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比松画派到印象画派
——绘画公共空间隐痛、惊叹、遐想
2014-12-11◎南寅
◎南 寅
从巴比松画派到印象画派
——绘画公共空间隐痛、惊叹、遐想
◎南 寅
从巴比松画派到印象画派不仅仅是绘画风格的改变,更是观者在参与审美欣赏时建构新视觉的不同,本文旨在以现当代碎片化的思维来略谈对巴比松画派或印象派这类展览展出的空间极其对绘画本体的一些思考,毋宁说这是对两个画派的思考,不如说是对现当代画展展览场所的一些己见。
画派 公共空间 情境
对于绘画作品的解读,不应该像对于历史那样习惯于大叙述,也不应以具体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的发展。从接受者的角度看,每一幅画都是具体的,因观者的身份不同,造就了我们对于画展研究的切入点亦不一致。陈丹青曾叙述过:“现代社会的多重多元化亦导致的多元化价值的标准,多元化机制的不成熟,亦形成不成熟的多元化评判价值,所以人的思维在这种环境中会成为碎片化的存在。”本文旨在碎片的思维中对展览或画派等现象进行多角度的切入,评判其价值标准以此来反观当代艺术。
一、 隐痛——公共空间的仪式化
博物馆作为现代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因为人们的各种需求的物质依托,更是它承载着跨时间、跨空间的文化共同性。观者进入博物馆是带着审美感而进入。当驻足一件艺术作品时,审美感被激发后并进行一连串的审美活动达到审美满足后,人们的审美活动才算得到完成。然而博物馆参观中的一些现象,不免让笔者有一种吃惊的感觉。在消费社会中,大众如何审美?如何获得审美享受?肖鹰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活动》一文中追述到:“在当代审美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审美活动蜕变为一种日常生活的表演仪式,所谓“日常的生活表演仪式”,包含两个方面:是指审美活动从超越的,艺术的领域退入到日常生活领域,成为一种生活行为;其次指审美活动对人生意义的体验的深度被磨平了,成为无意义形象的仪式化表演”。
在这个消费社会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观者选择进入博物馆后,犹如要把博物馆当作一部文化史来解读的。然而我们看到的现象则是漫漫长龙的队伍,却抵不过那观者近乎拍张照的时间。尽管看到了原作,但人与人,身体与身体的接触更是盛况空前的,无法做到放松式的审美欣赏。笔者不禁虚叹,公共空间的文化氛围以及特殊性的塑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惊叹——回归自然的咀嚼性
新古典到巴比松再到印象派在历史上不仅是三个不同的画派,更是风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大都是回归自然的。他们各自的形式和内容在时间和空间限制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变化,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人类本身,人类对视觉的认知感受远比电影底片运作过程要复杂的多。三个画派之间的画作,必须以横向的比较方法,更能增加我们视觉认知的丰富性。如柯罗《坐姿裸女》与雷诺阿《金发浴女》放在一起时,我们对其进行咀嚼时的品读时,不仅是题材以及技法的继承性,更是对其风格创新性的惊叹。对光的敏感性是印象派画家们共同的特征,而他们将对光的敏感性一部分化作了对笔触肌理的制作上,使画面的元素更加的丰富。
巴比松画派和印象画派二者不仅有视觉认知上的差异性,笔触上的微妙性区别,最大的感受就是画作都能引起观者去探究的冲动。沃尔夫林提出人类观看世界是有其固有的模式,线描方法向图绘方法的发展,平面向纵深的发展,封闭的形式向开放的形式的发展,多样性向同一性的发展,主题的绝对清晰和相对清晰,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表征,在观印象派画里边界线,是隐藏在色彩与色彩的重叠中。线具有边界的作用在这里被色彩融化掉,整幅画就是颜色交织中,这何尝不是形式上一种敞开的怀抱。
三、遐想——情境的再生性
情境再生,即在可能和必要的条件下,通过建筑、场景、人文活动的有效组织,建构起地方文化的再现和再生。在条件的限制下,五六十年代的延安街头的艺术宣传,到八十年代的星星画派,再到九十年代的广州双年展的策划,选择了在户外进行布展,但观者并没有感受到自然光与室内光照耀的画面的区别,而是一味地考虑艺术作品宏观的时代性价值。在博物馆进行展览无疑对人们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制,如果排除艺术管理上的问题,是否可将现当代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摆到光天化日之下或将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放进自然光下,看看会引起怎么样的反应。将时间历史方位上的艺术品摆到空间的方位的艺术品,将历史时空中的光和现代的光放在共识性的空间中相比较又会碰出怎样的火花,这些笔者并没有深入地去论证,只认为观者与画面距离越接近越能像触感那样给人们真切的感受。歌德说人类习惯看见的东西。
那么人类对不习惯看见的东西会就产生抵触和包容?笔者认为这种摆置正是对大师真正的尊重,以现代的语言或者空间来阐述大师的作品进而反思现当代艺术作品。
碎片式的思维善于将个体的思维跨度加大,从对展馆中观者对展览的那种近似仪式化的现象,到进入展场静下心来细细咀嚼那细节的美,再到对具体的作品未来怎么样能近距离的跟观者想触摸的理解,无不是对“从巴比松到印象派”这个展览的一些角度性的思考,也揭示了笔者对现当代作品的一种批判和期待。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