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活着》中插叙部分的重要作用

2014-12-12杨秋玲

参花(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福贵第一人称余华

◎杨秋玲

解读《活着》中插叙部分的重要作用

◎杨秋玲

在文学研究中,对这部耐人寻味的小说《活着》的研究可谓不胜枚举,不管从内容主旨上,还是从人物形象刻画上,抑或社会主题的研究上都铺天盖地,本文将截取较为少有的研究角度——插叙部分,从叙述角度、时间串接、时空变换等来共同探讨插叙部分对小说的重要作用。

第一人称 时间串接 时空变换

《活着》之所以能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不仅在于其揭示的深刻的社会主题——死亡与活着,同时插叙部分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从叙述角度、时间串接、时空变换这三个方面来共同探讨插叙部分对小说的重要作用。

一、独特的叙述方式:第一人称

余华在小说中采取了独特的叙述角度:用一个收集民间歌谣的“我”与一位老人福贵谈话。让其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来统领全篇,在现实和过去的相交辉映中,读者感受到了故事的真实与可信。小说中,主人公福贵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余华作为旁观者的声音逐渐消失,由以话语欲望的表达和对故事意义的消解转向以人物为中心,注重对人物命运本身及其生存和心理状态的透视和关照。同时将叙述权和话语权有意识地返还叙述对象,更接近现实和读者的接受心理。这种转变无疑提升了作品的 “现实性”和意义上的深度。

在中国,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和幸存就是一枚分币的两面,他们之间轻微的分界在于方向的不同。《活着》中的福贵虽然历经苦难,但是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用第一人称叙述,福贵讲述的是自己的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称叙述,有了旁人的看法,那么福贵是一个苦难中的幸存者。在插叙部分他反复呼喊家珍、凤霞、有庆等亲人,并且提到时都是自鸣得意的神态。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子女是世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孙,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一起生活的朋友们。在插叙部分里,我们能看出生活中的他是幸福的。

总而言之,余华在创作小说时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淡化了一个沉重的社会主题,以一个较为轻松的视角将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缓解了读者的悲痛沉重之感,同时以讲故事的形式与读者交流,朴实而平凡的语言使读者倍感亲切,就像一位老人在向读者倾诉他的人生故事,这正是小说出彩的地方之一。

二、时间串接

《活着》中的插叙部分实质上起着统领整篇小说的重要作用,小说插叙部分共有七处,这七个插叙部分共同串联着福贵的一生。开篇是以“我”——一个收集民间歌谣的一位游历者倾听富贵老人的故事展开的。第二个插叙部分总述了福贵的前四十年的生活经历:过着浪子生活,最终将自己的身家败掉的惨痛经历。第三个插叙部分到第六个插叙部分是以他的家人朋友的相继死亡为串联的,福贵的大半辈子见证着父亲、母亲、龙二、有庆、凤霞、刘县长、家珍、二喜、苦根九个人物的死亡,生活无情地摧残着他的人生,但是他还始终坚强地活着。插叙部分中,福贵的晚年与他的老牛相依为命,每天过着平静而安详的生活,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他,对生命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小说结尾的插叙部分令人难忘,唯一活着的老人福贵给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贵。作者看着老人和老牛在暮色苍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独自一人:“我看到广阔的土地探路者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活着》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同样召唤着读者。

三、时空的变换

在文学的叙述里,描述一生是表达时间最为直接的方式,插叙部分时间的变化掌握了《活着》里福贵命运的变化,从悲惨壮烈的动荡人生到最后归于平静安详的晚年生活,无不体现着老人福贵的生活态度:活着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也是余华在作品中所要阐述的哲理。

插叙中作者一方面用夕阳映衬时间的短暂,如:“午后”、“太阳挂在西边的天空上,不再那么耀眼,变成了通红一轮,涂在一片红光闪闪的云层上”、“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等。从午后到傍晚,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福贵沉重而不乏安然的一生。另外一方面,作者通过自己的心理描写,从侧面反映出福贵耐人寻味的故事。如“那天我一直在树阴里坐到夕阳西下,我没有离开是因为福贵的讲述还没有结束”、“我丝毫没有离开的想法,我像个哨兵一样在那棵树下守着他”等,作者余华将自己听故事的感受与读者交流,为下文故事情节发展设下了悬念,希望能与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余华作品的成功之处。漫长的过去与短暂的现在交相辉映,在宁静的下午分享的是动荡的往事,但却给作者、读者以激荡的心情。

结语

本文从独特的叙述方式、时间的串接和时空变换这三个方面来具体解读《活着》中插叙部分对整部小说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将其独立出来研究,更有利于作品的研读。通过具体的研究可得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不仅能让主人公讲述自己的故事,还能让作者、读者倾听他的故事。再者,插叙部分串联着福贵的一生,余华曾说道:“如果不是采取第一人称叙述,将现在与过去交错,就无法顺利完成《活着》。”综上,插叙部分的作用起着统领整部小说的重要作用。

[1]王春 浅析余华小说《活着》的叙事策略 [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9年28期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福贵第一人称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活着》的人生底蕴
在痛苦中寻找希望
血和泪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
论余华《活着》中的“活着”
第一人称小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