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绩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014-12-15查迎峰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2期
关键词: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绩效考核

查迎峰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难以离开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的发掘、培养和绩效考核已成为每个企业工作的重点。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工作效率;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2-0120-02

人力资源管理即现代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换言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合理分配企业内部员工,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企业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的制度和管理方法。

1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是调动企业员工积极性的首要措施,也是充分发挥企业员工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强大起来。企业要想实现由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和现代管理的成功转变,就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充分发挥企业的人力资源,才能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员工的整体素质。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2 人力资源的特点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三大资源之一,同时,也是获取其他两大资源的媒介。单从员工的生命周期来看,人力资源是有限的,但通过招聘、吸纳新员工,企业的人力资源是具有再生性的,这是依赖于员工的不断更新和替换实现的。

人力资源具有可增值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员工也应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企业也要给员工提供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这样不仅能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还能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

此外,人力资源还具有社会属性等特点。要想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离不开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管理。

3 绩效管理的含义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者为了发掘、培养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建和谐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而规划的有效管理措施,也是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员工的参与度、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发展企业绩效的有力措施。可从以下4方面完善绩效管理:①提高决策的规划性和合理性。只有目标明确,员工才能够高效率地创造业绩。②完善与绩效管理有关的管理体系,以减少内部矛盾,提高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③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的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整体的经济效益。④通过绩效管理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不断进度,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绩效管理是通过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公司效益的管理方式、决策。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对人力资源管理起着决策作用。企业的战略目标对该企业最终的效益起着决定作用,绩效管理的基础作用是体现企业的发展导向、内部组织和员工管理方式等战略目标,评估员工个人的工作效益是对员工个人绩效管理的基础。此外,绩效管理还是公司内部招聘、评选的衡量标准之一,绩效管理本身就是对企业员工能力素质的考核方式之一。

5 有效利用绩效管理

企业应将员工放在首位,重视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充分挖掘员工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绩效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员工,因此,在制订具体的绩效管理方案时应多方面听取、吸收员工的看法,从而使具体的实施方案更加合理,使考核更加全面,这样也使员工更容易接受并主动落实管理方案。

应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强化管理者、员工对绩效管理的理解。管理者应能正确理解绩效管理,能科学、合理、全面地运用绩效管理方式,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完整的管理制度,并设计合理、全面的考核标准;员工应能科学、合理地理解绩效管理的含义,提高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将其运用于日常的工作中,使绩效管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

定期绩效考核员工后,应将考核结果公开,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绩效考核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效率。

绩效管理不只是针对薪酬体系的规划设计,也是为了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方式。绩效管理应得到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重视。企业要将其运用在企业的发展中,并制订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制订工作目标和具体的工作计划。

海尔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绩效管理体系,开创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三工转换”制度。在该制度中,全体员工分为3种,即优秀员工、合格员工和试用员工,不同级别的员工享受包括工龄补贴、工种补贴和分房加分等在内的不同的待遇,并根据工作业绩和贡献动态转换,全厂分布。只要员工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就可以进行“三工上转”,比如试用员工转为合格员工,合格员工转为优秀员工;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员工也会进行“三工下转”,甚至退回劳务市场或待岗。在海尔集团内部,“三工转换”的比例保持在4∶5∶1,这样的比例不仅有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有助于提高企业内部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忠诚度。为了逐步培养员工勤奋工作的劳动意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海尔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审核和公布“三工转换”的人员名单前,会要求各个部门每月提报符合转换的员工名单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并填写相关的《三工转换建议表》。该制度使工作勤奋、业绩好的员工实现“三工上转”,成为优秀员工,在企业内部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得到了更加丰厚的薪水。对于新招收的大学生而言,海尔内部也设立了专门的转换路线。大学生先在生产一线、市场一线等部门实习1年后,再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岗位,考核合格后,就可以转为正式员工,并在后期根据表现给予奖惩和实现“三工转换”。

参考文献

[1]张进智.战略绩效考核——可持续发展企业素质及经济增加值考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经济效益绩效考核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效率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分析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民营企业绩效考核管理研究——以BH公司为例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