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政治课教学论”课程为平台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范式探索与实践

2014-12-13何家理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钢笔字师范生职业技能

何家理

(安康学院 政治与历史系,陕西 安康 725000)

高师“政治课教学论”课程(简称“教学论”),是一门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指导下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传授师范学生未来从教技能的应用性课程,它在整个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探索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是“教学论”教师首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自1994年起将课程职业技能训练与课下平时训练结合起来,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合理分工的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机制。通过构建训练内容框架、建立评估指标体系、量化考核分项累加并同“教学论”成绩挂钩等三个环节,建立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范式。操作层面通过“理论引导—作品示范—集中检测—证书认证”四个步骤实现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历经20年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三项省级质量工程,得到了教育部等五项教改项目的资助,取得了一定实效。

一、以教学技能素质目标要求为导向确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框架

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1]。在某种程度上,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就是一种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随着21世纪全球化潮流的兴起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教育单一的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时代呼唤加强师范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

原国家教委在1994年制定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在大纲中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2]。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教学论”教师在技能训练中的具体分工是:指导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规范的教学语言表达、用规范的汉字进行板书设计。

现实中在对“教学论”课程性质的认识上存在着两种偏差:一种认为“教学论”是一门特殊课程,培养师范生从教技能的任务完全应由“教学论”教师单独承担,与其他教师无关。过分地附加“教学论”课程的任务,没有形成培养学生从教技能训练的合力;另一种是将“教学论”课程同一般的理论课程相等同,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结果是课上完了,学生依然上不了讲台。“教学论”课程桥梁和纽带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单靠“教学论”教师是难以完成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因此,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形成全体教师一盘棋的格局。为此,我们确定了“练口练笔常年练,能说能写能示范”的人才培养思路,将“能说会写”作为师范生的核心能力。“能说”是指能说普通话,具有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能写”是指书写规范的汉字,能写常用教学及行政应用文;“能示范”是指能模拟课堂教学、法庭审判、纠纷调解等实践活动。一、二年级常年开展“每人每周200个钢笔字作业训练”、“每人每周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二年级末进行钢笔字测试,三年级时“教学论”课程进行说写技能综合检测,实行合格证制度。

为了完成“教学论”教师承担的职业技能训练分工任务,在教学中逐步探索出了“每人每周200个钢笔字作业训练”、“每人两轮5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手抄报制作训练”、“电教设备操作训练”、“教具制作训练”、“组合式试讲”等一系列技能训练途径和方法,做到既不增加原有课时,也不变动教学计划,在“教学论”课堂上采取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同步推进的方式进行,每项训练持续两周时间。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时间各占50%。

二、按照评价办法训练操作并量化考核分项累加记载“教学论”成绩

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在探索出训练方法和途径之后,应抓好组织训练问题。组织实施训练应解决三个环节的问题: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示范与操作、成绩记载。

第一,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在设计了训练方法后,应解决的问题是这种训练的结果具有可测量性和可评价性,可以判断某种训练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此,根据6种职业技能训练方法(包括每周200个钢笔字作业)对应地制定出单项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体系应符合直接相关性和可操作性这两个要求,指标体系的直接相关性可以起到评价的导向性和客观性作用。在每个指标中相应设计四个档次,对应相应的分值,每项单项训练满分为100分。制定扣分和操作办法,教师和学生共同评分。以“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评分表”为例,见表1。

表1 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评分表

第二,示范与操作。在具体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首先做好示范,然后引导学生亲自实践。在示范阶段可引导学生浏览省级精品课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网站,观看往届学生训练视频录像。新生入学教育时引导参观“政治与历史系职业技能训练实习实训室”20年技能训练作品展,产生直观印象。开始训练时可以选择优秀选手示范,也可选择高年级学生到班里示范。直接训练操作时教师每次指出学生的优缺点,指出得失分的原因,并同学生一起打出分数,小组训练结束后即刻公布成绩。手抄报和教具制作可通过每人交一件作品的形式来完成,评定分数后奖励班中前8名。凡是单项技能训练获奖的学生在课外学分中享受加分待遇。

第三,成绩记载。成绩按“教学论”课理论考试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成绩各占50%记载。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由五个部分构成,即两轮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一轮带稿,二轮脱稿)、手抄报、教具制作、组合式试讲、听讲态度等各占10%。同时,单项技能训练全部合格者发“学生综合技能训练合格证书”,并计入课外学分3学分。

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位教师都有参与训练的义务,单靠“教学论”教师是完不成任务的。为此,系上应成立机构,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机制。系上成立职业技能训练小组,系主任任组长,系副主任任副组长,辅导员任成员。对职业技能训练进行任务分工,辅导员负责学生日常职业技能训练,即说写方面的一般技能训练;“教学论”教师负责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班务、调查等技能)和职业技能测试验收工作。

一、二年级学生从新生入学开始,由辅导员负责班委会组织开展“每人每周200个钢笔字作业训练”、“每人每周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每学期检查评比一次,每年考核表彰奖励一次。二年级最后一学期组织钢笔字测试。三年级时,结合“学科教学论”课程教学,对“每人每周五分钟带板书口语训练”进行现场验收,通过“手抄报制作训练”、“教具制作训练”、“组合式试讲”对说写技能进行量化考核。

三、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范式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效

“教学论”课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整个探索与实践活动自1994年开始已有20年的历史,实践探索活动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成效:

一是探索出了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范式。制定了《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目标手册》,实行“学生职业技能合格证”制度。建立起“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测试与实训室”,将1994年以来学生训练获奖的600余幅手抄报作品、2000余幅钢笔字作品、40幅教具制作作品布置在实训室之中。同时,购置技能测试软件1套。教育实习中学生教学能力(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合格率达到85%以上。

二是提升了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在2005—2014年教师招考面试中合格率达95%以上,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在90%以上。公务员考试面试通过率达95%以上(近十年来共有70名学生考上公务员;18人考上公、检、法书记员;14人考上村官)。

三是获得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陕西省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陕西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等5项教改项目资助。得到省级精品课程(《政治课教学论》)、省级教学团队(《思想政治课教学论》课程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名师等3项省级质量工程的肯定,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表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10)和“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4)。

四是来自全国22所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和省教育厅教学诊断专家考察“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测试与实训室”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建议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向社会推广该项训练成果。

猜你喜欢

钢笔字师范生职业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小学钢笔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擦不掉的钢笔字
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钢笔字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