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神信仰研究
2014-12-11葛海婷
葛海婷
(兰州大学)
五通神信仰研究
葛海婷
(兰州大学)
五通神是北宋以后在民间较为流行的一种神祗,南宋时期一度得到了国家的赐封,明清时期迅速发展。本文一方面考察五通神的起源,另一方面通过宋以后史料的分析展示五通神信仰的兴盛。
五通神 起源 宋元明清
一、五通神信仰的起源
五通神,又名五圣神、五路神等,宋代婺源地区传说唐僖宗年间,有五神人,自天降,形象威仪,人们遂立庙祀之。这说明五通神源于江西婺源,是此地的地方神,后来逐渐为全国性的信仰神祗。
关于五通神的起源,《项氏家说》云:“按 《澧阳志》:五通神,出屈原《九歌》。今澧之巫祝,呼其父曰太一,其子曰云霄五郎、山魈五郎,即东皇太一云中君、山鬼之号也。”[1]说明五通神是鬼神之属,而中国自古就有祭祀鬼神的习俗,《士丧礼》:“疾病祷于厉。”[2]人们因为惧怕鬼神,为了平安而祭祀鬼神,五通神就是其中之一。
汉朝佛教传入中国是一个民间化的过程,与中国民间信仰是互相融合的,而五通神当然也受到影响。唐施肩吾《逸句》:“五通本是佛家奴。”[3]说明五通神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越来越民间化,受到民众的信奉,五通神因吸取了佛教的某些元素而得以兴盛。
二、五通神的兴盛
南北朝时五通仙已经开始流传。刘勰《灭惑论》云:“若乃神仙小道,名为五通,福极生天,体尽飞腾。”[4]
唐朝时进一步发展,柳宗元《龙城录》:“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之信。一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余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绝妖邪之怪,而庶士亦得以宁也。”[5]
宋代五通神曾得到朝廷封赐,1109年赐五神庙“灵顺”,1123年封五神为侯,因封号中有“通”字,故为“五通”。虽然也遭到朝廷诏毁,但还是有助于五通神信仰的传播。
宋代五通神信仰在江南地区流行甚广,一是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李觏《邵氏神祠记》载:“江南地热湿,四时多疠疾。”[6]因此五通神诞生以供人们祈求健康。二是五通神的形象,洪迈《吴二孝感》:“事五通神甚灵,凡财货之出人亏赢,必先阴告。”[7]这里五通神以财神的形象出现,宋代江南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财富有了新认识,因此作为财神的五通神必然得到人们的祭祀。而《江南木客》又云:“尤喜淫,或为士大夫美男子,或随人心所喜慕而化形,或止见本形。”[7]这说明五通神又是一邪神,幻化成美男子诱惑妇人,祸害人间,人们也是因为惧怕而祭祀。
元朝五通神同样得到了封赐,吴师道《吴礼部集》卷12《婺源州灵顺庙新建昭敬楼记》中说到婺源五神通自唐朝至今闻于天下,朝廷“加庙号、崇封爵”。
明朝五通神信仰更盛,冯梦龙《情史·五郎君》说到杭州人最信五通神,街头巷尾或大树下,“多建祀之”,五通神能奸淫妇女或输运财帛,人们争相崇奉。这里的五通神仍有神性,民众对其崇信不止。
清朝五通神信仰仍很兴盛,“惟大江以南,庙貌最盛,自通都大邑以及三家村落,在在有之”。[8]但由于“江浙五通,则民家美妇辄被淫占,父母兄弟皆莫敢息,为害尤烈”,[9]而屡遭朝廷禁止,如康熙和雍正时官府取缔五通淫祠的举措,但都收效甚微。
总之,五通神信仰的发展和兴盛,因佛教的传入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而具有了新的元素,受到民众的崇信,虽然这期间曾受到朝廷的多次诏毁,但是仍能看出其顽强的生命力。研究五通神信仰,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国的民间信仰,为其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宋)项安世.项氏家说·卷8·九歌[A]//文渊阁四库全书· 706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清)张廷玉.明史·卷50·志·26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3](宋)叶廷皀.海录碎事·卷13下·鬼神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梁)僧祐.弘明集·卷8·钦定四库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宋)曾訸.类说·卷12·五通鬼[A]//文渊阁四库全书·873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6](宋)李觏.直讲李先生文集·5·卷24·邵氏神祠记[A]//四部丛刊[C].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7](宋)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清)叶梦珠.阅世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