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里达《论文字学》的探讨
2014-12-11◎张畅
◎张 畅
关于德里达《论文字学》的探讨
◎张 畅
众所皆知德里达是解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德里达不仅仅提倡追溯文字的历史,从形式上解析了西方的传统,还重新阐释了思想、文字、言辞、阅读、写作之间的关系。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是在深刻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想和理论,更彻底地颠覆了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改变了文字在语言文化中的从属地位,这一思想在德里达的《论文字学》中更为突出,文中反映了两种观点,将解构主义与结构主义做了详细的分解,结构主义中语言被看成了一个均质的系统,而解构主义中将语言当做不均质的,只因其中存在着不同的历史“痕迹”。
德里达 文字学 语言学 形而上学
经常受到左翼批评的德里达从来都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是,这位出生于阿尔及利亚既是文学理论家又是法国哲学家的伟人却出现在《新马克思主义》传记辞典中,这是《新马克思主义》的作者戈尔曼的理解。“传统”与“新”在这里是相对的。无论怎样,马克思主义与德里达在某种意义上一定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
一、两种对立的语言观
在人类学、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甚至是神经病理学中都与语言文字相关,更加注重语言与文字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语言学传统理论的角度来看,语言只是用于社会交际的工具和思维方式,只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有关符号的系统;每一种文字都与其时代背景是相连的,而文字就是记录这个时期的书写符号。文字和语言两者之间不是共生关系,是先有了语言,才有了文字;没有语言就不存在文字,在传统意义上来说,语言包括了文字,文字是从属语言的,文字一直受制于语言,地位也低于语言。
1.青少年学生在生活中的感悟
《论文字学》一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中“文字产生在字母之前”共分解为三章:文字的始源与书本的终结;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区别;文字学被轮作为实证科学。第二部分中“文化与自然”也分解为三章解读了莱维与卢梭论文字始源的作品。德里达曾经说过“第一部分勾画的是一种简要的理论,主要是阐述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他曾经提出了很多这方面理论,而第二部分却针对这些概念开始审查。
2.文字与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中:语言只是一个形式,不存在实体,语言是在言语中延伸出来的,语言也存在言语之中,两者之间相互既有着区别也有着相应的联系。在德里达思想观念中认为:“不管人们的观点是什么,语言的问题一直存在着,且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难题。但却与现在不同的是,在过去他从未在全球性的研究领域中被渗透,以及在思想、方法和意向中与思想体系有着千差万别。
3.文字的始源与德里达的结构
在传统的观念中存在着一个共识:文字只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一种符号。“记录”与“书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可以讲两者之间的性质区分,主次关系完全不用“思考分辨”。在语言学中总会出现文字学的身影。毋庸置疑,“新观点”中的文字学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暴力”问题
在德里达的思想中觉得符号具有“任意性”并不恰当,它反对将书写符号和语言学符号进行区分。德里达主张在符号中不接受将文字作为记号。然而有一种非形象的东西,任何能看见的食物都不会与他相同,称之为音素。文字不断地进步、成长、完善,广泛地应用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由此产生了“经典权威性”。因此,德里达指出文字中存在的“暴力”问题,为何说文字本身就意味着遗忘,文字起着一个中介的作用,是逻各斯离开了自身。
1.文字是什么
那文字究竟是什么?在传统的观点中,定义很明确,将之称为“记录”。将哲学与文字学结合在一起,却又会是另一番前所未有的景象。德里达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文字学是可能的?最后分析,只有在了解了文字的概念以及理解了形成的条件下文字学才是可能的。文字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一种思想和文化。
2.“解构”“置换”
我们如果考虑象形字与表意字等的弱点,考虑下表音字与象形字之间的区分界限,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注意到索绪尔的定义并不够慎重,甚至会意识到有必要先抛弃一整套来自于形而上学的概念,这些概念一直以自身所具备的任意性作为重点。德里达的观点给人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我们在以往的认知的确一直处于传统观点之中。
结语
如今我们所接触的与文字始源相关的问题与文字学的定义问题,是唯物辩证法的还是形而上学的?又或是其他的某种理论和思想?德里达只是用他的观点和理论给我们指引了一个哲学的方法,“解构”集合了哲学思想和阅读策略,并不存在难解的术语。当然,在中国的文字学中,传统思想中的理论和形式方法仍然有着一定的自我存在价值。当今学界是一个集多种思想、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学界,任何推陈出新的观点都不足为奇。
[1]李东兵.从德里达《文字学》看结构主义[A].兰州学刊, 2004,(03).
[2]陆晓云.德里达《论文字学》的结构思想[A].广西社会科学.2011,(09).
[3]董迎春.浅论德里达文学批评思想[A].钦州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冯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