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安冈章太郎文学中的“战争”
—— 围绕战争的表现形式而展开

2014-12-11宋婷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转学太郎战争

宋婷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安冈章太郎文学中的“战争”
—— 围绕战争的表现形式而展开

宋婷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对以安冈章太郎为代表的“第三新人”文学是“反批判”、“非政治”的文学这一观点提出质疑,以安冈章太郎的自传体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安冈作品的梳理与细读,找到隐藏在其中的“战争”要素。进而从小说的背景及情节发展两个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安冈文学中“战争”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最终得出安冈文学与“战争”息息相关,他笔下对“日常”的描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战争的揭发与批判。

安冈章太郎 “第三新人” 战争 表现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这场全球规模的战争持续了长达六年之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此后,日本文学开始走向复苏,并逐步进入活跃期。其中,“战后派”作家的创作尤为瞩目,他们要么批判战争、探究人性、探讨政治与文学,要么从写作手法上展开探索与回归,以其旺盛的文学创作为日本文坛增添了新动力。

20世纪50年代,与“战后派”作家创作风格截然不同的一批新人闪亮登场,这就是“第三新人”。“新人”二字,足以窥见其创作风格与此前的不同。“第三新人”这一名称的提出者是山本健吉,而将“第三新人”这一名称作为文坛用语固定下来的则是评论家服部达。服部分别在《新时代的作家们》和《劣等生、小残废者、市民》两篇文章中,对“第三新人”的定义、包括的作家以及他们在创作上的特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服部达提取“第三新人”文学特征中的最大公约数,将其归纳为“日常的、生活化的、客观的、抒情性的、单纯的、单调的、独立的、具有某种形式的、非伦理的、非理论的、反批判的、非政治的、现状维持性的等等”(服部,153)。简而言之,“第三新人”这批作家的作品大多远离政治与批判,他们更擅长描写“自我”及周边的人或事,侧重表达“日常”。

在“第三新人”作家中,最具代表性、特色最鲜明的作家当属安冈章太郎。安冈章太郎于1949年开始文学创作,1951年以处女作《玻璃鞋》在文坛崭露头角,之后又相继发表了《阴郁的愉悦》、《恶友》,并凭借这两部作品将“芥川文学奖”揽入怀中,被文坛誉为“第三新人”旗手。安冈章太郎的小说中,很少出现“战争”这一字眼,这或许也是服部将其定义为“反批判的、非政治的”文学原因之一吧。

安冈所创作的小说,大多取材于他的自身经历,因此又被称为 “自传体小说”。本论文将选取安冈的“自传体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小说均可以从安冈的自身经历中找到雏形,并且在人物及故事情节上具有很大的连续性,因此比较容易从中找到安冈在文学创作上的特色和共同点。

安冈的自传体小说中找不到宏大的战争场面和明显的战争抨击。甚至连谈到战争的文字都少之又少。但由此断言安冈文学中缺乏对战争的批判未免过于草率。笔者认为,安冈的作品,特别是他所创作的小说中,字里行间都隐藏着对战争不同程度的揭露与批判。

本文中所提到的 “战争”,不单单是指 “战争期间”,还包括“战后时期”,即战争结束后,其危害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无形的延续。前者自不必说,后者同样是战争产生的后续影响,因此在考察“战争”要素时,“战后”部分也不容忽视。

纵观安冈的自传体小说,按照“战争”这一要素在小说中的表现形式及作用大体可分为两类:小说发生的背景舞台以及决定人物命运的转折点。以下将结合安冈的作品对其独特的战争表现形式进行解析。

其一,作为小说发生的背景舞台。

安冈的自传体小说所讲述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平凡生活等等。小说中虽然不曾直接控诉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创伤。但不难发现:每个人物身上的故事都是被作者预先框定在“战争”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其中,他的作品《恶友》最具代表性。

这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处为全篇的故事情节清

晰地勾勒出了时空背景。开篇处“中国大陆发生的事变①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无聊的一部分,而此时我们脸上带有中学生气息的青春痘也开始渐渐消去”(安岡,悪い仲間,157)。当战争已成为日常,发生了这样一段故事:主人公“我”结识了一位名叫藤井的朋友。藤井不务正业、常做坏事。而他的生活对于“我”和同学仓田来说却是未曾经历过的神秘世界,于是“我”与仓田竞相效仿。最终,故事以藤井患病,仓田失踪,而“我”终于梦醒而告终。故事结束了,而结尾处,安冈又附上了一句结语:“那一年冬天,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了。”(安岡,悪い仲間,189)

开头与结尾分别暗示着战争的日常化和战争的再次袭来。而主人公及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所有异常举动和心理变化都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被作者放大。

佐古纯一郎认为:“小说《恶友》的题目易为‘不好的年代’也未尝不可。”(佐古,128)足以见得1941年夏天到冬天这段时间背景的界定,对于这部作品来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此外,这一点在“顺太郎系列”作品中体现得也尤为明显。所谓“顺太郎系列”是指安冈的初期作品《绿叶繁茂》、《一年后》、《依旧如故》、《闷热的夏天》这四部小说。由于作品中主人公都是顺太郎,且内容上具有绝对的连续性,因此被通称为“顺太郎系列”或“顺太郎四部曲”。这几部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顺太郎数次落榜的经历以及最终进入大学预科班后百无聊赖的生活状态。而这些描写高中生和大学生内心空虚、彷徨、扭曲的作品都是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就是“战争”的影射与批判。

其二,作为决定人物命运的转折点。安冈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极其日常化,每个人物的命运也都平凡无奇。然而,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战争”在人物命运的走向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众所周知,安冈擅长描写“劣等生”,而这与他的自身经历是分不开的。从小说《作业》中可以对安冈成为劣等生的根源窥见一斑。小学五年级时,“我”从弘前小学②转学到青南小学。③文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我”在转学前的学校生活的描写:

包括老师在内,我是班里唯一能用普通话读课文的人,这足以让我享受优等生待遇。老师总是鼓励此前的好学生说:‘不要输给安冈哦’,但不管他们怎么努力,在这方面无人能赶超我。(安岡,宿題,45)

然而,转学到青南小学后的“我”,读课文却成为大家嘲笑的对象。这还不说,数学课上更是与其他同学相差甚远。就这样,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责骂与体罚、堆积如山的作业,让我对学校感到越来越排斥和反感。

因此可以说,转学成为左右主人公一生命运的转折点。而安冈自身的转学经历更加曲折。小学六年期间,六次转学。所跨地域更是从异国朝鲜,到东北地区弘前,再到首都东京。

这些经历看似与战争毫无关系,安冈更是没有在作品中论及战争,但翻看安冈的亲笔年谱便不难发现,安冈每一次转学的原因都是“父亲调职”。安冈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二战期间不断随部队变换驻地,因此,安冈和他的母亲也不得不随父亲几易住所和学校。因此,战争直接影响着安冈性格的形成及转变,同时也与作品中主人公的塑造有着必然联系。

可见,战争与安冈以及安冈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是息息相关的。换句话说,安冈之所以有这样的创作素材,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之所以遭遇如此人生转折,一切皆缘于战争。

除此之外,安冈的其他作品中也都被战争的气氛所笼罩。例如《当铺店的老板娘》中,“我”的情感戛然而止于参军;《阴郁的愉悦》中,“我”内心所有的烦躁与纠结都因为自身的战争经历和战后阴影。

总之,战争的大背景与战争所导致的人生重要节点,这足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和命运。人的一生就是在他所生活的大时代之下,由一个又一个人生的转折点串联起来的,而在安冈的作品中,“战争”恰恰充当了这样的角色。一言以蔽之,安冈并未在作品中直接对战争进行控诉,而是利用描写“日常”中的现实,来揭发战争给自己、周边人,乃至一代人带来的创伤。安冈文学中的“战争”就是这样以其独特的方式隐藏于作品之中,等待读者去挖掘和思考。

注释

①1941年的中日战争.

②位于青森县弘前市.

③位于东京市赤坂区.

[1](日)服部達.劣等生·小不具者·そして市民[J].鑑賞日本現代文学28安岡章太郎·吉行淳太郎,153-159.

[2](日)安岡章太郎.悪い仲間[A]//安岡章太郎集1[C].岩波書店,1986.

[3](日)佐古純一郎.悪い仲間[J].国文学:解釈と鑑賞,1972 (2):128-131.

[4](日)安岡章太郎.宿題[A]//安岡章太郎集1[M].岩波書店,1986.

猜你喜欢

转学太郎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猪太郎
猪太郎
猪太郎
转学的烦恼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
从外国转学来的老史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