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爱汉字,纠正错别字”的对策

2014-12-13伊宏梅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5期
关键词:广告牌错别字餐馆

伊宏梅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中文信息研究会秘书长萧启宏的这一句话说明了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正确使用汉字是国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

一、列举错别字的危害,帮助学生提高认识,重视书写,珍爱汉字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这个国家就是中国。”由此可见,每一个汉字是多么重要,多么美丽迷人啊!然而,从古至今,却有少数人,因为写错别字,造成错误,闹出了不少笑话,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 笔误丢状元。北宋仁宗年间,一个叫赵旭的秀才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文章写得好,名列第一,当宋仁宗皇帝重新审阅试卷发现,赵旭把“国富民强”的“强”字右上部分写错了,把“口”字写成“厶”字。这一笔误,让赵旭丢掉了状元。

2 一字之差,让父母赶去“收尸”。一位在深圳打工的姑娘给父母写信,把“上调”写成“上吊”。一字之差,让父母从千里之外赶到深圳为女儿“收尸”,成为啼笑皆非的笑话。

3 一点值万金。乌鲁木齐某挂面厂要印刷一批挂面的包装袋,而粗心的挂面厂负责印刷的人,错把“乌”字加一点,变成“鸟”字,把“乌鲁木齐”写成“鸟鲁木齐”。就是这一点之差,使18万元的包装袋付之东流,成了一堆废品。

4 多一竖,失去一条腿。一位六岁的儿童胡康康,左腿患了骨髓坏死症,粗心的骨科医生把‘左字写成‘右字,多写了一竖‘I,结果把胡康康好端端的右腿锯掉,造成重大的医疗事故。

5 两字颠倒赔性命。清朝末年,有一位农夫叫王武,上山砍伐毛竹堆成一堆。不料,有一根毛竹溜下去,尖尖的竹尾巴刺中了李华的心脏,当场身亡。县官叫王武写悔过书,王武竟把“竹溜死人”,颠倒写成“溜竹死人”。粗心的县官不经调查,竞把王武定为死罪。“竹溜死人”的意思是指竹子自己溜下去,无意伤害了别人;而“溜竹死人”是指人用竹子故意溜下去伤害别人,犯了故意伤害罪。仅两字颠倒,王武竟成了刀下冤鬼。

以上事例说明写错别字的危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书写汉字要认真仔细,养成良好的书写汉字的习惯。

二、提高兴趣,巧用方法分清字的“音、形、义”

1 用“比较法”记字。编顺口溜:石头不出头是“石”字,“石”字出头是“右”字。“今”字加一点是“命令”的“令”字;“今”字加“心”字底是“想念”的“念”字;“今”字加“口”字底是“蕴含”的“含”字。

2 用“联想法”记字。河、江、清,左边的偏旁是“三点水”,联想到与水有关,右边分别是“可”、“工”、“青”,与“氵”合成“河水”的“河”,“长江”的“江”;“清水”的“清”。

3 用“猜谜语法”记字。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个黑葡萄。”一猜就知道是“眼睛”,因为,眼睛都是“目”字旁,而不是“日”字旁。

4 寻找“反义词法”记字。如,“把一个字或词找出相反的字词。这样正、反两个字、词都记在心上了。‘高与‘低,‘苦与‘甜,‘左与‘右,‘粗与‘细,‘动与‘静,‘美与‘丑,‘爱与‘恨都是反义词。”

5 “连字成词”记字词。例如,高-高兴-兴趣-趣味-味道-道理-理论;清-清水-水深-深刻-刻苦-苦难-难关等。

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记住很多字,通过多读、多记、多写、多练、多辨析,就能慢慢地消灭错别字。

三、开展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

有的学生读书、写字总是不认真,很粗心,写字不是缺胳膊少腿,就是画蛇添足,经常闹笑话。例如写“命令”就写成“命今”,写“朋友”就写成“明有”,写“战士”就写成“战士”,写“相信”就写成“想信”。为了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纠正错别字的训练。

1 加上一笔,字变了样。“口”字加一笔有:中、日;“大”字加一笔有:天、太、犬;“十”字加一笔有:干、土、士;“二”字加一笔有:三、干。

2 同音字要分清,不要张冠李戴。“艰苦”不要写成“坚苦”;“蜜蜂”不要写成“密峰”;“厉害”不要写成“历害”;“明朗”不要写成“明郎”;“再见”不要写成“在见”;“爱好”不要写成“受好”;“幸福”不要写成“辛福”或“幸富”。

3 巧用誊正,减少错别字。班级设立“错别字医院”专栏,每天,写上10个带有错别字的句子让学生修改;还可以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收集错别字的簿子,把自己和同学的错别字收集起来,进行改正,长年累月,久而久之进行改正训练,错别字就会逐渐减少了。

四、走街串户捉错别字,还市场文字的清白

针对目前市场、超市、商店、餐馆中写汉字不规范及错别字时有存在的现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入社会,开展有趣的“捉广告牌中的错别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还汉字的清白。如有几位学生在“捉广告牌中的错别字”的活动中发现一家餐馆门外挂着“豆笑炊食店”的牌子,门口还竖着一张广告牌:“今日开张,旅客可以免费午餐!”餐馆门口围观的人真多,围得水泄不通。一位学生对餐馆的年轻经理说:“阿姨,您好!您餐馆门外挂的牌子中‘豆笑的‘豆字写错了,应改为‘逗,这是豆子的‘豆;‘炊食店也写错了,‘炊是‘炊事员的‘炊字,‘饮食店应是‘食字旁的‘饮字。”另一位女生对经理说,“阿姨,您看,这张广告牌中‘兔费午支这四个字竟错了两个字,‘免费的‘免字没有一点,这是‘兔子的‘兔字;‘午支的‘餐没有简化,这是不规范的别字。”那位阿姨听了点点头,并表示马上把两个牌子中的错别字改过来,还汉字的清白。

五、挥笔写作文,让“珍爱汉字”扎根学生的心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趁热打铁,把学生从书籍、网上、从大街小巷中收集到的有关“爱汉字,纠正错别字”的素材利用起来,让学生写进习作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利用素材妙笔生花,写出有质量的习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吸取教训,从中受到启发减少错别字。

元朝有位文学家说:“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一样长得漂亮、好看,能吸引别人的眼球,也就是引人入胜;中间要像猪肚一样充实,也就是内容要生动、具体,重点要突出,详略要得当;结尾要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收敛,简明扼要,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教师在学生习作中要加强指导,习作的开头可写学习汉字的重要性,或引用名人名言、俗语开头,讲述学习汉字关系到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从而引人注意,紧扣文题;习作的中间一定要写详细,做到内容充实,可以列举一两个写错别字闹笑话,或者损失赔偿严重的事例,如《错别字真是“害人精”》一文,小作者选材生动、新颖,选择了“多一竖”、“少一点”和“错把‘阳字写成‘洋字”这三个活生生的事例,突出了血的教训,引起大家对写错别字的认识和重视,做到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具体,教育意义深刻,引人入胜;习作的结尾要做到首尾照应,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如《写错别字出差错,闹笑话》一文,结尾是这样写的:“由此可见,学习中国汉字,一定要刻苦认真,不能马虎,张冠李戴,不能漏点、漏横、漏撇、漏捺,否则会出差错,闹笑话。”这样的结尾既表达了小作者爱汉字的思想感情,又劝告人们不能马虎写汉字,否则会出差错,闹笑话。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广告牌错别字餐馆
纠错小医生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会咳嗽的广告牌
1号异星球餐馆
1号异星球餐馆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巴西研制出防蚊广告牌
1号异星球餐馆
错别字先生
1号异星球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