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基础教育中教科书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014-12-13张婷陈芬

科教导刊 2014年32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解决策略

张婷 陈芬

摘 要 教科书质量保障是课程质量保障的核心,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关于我国目前教科书质量问题,本文将从教科书的印刷质量与设计,教科书编排逻辑及教科书的学科逻辑三方面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教科书质量问题 解决策略

On the Quality of Textbook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and Solutions

ZHANG Ting, CHEN Fe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Abstract Textbook quality assurance is the core of curriculum quality assura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About our current textbook quality problems, we will print quality of textbooks and academic logic design, layout logic textbooks and textbook three aspects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strategy to provide 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promote student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basic education; quality of textbook; solutions

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依据。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它作为落实课程目标重要工具,以及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其质量问题也体现了课程的质量,是课程评价的焦点之一。着眼于教科书的质量研究,能有效提高课程的质量,深化课程评价理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我国基础教育中教科书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科书的印刷质量与设计问题

我国有明文规定,教科书印刷的纸质、规格、装帧、制作水平等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即教科书应该“图画文字搭配合适,纸质良好,印制美观,坚固耐用”。事实上,有些垄断教材印刷的出版商在实际操作中却与国家标准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脱页、开胶等质量问题,此种情况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不少麻烦,它不仅不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同时还会影响教师与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心情。其次,在教科书设计上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而是根据成人的标准来设定,在配色和设计上显得呆板,不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爱好,如学生喜欢色彩丰富,版式新颖,充满美感,能使他们产生共鸣的设计。质量优质与设计优雅的教科书从某种意义上对学生的学习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1.2 教科书的编排逻辑问题

教科书的编排逻辑是教科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教科书的编排逻辑即指教科书在文本阐述时,课程目标的表述是否清晰,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及教科书的内容呈现是否科学,素材与情景的选取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在此,笔者以义务教育七年级英语(下)人教版教材为例来说明。笔者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新版本的教科书比老版本的教科书更难教,它更加考验教师的整合与生成能力。从英语教学规律角度来讲,新知识的教授听说要先于读写,教学内容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然而,在新版的人教版教材中,某些听力环节的设计考查学生边听边写出新单词或包涵新知识点的句子。这样,为了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教师不得不在讲完教材第一课时预设的新单词后,再进行听力部分的新词引入铺垫,来实现有效的听力教学。这样的编排,就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更加考验教师专业化水平。若教学经验不足或专业化水平不高的教师,在处理这样的隐含知识点环节上必将遇到阻碍,从而使得教学片断破碎,无法连贯完整地呈现教学过程。

1.3 教科书的学科逻辑问题

教科书学科逻辑问题是指教科书在编排的过程中,对于其本身学科的特点突出不明显,以及教科书内容上存在前后逻辑颠倒的问题。例如:某送审教科书材料,第一章标题为《秋天到了》,各节的小标题依次为“秋色如画、聆听秋天、秋天的气息”,这种充满文学性的表达方式,会使读者联想到语文课本。但事实上却是一本科学学科的教科书。类似的问题在该本教科书中还比比皆是,用魔幻性的语言来表述科学探究的话题,很明显不符合科学学科严谨性的逻辑特点。至于在内容上的前后逻辑问题,则主要表现在编辑教科书过程中的错误。此类问题出现得比较多的是一些历史性的问题上,比如“战国人吃上了西汉的葡萄”等等,这类问题的存在不但使学生学习了错误的知识,而且教科书作为被广泛传播的书籍,其逻辑错误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广泛的。

2 我国基础教育中教科书质量问题的解决策略

2.1 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优化教科书质量

要解决教科书印刷质量的问题,必须解决教科书印刷的行业垄断,促进教科书的商品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强行业公平。在制度上,国家必须在规范与开放,统一与多样化之间保持张力,对地方政府进行必要的授权,而不是追求“一统天下”式的国家垄断教材。这将有利于使教材保持一种“接地气”的状态,与当地实际情况与学生、教师的实际需求保持一致,这就需要促进教科书的商业化发展,但是不少人提出教科书的商业化是把“双刃剑”,他们认为教科书商业化的发展会降低门槛,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会出现教科书的鱼龙混杂。但石鸥教授在其相关研究中提到:教科书大量涌现,尽管鱼龙混杂,却竞争性强,你进我退,危机意识强,更新换代快,使得这一领域保有必要的动力与活力。正是这种众声喧哗的局面,才得以突破传统旧经典的羁绊,才能够吸引大量关注教育关注学生的组织与个人加入到教科书建设领域。①

2.2 加强理论建设,使教科书的编排系统化,合理化

教科书的编排逻辑问题,即是要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循序渐进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保证教科书发挥好学习工具、媒介、资源的功能,就不应把教科书只看成学科知识的汇编,而应更注意教育教学的规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编写教科书。新课改对教科书的要求,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要求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究与学习的自主性,教师不能满堂灌输或者照本宣科,这就要求教科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应改变过去呈现固定结论的模式,更多的注重探究性课题的开发。其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知识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进行多元整合,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与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科书在编排的过程中,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精选基础、基本内容,在编写教科书时必须反复斟酌、推敲。同时,应该更积极地引入与实际生活密切有关的内容,促进教学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2.3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书评意识

教师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提升教科书质量有重要作用。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学实际,教师在面对教科书时对教科书的体验差别很大,他们有的觉得无所适从,有的恪守教材,有的脱离教材,有的在教学中再生教材把教材当作活的资源来使用。这就表明教师的专业水平对教科书的质量不同人反应是不同的,教科书要能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就必须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将自身的感受反馈给出版社或者教科书的决策者,这样才能保证教科书符合教师实际使用情况与需求。同时,保障教科书质量,注重教师的书评意识,要注意的是要保障教师对教科书质量信息反馈渠道的通畅,保障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到教科书研制者手中,并得到合理的采纳或解释,从而提升教科书的质量。②

注释

① 石鸥,刘学利.跌宕的百年:现代教科书发展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5).

② 孔凡哲,王郢.提升教师教科书评价意识保障教科书质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解决策略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处理策略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