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浸金矿石的次氯酸钠浸出试验研究

2014-12-16刘宪超蒋中刚唐道文储春利

湿法冶金 2014年6期
关键词:金矿石毒砂次氯酸钠

刘宪超,蒋中刚,唐道文,储春利,周 姣,燕 璞

(1.贵州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2.贵州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25)

目前,难浸金矿石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细菌氧化法,焙烧法,湿法化学氧化法。随着易处理金矿资源的减少,难处理金矿日渐成为黄金生产的主要矿产资源[1]。合理、高效而且环保地开发难处理金矿是主要技术问题[2]。试验探究了在碱性条件下,用次氯酸钠一步浸出难浸金矿。次氯酸钠浸金无污染、金浸出率较高,对难浸金矿的处理有重要意义[3-4]。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仪器

马弗炉,玻璃气流烘干器,循环水真空泵,磁力搅拌器,分析天平,电子天平,可见分光光度计,同步热分析仪,数显鼓风干燥箱,万用电炉。

1.2 试验原料与试剂

试验所用矿石为贵州某难处理金矿石,矿石金品位为15.03g/t,粒度小于74μm(200目)占80%以上,金呈微粒和次显微粒状浸染在微细粒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毒砂)中。矿石中伴生大量白云石和硅酸盐矿物,属难选冶超微细浸染型金矿石[5-6]。

XRD分析结果表明,矿石的主要矿物有白云石、方解石、黄铁矿、毒砂、石英、雄黄、辰砂、高岭土等,其中,金主要被硫化矿物(黄铁矿、毒砂)包裹。原矿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结果 %

试验所用试剂有次氯酸钠,盐酸,硝酸,氯化钠,氟化钠,乙酸-乙酸钠,吐温-80,硫代米蚩酮,氟化氢铵,氢氧化钠,聚环氧乙烷,甲基橙,均为分析纯。

1.3 试验原理与方法

在 NaOH-NaClO 体系中,Au、FeAsS和FeS2可认为按以下方式进行反应:

次氯酸钠的理论用量可通过以上反应式计算得出。在浸出剂过量条件下进行一步浸出[7-8]。

试验在玻璃反应器中进行。在机械搅拌条件下,用次氯酸钠溶液对金矿石进行浸出,考察次氯酸钠浓度、NaOH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2 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NaClO初始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矿样质量50g,NaOH初始浓度1 mol/L,浸出时间4h,浸出温度30℃。NaClO初始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金浸出率与次氯酸钠初始浓度的关系

由图1看出,金浸出率受NaClO初始浓度的影响比较明显:NaClO初始浓度小于0.35mol/L时,金浸出率随NaClO初始浓度增大略有提高,可达73.66%。这是因为,随NaClO初始浓度增大,次氯酸钠与包裹金的硫化物(黄铁矿、毒砂)的作用增强,更多的硫化物包裹物被打开,增大了次氯酸钠与金的接触几率,使反应进行的更彻底[8]。当NaClO初始浓度大于0.35mol/L后,金浸出率反而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NaClO初始浓度过高时,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下降,使溶液中有效氯的浓度下降,从而造成金浸出率下降。

2.2 NaOH初始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在难浸金矿的次氯酸钠浸出过程中,氢氧化钠除作为浸出剂外,还作为次氯酸钠的稳定剂以及为浸出提供碱性条件。试验条件:原矿质量50 g,NaClO初始浓度0.35mol/L,浸出时间4h,浸出温度30℃。NaOH初始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初始浓度在0.2~1.1mol/L范围内,对金浸出率影响不大。这是因为在浸出过程中,氢氧化钠主要是为浸出提供碱性环境和作为次氯酸钠的稳定剂。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次氯酸钠溶液保持稳定,因此金浸出率也较为稳定,变化不大。

图2 金浸出率与氢氧化钠初始浓度的关系

2.3 浸出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矿样质量50g,NaOH初始浓度1mol/L,NaClO初始浓度0.35mol/L,浸出时间4h。浸出温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金浸出率与浸出温度的关系

从图3看出:浸出温度为30℃时,金浸出率最高,为73.02%。随温度升高,体系的传质速率加快,次氯酸钠与硫化矿物(黄铁矿、毒砂)及金的反应速率加快,从而金浸出率有所提高;但温度进一步升高,次氯酸钠在35℃以上会发生热分解,导致溶液中浓度降低,因而金浸出率有所下降。

2.4 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矿样质量50g,NaOH初始浓度1mol/L,NaClO初始浓度0.35mol/L,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对金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反应开始时,金浸出率随浸出时间延长而升高,在浸出5h时最高,为77.94%;浸出时间大于5h后,金浸出率下降。Au3+/Au的电极电位很高,Au+、Au3+、Au(OH)3和AuO2等在水溶液中都不稳定,很容易被还原为Au。浸出时间过长,被浸出的金离子及其化合物会有一部分被还原进入渣中,从而导致浸出率有所下降。所以,浸出时间以4~5h为宜。

图4 金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

2.5 综合试验

综合上所述试验结果,进行3次综合试验。试验条件为:次氯酸钠初始浓度0.35mol/L,NaOH初始浓度1mol/L,在30℃下浸出4h。结果金浸出率分别为79.94%、80.08%、80.37%,平均为80%,浸出效果较好。

3 结论

碱性条件下用次氯酸钠从难处理金矿石中浸出金是可行的。次氯酸钠能将硫化矿(黄铁矿、毒砂)氧化,使被包裹的金裸露并被氧化转入溶液中。试验确定的最佳浸出条件为:NaOH初始浓度1.4mol/L,NaClO 初始浓度0.35mol/L,浸出温度30℃,浸出时间4h。最佳条件下,金浸出率高达80%。与常规的氰化法相比,碱性条件下,用次氯酸钠浸出金具有无毒、流程短、浸出时间短等优势。该法对难处理金矿石来说,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浸出方法。

[1]朱军,刘苏宁.难处理金矿浸出技术的现状与研究[J].矿业工程,2010,8(1):35-36.

[2]刘汉剑.难处理金矿石难浸的原因及预处理方法[J].黄金,1997,18(9):44-47.

[3]杨聪,晋克勤,唐道文,等.某难浸金矿的次氯酸钠浸出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3(4):42-44.

[4]邱冠周,毛暗章,唐谟堂,等.某难处理金精矿浸金新工艺试验研究[J].黄金,1997,18(6):32-35.

[5]张泽彪,张正勇,彭金辉,等.难处理金精矿半工业化提金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8(6):24-26.

[6]唐道文,王锐,杨聪,等.贵州某卡林型金矿矿石的热重分析试验[J].黄金,2012,33(12):47-49.

[7]宋耀远,杨要峰,闾娟莎,等.从高铜金精矿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试验研究[J].湿法冶金,2014,33(4):278-281.

[8]黎铉海,潘柳萍,粟海风.含砷难浸金矿次氯酸钠一步法浸金理论与技术[J].2000,25(3):197-201.

猜你喜欢

金矿石毒砂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氧化对毒砂可浮性的影响①
金矿石样品加工及分析方法优化分析
含砷硫化铜矿浮选除砷研究进展
可见金矿石化验样品加工制备方法及其设备的比较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矿理论认识
废次氯酸钠的循环利用及其对乙炔装置水耗的影响
含氧溶液中毒砂氧化溶解的XAFS研究
载炭泡塑吸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金矿石的金量
含金矿石的分析测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