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语“平心而论”的篇章功能考察
2014-12-11何丹
何 丹
(河北大学文学院)
插入语“平心而论”的篇章功能考察
何 丹
(河北大学文学院)
“平心而论”作插入语时,位置较灵活,可出现在句首、句中,表明言说者对所述命题的态度,具有“主观性”意义;同时,“平心而论”还有语篇预示功能,能指导受话人对其后话语的预见和理解,具有“程序性”意义。“平心而论”与其标记的评判性的话语,构成“言语评论块”,所在的句子绝大多数是语气确定的陈述句,同时,言说者还往往结合使用语气副词、语气助词、双重否定等语言手段来加强表态。
“平心而论” 篇章位置 功能 共现成分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的引进和发展,从语用和篇章角度来研究插入语的文章、著作多了起来,如司红霞(2009)从篇章角度考察了插入语的连接性,从语用角度考察了插入语的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等语用功能意义。关于言说类插入语,学界已做过大量研究,但对使用频率很高的“平心而论”,尚未见专题研究。因此,本文将对插入语“平心而论”展开多角度探讨,以弥补言说类插入语研究的空缺。
一、研究对象
以“平心而论”为检索词,在北大CCL现代汉语语料库里共检索到254条有效语料,“平心而论”作定语的1条,作谓语的2条,用作括注的1条,其余250条全部作插入语,如:
(1)她的长处在于她的观点正确,常持“[平心而论]”的态度。(作定语)
(2)请你[平心而论],回想一下形势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作谓语)
(3)[平心而论],目前,姚明除去罚篮技术外,其他几项水平都还欠了点火候。(插入语)
作定语和作谓语的“平心而论”不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要讨论的是在话语里作插入语的“平心而论”,如(3)。
“平心而论”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平心静气地评论”,它是一个偏正式动词性固定短语,作谓语时,意义实在;作插入语时,意义相对虚化,并融合为一个整体,整体标示着其后的话语是作者所作的较客观的评论,具有话语标记的功能。由于它后面的内容在说作者看来是客观的,因此语气大多是陈述的,250条有效语料中,根据“平心而论”所在句的语气类型,反问句占3条,疑问句1条,反问形式的感叹句2条,其余的都是陈述句。
二、篇章位置及功能
这里以单句为例说明,复句的情形与此相似,不再举例。
(一)句首
用C表示插入语“平心而论”,X表示“平心而论”所标记的内容,“C+X”构成一个“言语评论块”,若其有先行句或后续句,则表示为:(A)+C+X+(B)。
A.C+X,单句独句,前后没有别的成分,如:
(4)[平心而论],Greenberg提出的45种(条)语法的普遍现象,措词和结论全都是比较谨慎的。
(5)[平心而论],我哪有什么“才”啊!
(4)是语气肯定的称述句,(5)是语气强烈的反问句,表达的也是肯定的意义“我并没有才”。
B.(A)+C+X+(B),“C+X”与先行句、后续句都有顺接和转接两种情况,如:
(6)究其原因,恐怕与科幻小说难写有一定关系。[平心而论],在科技工作者中,能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艺术表述深奥的科学道理和预测未来科学发展趋势的数量很少。而文学工作者中研究自然科学比较到家的也不多见。
(6)“C+X”是对前一句的顺接,后续句则与“C+ X”意义并列。 “平心而论”在意义顺接的两个句子之间,可以使二者衔接得更自然。
(7)日本人当年的行径可耻可恨自不待言。然[平心而论],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公开抢夺丝毫不比暗中盗用和剽窃抄袭更为可怕。
(7)的“C+X”是对先行句转接,由于“平心而论”前有转折词,因此转折的意义主要由“然”承载,“平心而论”则兼有连接性和主观性。①
句首的“平心而论”,具有句法上的“可取消性”和语义上的“可分离性”,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其实它有重要的语篇功能,即它标示着作者要发表评论,有启引和预示下文的作用。同时,受其原始意义的影响,它还可以表明作者对自己言语的态度:后面的评论是平心静气的,客观的。因此,句首的“平心而论”不仅指导了受话人对其后话语的预见和理解(“程序性”),还表明了说作者对所言的态度,增加了话语的可信度从而增加了受话人对其的信任。
(二)主语与谓语之间:有强调、凸显谓语的作用
如:
(8)至于总政有些领导以及报社的张某,[平心而论],也在明里暗里保护着廖初江过关。
(三)谓语之后、宾语从句之前:有强调宾语从句所表达的命题的作用
如:
(9)首先应该指出,[平心而论],这个成绩有其偶然性。
三、共现成分
考察250条语料,“平心而论”后多是评判性的话语,“C+X”绝大多数出现在陈述句中,且句中多出现表判断的词语如“是、应该、算、不失为、称得上”等。言说者为了表明自己对命题的态度,还经常结合别的语言手段来辅助表态。
(一)与加强肯定的副词如“的确、确实、委实、实在、是”共现,进一步加强肯定的语气
如:
(10)[平心而论],以继续坚持思想启蒙和文化批判的鲁迅道路来否定前二者,实在不算公允。
(11)但是[平心而论],这部作品在悲剧的处理上是粗了一些……
(二)与加强否定的副词“并”共现
如:
(12)不过[平心而论],这部书写得并不理想。
(三)与加强肯定的语气词“的”共现,“是……的”配合使用
如:
(13)[平心而论],这场球应该是平局的。
(14)[平心而论],他及他的家人受到的遭遇是极不公平的,可这一切,他从未提起。
(四)与表转折的副词“却”共现,加强转折语气
如:
(15)但是尽管如此,[平心而论],纵向比较而论,军事文学更加全面与深入的发展与繁荣却是在新时期中得以实现的。
(五)与表估量的“恐怕”、“可能”等共现,加强估量语气
如:
(16)然而,[平心而论],他的最大成就恐怕还在学术方面。
四、结语
“平心而论”作插入语时,位置较灵活,可出现在句首、句中,表明言说者对所述命题的态度,具有“主观性”意义;同时,“平心而论”还有语篇预示功能,能指导受话人对其后话语的预见和理解,具有“程序性”意义。“平心而论”标记的多是评判性的话语,故“C+ X”所在的句子绝大多数是语气确定的陈述句,而且言说者往往还结合使用语气副词、语气助词、双重否定等语言手段来加强表态。X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中的一个或几个分句,与前后文发生或顺或转的语义关系。顺接时,“平心而论”可以使前后文衔接、过渡得更自然;转接时,“平心而论”兼有主观性和表转折的连接性。
注释
① “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参看: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1]司红霞.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李胜梅.“语篇言语块”的理论位置及研究路径[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3]王正元.话语标记语意义的语用分析[J].外语学刊,2006(2).
[4]席建国,郭小春.评价性标记语探微[J].外语教学,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