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皮色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2014-12-16张好李荣贵
张好 李荣贵
(青岛大学医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2)
1 实验方法
1.1 枣皮的预处理
枣经拣选除杂后,去除枣核后称重,取枣皮200g,加蒸馏水300ml,置于组织捣碎机进行捣碎处理10min,至枣皮呈均匀粉碎状态为止。
1.2 NaOH提取时间的确定
表1 乙醇法正交实验
图1 时间对NaOH提取的影响
图2 乙醇浓度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取经1.1处理后的枣皮粉碎物10g,加入25ml0.8%的NaOH溶液混匀,测量其在460nm处吸光度A,之后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持续测量2小时为止。(结果见图1)。
1.2.1 乙醇浓度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取4份10g枣皮粉碎物,分别加入浓度为60%、70%、80%、90%乙醇溶液25ml,搅拌均匀后倒入有塞子的比色管60℃水浴加热1小时,过滤出滤液后再分别测其460nm吸光度A,筛选得出最适乙醇浓度。(结果见图2)。
1.2.2 料液比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图3 料液比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图4 时间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表2 乙醇法正交试验结果
分别5g、10g、15g(料液比分别为1:5;2:5;3:5)枣皮粉碎物,同时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25ml,搅拌均匀后分别倒入有塞子的比色管60℃水浴加热1小时,过滤出滤液后再分别测其460nm吸光度A。筛选得出最适料液比(结果见图3)。
1.2.3 时间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取四份10g枣皮粉碎物分别加入80%乙醇溶液25ml,搅拌均匀后分别倒入有塞子的比色管,置于60℃水浴锅中水浴加热30min、60min、90min、120min,过滤出滤液后再分别测其吸光度A,筛选得出最适时间。(结果见图4)。
1.2.4 乙醇法正交实验
以单一因素实验结果为参照,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水浴时间三个影响因素作正交试验。(结果见表1)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NaOH提取时间的确定的实验结果
NaOH在不同时间提取枣皮色素460nm吸光度见图1。
通过图1可见,常温下NaOH的吸光度在90min以后趋近不变,故可以此吸光值作为对照标准,A=0.450。颜色呈棕色透明,有中度刺激性气味,与栆的气味不同。NaOH对于枣皮色素提取率较高,且通常被用作提取枣皮色素的溶液,故取NaOH作为乙醇提取提取的对照组参考。
2.2 乙醇法提取枣皮色素的实验结果
2.2.1 乙醇浓度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乙醇浓度改变而测得的枣皮色素460nm吸光度变化图见图2。
通过图2可见,使用80%的乙醇处理的枣皮色素在460nm处吸光度最大且变化率最大。
2.2.2 料液比例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
料液比例改变而测得的枣皮色素460nm吸光度变化表见图3。
通过图3可见,10g枣皮色素粉碎物与25ml乙醇溶液初始吸光度中等,吸光度变化率大,故选用料液比2:5(g/ml)。
2.2.3 时间对枣皮色素提取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时间改变测得的枣皮色素460nm吸光度见图4。
通过图4可见,在乙醇浓度、料液比、水浴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浴90min时吸光度最高。
综上所述,选取乙醇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2:5(g/ml)、水浴加热时间90min。
2.2.4 乙醇法正交试验的结果
以单因素实验为参照,进行正交试验验证乙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通过测定枣皮色素在460nm处吸光度而得到的实验结果见表2。
通过表2可见,溶剂法提取枣皮色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水浴时间>水浴温度。最佳提取水平为2:5(g/ml)、乙醇浓度80%、水浴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测得吸光值为0.411,接近NaOH的吸光值0.450。
3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1)本实验采用乙醇提取法对枣皮色素进行提取,确立的枣皮色素提取条件为:使用料液比为2:5(g/ml)的枣皮粉碎物,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然后放入水浴锅加热60min。(2)今后实验可进行更多提高提取率的操作,例如采用超声波破碎法,通过加入纤维素酶对枣皮进行预处理等方法,以更为安全、高效的方式提取枣皮色素。且对于枣皮色素的浓缩干燥与枣皮色素稳定性等方面,也需进一步的探究。
[1]孙灵燕.木枣枣皮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A].陕西师范大学,2005.
[2]付凯卿,曹艳萍.枣皮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农牧产品开发,2001,(01).
[3]李晓,赵文恩,田武韬,时国庆,郭朋辉,胡利强.枣皮红色素的成分分离分析研究[J].天津化工,2009.
[4]吴宇宽,刘章武.红枣红色素提取方法的优化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8.
[5]孙灵霞,陈锦屏,刘凤英.红枣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
[6]常世敏,生吉萍,申琳.冬枣采后红变及其调控方法的研究[A].中国农业大学,2005.
[7]王校东.番茄红色素的提取、分离、纯化及产品开发[A].浙江工商大学,2009.
[8]杜苏英.食品分析与检测[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