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中守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题探析
2014-12-11代美丽王漪璨
代美丽 王漪璨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
变中守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主题探析
代美丽 王漪璨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讲述一个少年与一只孟加拉虎在太平洋上同舟漂流的奇幻故事,本文试从身份改变、宗教信仰改变和心理改变三个方面探讨变是唯一不变的这一主题。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身份改变 信仰改变心理改变
一、引言
加拿大作家杨·马特尔(Yann Martel)的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受到大家关注,小说亦由李安导演改编成电影,并深受大家喜爱。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不可思议又引人遐想的故事。印度少年派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自小喜爱读书,并相继皈依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后来全家迁往加拿大,因为轮船失事,仅有少年派侥幸落在救生艇上活了下来。与他同处救生艇中的,还有一只鬣狗、一只断了一条腿的斑马、一只雌性猩猩以及一只重450磅的成年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后来,鬣狗吃了斑马,咬死了猩猩,老虎又咬死了鬣狗。最后,少年派开始独自面对这只危险的老虎,与其在海上艰难地漂流了227天,最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他们终于抵达墨西哥海岸时,这只老虎头也没回地消失在丛林中。少年派则在加拿大开启了新的生活。后来,在轮船事故调查中,调查员询问成年的派,他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有老虎的故事,一个是没有老虎的故事,即救生艇上动物对应厨师、水手、妈妈和自己。成年派并未给出确定的答案,只是让调查员和读者选择你愿意相信的故事,相信大多数人选择有老虎的故事,因为上帝也是如此。
小说体现的亦真亦幻、虚实相间的叙述,让读者对作品充满了遐想空间,也是能让人产生信仰的故事。黑格尔的《小逻辑》讨论了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其中“有”、“无”、“变”是存在论的起端,“有”是逻辑学的开端,“无”又等同于“有”,而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的是“变”。黑格尔说:“如果说,无视这种自身等同的直接性,那么反过来说,有正是同样的东西。因此有和无的真理就是两者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变易。”“变”是有无具体化的开始,是一个理解事物的方式,因此“变”也成为可以理解可以把握的思想,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亦体现事物本质在于“变中守恒”。
二、身份改变
少年派原名派西尼·莫利托·帕特尔(Piscine Molitor Patel),其中派西尼是游泳池的意思,因为piscine和英文中的Pissing(小便)发音相似,同学给他起绰号嘲弄他,派就将自己名字缩写为Pi(π),数字无穷尽,充满神秘和未知,正如小说中一些情节,像食肉岛上面神秘的一切一般不可思议、令人无法相信和想象。这是科学家试图通过理性解读宇宙的一个无理数,是圆周长和半径的比值,依靠理性和逻辑获得,但本身又无法被精确表述。他的名字正如大海一样有着深厚的内涵,包含科学理性和宗教色彩,漂流在太平洋之上,就是在圆圈的中心永远做一个点,半径永远是你注视的目光,周长永远那么长。一个人深陷困境之中亦是如此,要想获得信心和希望,那么你的恒力和勇气的半径要足够长,才能从悲伤和绝望的周长中把自己解救出来。
少年派家里拥有一个大的动物园,“在动物园长大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我生活得像一位王子。哪一位土邦主的儿子有如此广阔的郁郁葱葱的场地可以玩耍?那一座宫殿有如此多的野生动物?我童年时代的闹钟就是一群狮子”(14)。后来全家乘轮船迁往加拿大,不幸的是船沉了,少年派是唯一生存下来的人,痛苦、孤独、彷徨并与一只三岁重450磅的孟加拉虎为伴共同漂浮在太平洋。漂流太平洋上时,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痛苦之中,精神和肉体受到双重打击,几近崩溃。看到鬣狗的残酷,撕裂了斑马,咬死猩猩,老虎又杀死了鬣狗,这一切让他愤怒、恐惧、担忧、绝望。成为世界、上帝和家人的弃儿,转念之间发现自己并未被遗弃,海洋如此柔软、坚实、广阔,正如上帝的胸膛,于是为了生存,他开始振作,不断从失望中找到希望,慢慢熟悉海洋、了解海洋,阅读求生指南,学会在海洋捕猎食物,自制饮用淡水,曾经会因为把飞鱼裹住杀死而哭泣,慢慢高兴地用大锤头把鲯鳅打死,少年派慢慢习惯杀戮,成为更好的猎手,从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变成一个野蛮人,像动物一样吃东西,发出很大声响,发疯般地不加咀嚼地狼吞虎咽,自己的变化让他自己都觉得堕落可怕。其实这是他对生活和生命的爱恋,依靠智慧和恒力坚强活了下来。在驯服理查德·帕克的过程中,少年派慢慢掌握主动权,建立了自己的威严和地盘,在矛盾和绝望中让自己和老虎共存下来。既短暂又漫长的227天的海洋漂流,让他从无忧无虑、家人爱护的少年转变成独立、坚强、超脱的非寻常人。小说开始,给读者说明派幸免于难后去了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拿到了宗教学和动物学的双学位,开启对人生解读的新的篇章。
三、宗教信仰改变
少年的派冲破内外的约束,先后皈依三大宗教——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对宗教信仰充满好奇,海纳百川似地兼容各种信仰。当三大宗教的
智者相互诋毁、强烈要求派坚持自己的宗教而放弃其他宗教时,派引用了甘地的话:“所有宗教都是真实的。”派的父亲信奉科学主义,曾教导他说:“什么都信等于什么都不信。”派貌似是宗教信徒,其实他只不过是跨越宗教界限和教条达到真正的博爱之徒。在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眼里,宗教信徒不过是遵循着教规和仪式的伦理阶段的人,而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之人,都体验着人间巨大痛苦,当痛苦到绝望的时候,上帝就会出现。真正宗教信仰人,是“信仰骑士”。
派能够成功掌控老虎,适应了漂流生活,接下来他所需要面对的就是精神上的填补,不让自己被茫茫无期的海上生活逼得发疯。超物质的精神需求,即信仰则变得很重要。其实,小说中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在派遭遇了海上的一系列磨难后,他从理性的人变成非理性的个体,他的内心痛苦、绝望、神秘,他每天根据不同的情况改变自己的宗教仪式,给了他一些安慰,对上帝深深的信任就是爱的自由行动。有时候派内心的彷徨、孤寂、愤怒和绝望让他很难爱上上帝,但他会想办法找回对上帝的爱,最后他的博爱让他和老虎共存了下来。最后,当生活对他而言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派最终获救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人。电影里少年的派吃饭时会祷告,中年派吃饭时依旧祈祷,不过这份祈祷和信仰已是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一次升华。读完派的故事也许你会相信上帝,也许不会,但总能引发你对宗教的好奇、思考与探讨。派的故事充满魔幻和未知,让人对上帝既敬畏又亲近,激起对上帝信仰的渴望。其实,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彷徨及迷茫和在无边无际的太平洋上的少年派极其相似,这时精神上面的信仰和理性的科学时代的平衡多么重要,又给现代人很多启示,做到科学与宗教信仰的相互补充与结合,像派一样的虔诚相信自己的宗教信仰一样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作者试图通过派的故事让我们信仰的上帝不是印度教的毗湿奴,不是基督教的耶稣,也不是伊斯兰教的安拉,而是超越一切教义与宗教狭隘主义的上帝。
四、心理改变
少年的派无忧无虑,对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和探险的精神,对信仰兼容并包。后来经历太平洋漂泊之旅,失去家人的内心痛苦,和漂流无边无际的大海的绝望占据派的整个内心:“你也许认为那一刻我丧失了所有希望。的确如此。正因为如此,我振作了起来,感觉好多了……又开始变得放松,大胆,无忧无虑。”(135)与老虎理查德·派克在海面上敌对又共存。在和派克一起共存的时候,派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派克对他生命的威胁让他想出六种办法要杀死派克;另一方面,在汪汪大海之中的孤独绝望,让“我的心里有一部分希望派克不要死,因为如果它死了,我就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179)。最后,他选择了和派克共存。在驯服的过程中,派内心的动物性被激发出来,即野性的本能。但是共处过程中,派克已经成为他生命重要的一部分,正是派克让他努力想办法捕杀猎物、制造淡水等为生存做一系列的事情,分散了他从失去家人和觉得被上帝抛弃的痛苦绝望之情。在和派克既惊险又有成就的相处中,派的野性本能地发挥到极致——用撒尿来规定自己地盘,用棍棒驯服食物的归属,二者逐渐形成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
其实,按照派讲述的第二个故事来看,派就是老虎,这一奇幻故事可解读的角度很多,例如派代表着人的理性,老虎象征着欲望与恶;用弗洛伊德的理论亦可用以解读,派代表理性与常识的自我,老虎则象征无道德无理性的本我,当人类恶化身的豺狗厨子吃掉斑马水手、杀死派的猩猩母亲后,派心中的野性本能与恶被激发出来,他杀死厨子也吃了厨子。之前派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类个体,兼容并包多种宗教信仰,而这之后,他的动物性以绝对优势压倒了人性。最终,当他到达陆地获救时,老虎则头也不回地跑进了山林,这象征着等派回到正常的人类社会之后,他心中的动物性也随之消失,他的理性回归,本我再次复活。那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善,恶,理性,还是欲望?作者试图告诉大家:人的本质不是善恶,人性中善与恶、理性与欲望并存,在某种关系下理性凸显,在某种关系下恶复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心理上,派经历的理性和非理性的相互转换和回归,也让他从本质上寻找到真实自我。
五、结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主人公派经历人生困境,和一只三岁孟加拉虎的227天的海洋漂流历练,使他从身份、宗教信仰和心理上都有了质的改变和升华。黑格尔的“变”统一了“有”和“无”,真实残酷的海洋漂泊和虚幻的漂流故事让少年派成长历练成融入社会、低调温和的中年派,这一切体现了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永恒主题,也展示派在“变中守恒”自己的人生蜕变。
[1]Martel,Yann.Life of Pi[M].New York:Mariner Books,2004.
[2]Stratton F.Hollow at the Core:Deconstructing Yann Martel’s Life of Pi[J].Studies in Canadian Literature,2004(2):5-21.
[3]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黄曼.论《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的伦理隐喻[J].外国文学研究,2013(4):146-151.
[5]王晓梅,李晓灵.镜像化主体:认同与异化——扬·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记》的叙事话语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8):64-70.
[6]杨·马特尔.少年Pi的奇幻漂流[M].姚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7]张建红.《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复调艺术特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43-45.
[8]卓然.名字里的奥秘——扬·马特尔小说《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命名探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