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

2014-12-15黄旦莉

科技与创新 2014年22期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质量管理体系

黄旦莉

摘 要:阐述了最大供电能力的概念,探析了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以供参考。

关键词:最大供电能力;智能配电网;电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14)22-005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配电网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决定着城市的最大供电能力。因此,配电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由于智能配电网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智能配电网已经成为目前业内的研究热点。由此可见,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最大供电能力的概念

最大供电能力,指的是在一定供电区域内,在配电网满足当地准则的条件下,同时计、变电站站内主变和配电网的转供电能力和实际运行约束下的最大负荷供电能力。在智能电网下实现高级配电自动化配电网络的负荷转供能力更快,应用最大供电能力理论对智能配电网进行规划,发现已有配电网具有在更高负载水平下运行的潜力。因此,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电网消纳新增的负荷,并适应城市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的实际需求。

2 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

2.1 智能电网规划的新思路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电网规划与传统的规划方法具有很大的差异,它以智能电网的供电能力理论为基础。智能电网的供电能力理论研究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以变电容量评估配电网的供电能力阶段、计算网络供电能力阶段和供电能力精确理论建模阶段。运用科学的分析手段,能够对智能电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智能电网在更高负载水平下运行,有效挖掘原有供电网络的潜力。传统的电网规划通常首先考虑变电站的容量,然后再对电网结构进行规划和布局,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电网规划通过优先利用电力网络,吸收新增负荷,然后采用新增变电容量的方式对电网结构进行规划和布局,并通过优化负荷,实现对电网负荷的合理分配,有效匹配电网的负荷水平与供电能力。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电网规划适用于负荷缓慢发展的阶段,而传统的电网规划适用于负荷快速增长的阶段。因此,在智能电网规划的初期,即负荷快速增长的阶段,应该采用传统规划方式,在智能电网规模稳定之后,宜采用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电网规划方式。

2.2 智能配电网运行的新思路

传统电网运行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电网电气配套设施落后、电网日常监督力度不够、智能化水平不高、电网制度不健全、科技应用不到位和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高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智能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运行新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

2.2.1 采用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

电力企业应该强化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运行和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电力行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不仅能够避免遗漏数据问题的出现,减少数据计算误差,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还能够显著提高数据计算的速度,有效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这对保证配电网效率和提高智能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2 创建完善的配电质量管理体系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的过程中,为了保证供电企业的合理化操作,应该创建完善的配电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创建完善的配电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避免因质量达不到标准而造成的电力事故,保证供电质量,保证社会的稳定,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2.3 强化对智能配电网设备的监测

智能配电网是一个庞大、复杂、严密的系统,智能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严谨、定期、及时的检查和记录。例如,在电网微机保护状态下,对故障发生的位置、频次和发生的时长、周期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这需要智能配电网的管理、工作人员强化对电网运行的跟踪记录和安全管理,重点对故障环节进行检查和记录。这对以后整个电网装置的检修、维护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4 强化电网的微机保护

微机保护在智能电网运行中具有众多应用优势,例如,在智能配电网的衔接工作中,它能够使保护装置和计算机进行全面接触,当智能配电网中的某个系统或元器件出现故障时,微机保护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位置,并发出相应的警报信号,使电力维修人员能够迅速赶到故障现场排除故障。这对保证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持续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5 创建坚实的配电网架结构

网架结构是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坚实的配电网架结构,对保证电网线路的安全和畅通,以及保证供电企业的正常供电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创建配电网架结构的过程中,应考虑网架结构的安全性,挑选优良的线路建设材料,采用性能良好的绝缘导线,保证配电网络结构的合理化、有序化和简单化,进而保证智能配电网的安全、有序运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将最大供电能力理论应用在智能配电网规划和运行中,所提出的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规划与运行新思路,对实现未来智能配电网的合理、高效规划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希望能为智能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叶剑.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探究[J].广东科技,2012,12(23):74-75.

[2]肖峻,李振生,张跃.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智能配电网规划与运行新思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3):8-13.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智能配电网质量管理体系
智能配电网研究
浅谈输变电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
探讨智能配电网故障快速定位与故障恢复
关于智能配电网运行状态管控与综合评价关键技术的探讨
基于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管理与探索
质量量度在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中的应用
船舶行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建设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