,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
主体功能区划是实现区域有序发展的依据,樊杰[21]首次引入空间均衡模型参与到主体功能区划的研究中,提出主体功能区合理的发展路径与“开发”、“保护”的双维复合,以及明确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是“因地制宜”思想和“空间结构有序法则”,在后来的研究中,陆续完善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是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举措[22],统筹城乡发展居于“五个统筹”之首,表明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其意义重大.实施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以及形成功能分区有利于优化空间格局,樊杰也对各个分区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提出了空间的战略优化;主体功能区划分遵循了区域的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举措,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3].那么,在南溪区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中,以主体功能区为指导思想,探索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为依托的实现模式是可行的,划分为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选择发展区4类,一方面重视主要驱动力因子对优先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推动作用,形成增长极效应,突出可持续实验分区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区域;另一方面,适度和选择的发展生态脆弱地区,真正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最后,通过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的实现模式,逐步实现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发展.
2.2 研究方法
2.2.1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简化观测系统,利用降维的思想,把高度线性相关的原始指标转化成少数几个相互独立的因子,寻求基本结构,并且包含原有指标大部分(80% ~85%以上)信息的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可以综合找到南溪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驱动力分类,得出各因子之间的比重大小以及.第一,把各指标的原始数据标准化,消除变量间在数量级和量纲上的不同.第二,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R,求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第三,计算方差贡献率与累计方差贡献率.第四、对指标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出因子特征值大于等于1的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计算其载荷矩阵.第五,通过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这些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市州的综合得分F,得到的分名次.其模型为
2.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通过对发展变化系统在各时期有关统计数据的几何关系的比较,进行定量描述和比较分析,确定出影响系统发展的优劣因素.对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越大,说明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变化的态势越一致.该方法可以找到南溪区统筹城乡的关键驱动力,其模型的建立步骤为:
1)确定分析序列建立因变量参考数列(即母系列)X0(k),自变量比较数列(即子序列)Xi(k)(i=1,2,3,…,n),k为系列长度.即参考数列:X0(k)={X0(1),X0(2),X0(3),…,X0(k)};比较数列:Xi(k)={Xi(1),Xi(2),Xi(3),…,Xi(k)}.
2)对变量序列进行无纲量化,用均值化法消除数量级大小不同的影响,
3)求出差序列、最大差和最小差.
差序列:△Οi(k)=|X0(k)-Xi(k)|;
最小差:min min|X0(k)-Xi(k)|;
最大差:max max|X0(k)-Xi(k)|.
4)计算关联系数,即
其中,ρ为分辨系数,一般取 ρ=0.5(i=1,2,3,…,n).
5)计算关联度,即
6)依关联度排序.对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的关联度从大到小排序,关联度越大,说明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变化的态势越一致[24].
2.3 过程及结果分析
2.3.1 因子选取 根据南溪区的现实情况,根据科学性、全面性、易收集以及可行性原则,尽可能提取覆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化发展各个方面的指标,考虑到现实的可行性,尽量采用在评估期间内可获取、可量化的指标.根据南溪区的现实发展状况,选取的14个可量化的反映南溪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
表1 统筹城乡指标体系及其内涵Table 1 The evaluating indexes and meanings of the planning balance Urban and Rural
2.3.2 结果及分析 依据SPSS 16.0对上述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其中4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达到了89.949%,可以认为能较好地反映所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因此选取4个因子进行分析.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对指标进行分类并对主因子进行归类命名.第一个主因子可称为“两化”互动发展水平因子,主要包括 X2、X3、X10、X14,对全部初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28.88%,可以反映“两化”发展的基础和来源.第二个主因子包括X7、X8、X9、X12,分别包括了农业基础和工业基础的投资水平,可称为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因子.第三个主因子包括X1、X6、X11、X13,这些指标主要反映城乡服务业产出水平和消费水平,所以称为统筹城乡消费服务水平因子.第四个主因子包括X4、X5,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该因子称为工业助推收入水平因子.
从各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占总累积方差贡献的比计算出4个主因子的权重分别为:0.321 0,0.288 5,0.268 5,0.122 0.通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各主成分的表达式,确定综合得分的函数为F=0.321 0F1+0.288 5F2+0.268 5F3+0.122 0F4.
表2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表Table 2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and total variance explanation
2.4 驱动力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看出,统筹城乡驱动力主要是两化互动发展水平因子、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因子、统筹城乡消费服务水平因子及工业助推收入水平因子.这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对所选因子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以确定哪些指标对南溪区发展的影响最大,这样就可以指导以后南溪加快“两化”,统筹城乡进程的方向(因为没有南溪各乡镇的城镇化率统计指标,只有非农化水平,不过对于乡镇来说,这一指标基本可以反应城镇化水平,这里就用非农化水平(X2)代替城镇化水平进行关联度分析.),得到表3.
表3 统筹城乡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表Table 3 Grey relat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Balancing Urban and Rural
由于影响统筹城乡发展的指标较多,南溪区要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关联度前几位的指标.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招商引资额”、“工业增加值”、“GDP”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与非农化水平即城镇化水平关联性排在前四位,关联度都超过0.9,且“招商引资额”,“工业增加值”影响程度几乎一样,由此分析,工业化的发展和招商引资水平对“两化”的支撑力度最大.接下排第五和六位的分别是“总人口”和第三产业比重.说明人口也是影响“两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主要因素.综上,在南溪区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驱动力因素中,居于前5位的分别为招商引资额、工业增加值、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总人口,在南溪区今后的发展中,要利用其推动统筹城乡的发展.
3 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主体功能分区
3.1 主体功能分区结果 通过因子分析,找到主成分的表达式,确定权重,求出南溪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指标的综合得分函数,最后求出各个乡镇“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总得分排名.在此基础上,划分南溪区未来的主体功能区,明确优先发展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选择发展区4类地区,确立未来南溪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实施规划.
表4 南溪区各乡镇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Table 4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mental zone of different towns of Nanxi district
依据因子得分情况,再结合南溪区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南溪区15个乡镇的得分情况优化发展、重点发展、适度发展和选择发展4类地区,从而划分出起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图2).
3.2 南溪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
3.3.1 优先发展区域 优先发展区域,指综合实力较强,能体现区域的整体竞争力;经济规模较大,可以支撑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可以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地区;并且科学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能带领区域自主创新和结构升级的区域.主要有南溪镇、罗龙镇、大观镇、仙临镇和刘家镇.在这5个乡镇的未来发展规划中,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两化”水平,优化空间布局、城镇布局、人口分布、发展方式、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生态系统格局.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于招商引资额、工业增加值、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以及总人口,所以在优先开发区规划中,还要特别注重人口的城镇化、工业的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以及消费水平的拉动和提高.逐步发展成为南溪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推动整个南溪区的发展.
3.3.2 重点发展区域 重点发展区域,是指在本区域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城镇体系初步形成,有一定的辐射带动能力,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且可以促进整个区域协调发展.主要有长兴镇、裴石乡、黄沙镇、江南镇和石鼓乡.在发展思路上,要在优化结构、降低消耗、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五个关键驱动力因子的影响发展,在服务优先开发区域的同时,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3.3.3 适度发展区域 适度发展区域,是指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农产品为其主体功能,提供生态产品、服务产品和工业品为其他功能,开发中只能适度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主要有留宾乡、汪家镇、马家乡三个乡镇.可以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区域,建设农村居民安居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因地制宜的培育和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优势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合理控制经济和人口极具规模,实现社会、经济、人口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3.4 选择发展区域 选择发展区域,指的是生态环境较弱的地区,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恢复为主,保障生态安全的区域.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有很大限制,更多地注重环境保护,需要特殊保护的得生态功能区.在南溪区发展过程中,主要有林丰乡和大坪乡属于此类开发区.大力发展低碳环保的产业,严禁引入“三高”产业.加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逐步引导人口向区外转移,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
4 结论与讨论
统筹城乡发展自提出到现在,对其研究经历了单维向综合的演变,统筹城乡发展驱动力的研究一直是作为理论研究的核心,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虑的要素因子也越来越全面和丰富;但是统筹城乡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一直是分割开来的,特别是完整的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动力机制体系框架构建还缺乏,使的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没有系统性的支撑框架,在指导实践中仍然存在盲目探索的现象;本文结合相关研究和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完整的动力机制研究框架体系,在破除城乡“二元”格局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来约束区域的发展方向,利用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持续推动城乡统筹,真正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过构建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为支撑下,运用因子分析法以及灰色关联的分析法,划分出南溪区15个乡镇的4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其中优先发展区域包括南溪镇、罗龙镇、大观镇、仙临镇和刘家镇;重点发展区域包括长兴镇、裴石乡、黄沙镇、江南镇和石鼓乡;适度发展区域包括留宾乡、汪家镇、马家乡3个乡镇;选择发展区域包括林丰乡和大坪乡.在划分出来的各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中,实践模式重视其可持续性,发展模式根据地区特性,有侧重采取多样化的发展,而不是传统的“一刀切”模式.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影响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因子,前5位分别是招商引资额、工业增加值、GDP和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以及总人口,在南溪区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结合可持续发展实验分区,有侧重的利用驱动力因子推动优先发展区域和重点发展区域的发展,同时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基于本文的研究,未来的发展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促进南溪区统筹城乡可持续,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和城市都可以得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也能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刘奇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走具有西部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J].求是,2012(16):11-14.
[2]吴伟年.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与对策思路: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4):46-53.
[3]钟春艳,李保明,王敬华.城乡差距与统筹城乡发展途径[J].经济地理,2007,27(6):936-951.
[4]陈红霞,高清明.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的理论与实践-蒲江县寿安新城推进“两化”互动的探索与解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1):83-85.
[5]刘洪彬,刘宇会.统筹城乡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5):45-46.
[6]张京祥,陆枭麟.协调还是变奏:对当前城乡统筹规划实践的检讨[J].国际城市规划,2010(1):12-15.
[7]赵登发.确定主体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广东省云浮市实施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J].中国财政,2012(10):49-50.
[8]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150):111-114.
[9]姜太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动力[J].农村经济,2005(6):13-15.
[10]吴丽娟,刘玉亭,程慧.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2,32(4):113-118.
[11]胡金林.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2009(12):30-33.
[12]张果,任平,周介铭,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5(6):33-36.
[13]王长生.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12.
[14]段进军.健康城镇化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动力[J].改革,2009(5):12-130.
[15]蒋贵凰.城乡统筹视域下乡村内部动力机制的形成[J].农业经济,2009(1):50-52.
[16]刘成玉,任大廷,万龙.内驱式城乡统筹:概念与机制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0):27-33.
[17]陈为邦,潘斌.城乡统筹怎么统[J].城市规划,2010,34(1):59-60.
[18]郁建兴,王诗宗.统筹城乡发展与地方政府:基于浙江省长兴县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6,3(3):18-27.
[19]许鲜苗,宋福忠.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机制及经验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2):43-48.
[20]吴永生.区域性城乡统筹的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江苏省市域城乡为例[J].经济地理,2006,26(5):810-814.
[21]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62(4):339-350.
[22]樊杰.解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作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194-200.
[23]樊杰.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93-205.
[24]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6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