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纤弱才女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2014-12-12辛亭亭
◎辛亭亭
论纤弱才女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辛亭亭
李清照用诗词记载了自身不凡的人生历程。其诗词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对祖国的赤子忠心。
李清照 人生 诗词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在中华渊远流长的文化苑林中,李清照贡献卓著,把婉约词推向高峰,同时也写出了一些艺术水平颇高的诗篇。李清照诗名、词名并盛,她诗词并举,用诗词记载了她不凡的人生历程,她的诗词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对丈夫的志笃深情,对祖国的赤子忠心。她那崇高的民族气节荡气回肠,永远激励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然而作为女性,李清照也拥有着众多女性所共有的特质。她的一生,有着大起大落的变化,有着许多的感情变迁。从天真可爱的小女孩,一直到孤独飘零的妇人,经历了诸多的世事变迁,导致她的感情及人生态度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她的这种情感变化是真实的、自然的,也是细腻的,从而导致她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也不经意地透露出了这种变化,最后就形成了她不同时期不同作品的不同风格。
封建社会,妇女被彻底排除在社会活动之外。特别是汉、唐以后,对妇女的约束更加森严。宋代士大夫竭力提倡封建礼教、扼杀妇女才能。那时,作为女性的李清照,再有才学,也是无缘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更不可能取得一官半职,谋取朝廷的俸禄。男女平等,在中国古代封建统治下,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深藏在人们心底的男女不平等意识,事实上是一种心理压迫,它使地位卑微的广大妇女安守本分,安于闺房,修炼四德,不能存非分之想,不能做越轨的事。李清照敢于用诗歌批评权贵,抨击投降派。如此慷慨激昂,发聋振聩,真令无数男子汗颜。
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正是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尖锐,国家危亡之际,她的许多诗都体现了对祖国命运的关心和对人民的同情。李清照曾经献诗给当权的赵丞相,说他“炙手可热心可寒”。在文学创作上,李清照从来没有一般妇女的自卑感。她敢于利用各种文学样式表情达意。向宋徽宗提出“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的劝诫。《浯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二首,宋室南渡,赵构成了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定国号“建炎”。此时, 她的五言古诗中,敢于大把泼墨,直向赵构。南渡以后,她又用诗句批评、鞭挞统治集团中见了敌人只知逃跑的投降派: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俞正燮《易安居士事辑》引《诗说隽永》)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早年还写了《词论》,批评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一系列文学家,敢于向久负盛名的权威叫板。虽然所论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她敢于破除对名家的迷信,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这首诗集中反映了诗人崇高的英雄主义人生观,因而成为千古绝唱,表现出密切关怀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
李清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旷世才女,诗词是她的心灵寄托。如果说李清照的词是以深婉绵密的情感来感动人的话,那么她的诗是以深刻的思考和强烈的爱国激情来震撼人心的。《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百无聊赖独守空居的寂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故国灭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的凄惨孤寂的愁苦之情。词人将现实经历及情感体验融入创作之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也奠定了李清照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虽已风鬟雾鬓,但崇高的民族气节仍坚定不移。
人生如梦,是千百年来文人共同悲慨的主题,在他们的笔下,流露的是失落和悲哀。李清照以一个纤弱女性的冷静,以一个巾帼才子的智慧,使这个传统的主题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人生,李清照有自己的态度,她所以要纵酒悲歌,是为了超越现实。在昏沉沉的酒中,在醉醺醺的梦中,李清照从失落与痛苦中解脱出来。尽管她多灾多难,屡遭挫折,但她从来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正是这种自信,才使她始终以积极精神对待人生,肯定自我,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命运抗争。然而,梦幻与现实的区别是相对的。所有人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同样,所有人也不能脱离梦幻而发展。从李清照的梦词中,我们洞见了她的性格和胸怀。
李清照是封建社会不可多得的奇女子。她以其纤弱的身躯,对抗强大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以对山水的追求,超越黑暗的无生气的社会现实;以她沉醉的方式,摆脱痛苦的没温暖的社会现实。作为被压抑的内心极其痛苦的李清照,游山玩水,忆旧做梦,饮酒行乐,都是为了求得精神的自我放松。她这是超越礼教,走向解放;超越人为,走向自然;超越现实,走向理想;超越有限,走向无限。从中,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一个具有强烈叛逆精神的巾帼英雄形象。
[1]刘宁;裙钗不让须眉——浅析李清照的爱国情怀[J];甘肃教育;2009年14期
[2]黄一斓;李清照诗词创作与个性映射[J];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3] 张丽华;;李清照的诗词人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年07期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陈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