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宗教与世俗之间:灵一诗歌特点
2014-12-11郁婷婷
郁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在宗教与世俗之间:灵一诗歌特点
郁婷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唐代诗僧灵一是江左诗僧的前导。灵一诗歌的特点在宗教与世俗之间,他的宗教情绪与俗世情怀有互补的一面,体现了僧诗创作的过渡阶段,这在唐代诗禅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灵一 诗歌特点 僧诗创作
灵一(727-762),唐代著名诗僧,江左诗僧的前导,刘禹锡《澈上人文集》云:“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①灵一在唐代诗禅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清谢启昆《论诗绝句一百首·论灵一》云:“诗僧江右数灵一,振派澄源孤韵幽。”②灵一的诗歌特点在宗教与世俗之间,他的诗中既有源自僧人参禅入定的宗教情绪,又有对友情的抒发、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对孝道的看法,表现出一定的俗世情怀,而这种俗世情怀又与其宗教情绪互补,体现了僧诗创作的过渡阶段。
一、禅家心性与诗境诗法
刘禹锡云:“梵言‘沙门’,犹华言‘去欲’也。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而万景入;人必有所泄,乃形乎词;词妙而深者,必依于声律。故自近古而降,释子以诗名闻于世者相踵焉。 因定而得境,故袺然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信禅林之花萼,而诫河之珠玑耳。”③灵一的诗歌有体现他作为僧人的一面,因定而得境,由慧而遣词,呈现出一种清丽的风格。
(一)因定而得境
如周裕锴先生在《中国禅宗与诗歌》中所言,灵一在唐代诗禅文学史上属于清境派诗僧。虽然这种划分是相对的,但这与灵一作为僧人参禅入定的生活习惯以及诗歌所呈现的清幽淡远的意境不无关系。
灵一 《归岑山过惟审上人别业 (一作归岑山留别)》,诗曰:
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知君欲问人间事,始与浮云共一过。④
在归岑山的路中灵一拜访友人惟审上人,诗中“禅客无心忆薜萝,自然行径向山多”言自己持无妄念之心,因而想到隐居。灵一认为所谓的人间事,不过如浮云一般到头皆空,这体现了灵一空寂澄明的心境。
又如灵一《题僧院》,诗曰: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在诗中灵一描绘了清净悠闲、淡泊自在的寺院生活,虎溪、闲月、松枝、薜萝皆为寺院之景,在灵一笔下构成一种清幽淡远之境。灵一在诗歌的后两句抒发了他的禅悟:无限青山,行不能尽,何处无僧寺禅院?恰原来深山之中,老僧云栖云卧。《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评此诗:“唐汝询曰:‘老僧多’字亦好。又曰:语不入禅,而有禅韵;是诗僧,非悟道僧。闲月引行,松萝带雪,景何幽也;山云应接,禅隐众多,境何胜也;总见僧院之雅僻。”⑤灵一此诗所呈现出的清幽静谧之境源自灵一作为僧人参禅入定的自我观照与禅悟。
灵一《溪行即事》更创造一个典型的充满“禅气”的意境,其诗曰: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事,潭洞何从横。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月未生,烟初合,沿着溪水荡舟而下,山林更加幽深,溪水愈发清澈,潭洞不知何从横,一片孤舟在湖面上驶过,唯听见秋泉潺潺的水声。《唐诗归》:“钟云:不须作禅语,自是定慧中有获之言(末二句下)。”⑥
灵一作为一名高僧,通晓佛理,本就具有寂照了悟的体验,在江南南宗禅“明心见性”的影响下,灵一更加追求对心灵的解脱与自我观照,其诗也由此呈现出清幽淡远的意境。如灵一《题东兰若》表达了灵一作为僧人追求淡泊清静、闲适自由的心境,诗歌也呈现出一种清幽空明之境,诗曰:“上人禅室路裴回,万木清阴向日开。寒竹影侵行径石,秋风声入诵经台。闲云不系从舒卷,狎鸟无机任往来。更惜片阳谈妙理,归时莫待暝钟催。”
黄宗羲云:“诗为至清之物。僧中之诗,人、境俱夺,能得其至清者。故可与言诗,多在僧也。”⑦灵一的诗歌多“因定而得境,故袺然以清”,如《塔铭》云:“(灵一)神清气和,方寸地灵,与自然妙有合其纯粹……骚雅之遗韵,陶、谢之缺文,公能缀之。”⑧
(二)由慧而遣词
灵一在参禅入定的过程中由慧而遣词,其诗句法高妙。灵一代表作《宿天柱观(一作宿灵洞观)》:“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暂容。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其中“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句法“幽野”,⑨具有一种灵动清丽之美。高仲武在其唐诗选本《中兴间气集》中赞灵一诗歌“刻意精妙”⑩并引“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一句,体现了对此句句法的欣赏。
又灵一《题僧院》:“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如《唐诗训解》评:“(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二句分明画出。”
《甚原诗说》曾云:“句法最忌直率,直率则浅薄而少深婉之致……韩愈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秋’,不若灵一‘官柳乡愁乱,春山客路遥’。两相比较,浅薄深婉自见”。可见昌春荣对灵一“官柳乡愁乱,春山客路遥”二句的赞赏。
再如灵一 《静林精舍》:“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诗评密谛》卷一以其为例“谓取他事明题意,而更取义于事外,中二联或引两事,或引四事,事外立意,使读者自得之”,可见灵一此诗句法高妙。
在江南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下,灵一“每禅诵之隙,辄赋诗歌事”,在诗歌创作中由慧而遣词,“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必能缀之”。
押灰韵:野径东风起,山扉度日开。晴光拆红萼,流水长青苔。逋客殊未去,芳时已再来。非关恋春草,自是欲裴回。(《春日山斋》)
押冬韵:山寺门前多古松,溪行欲到已闻钟。中宵引领寻高顶,月照云峰凡几重。(《宿静林寺》)
押遇韵:支公信高逸,久向山林住。时将孙许游,岂以形骸遇。幸辞天子诏,复览名臣疏。西晋尚虚无,南朝久沦误。因谈老庄意,乃尽逍遥趣。谁为竹林贤,风流相比附。(《林公》)
押冬韵:静林溪路远,萧帝有遗踪。水击罗浮磬,山鸣于阗钟。灯传三世火,树老万株松。无数烟霞色,空闻昔卧龙。(《静林精舍》)
灵一的诗歌句法、声律多着意为之,“由慧而遣词,粹然以丽”。如《唐才子传》所云:“(灵一)尤工诗,气质淳和,格律清畅……与皇甫昆季、严少府、朱山人、彻上人等为诗友,酬赠甚多。刻意声调,苦心不倦,骋誉丛林。”
二、俗世情怀与诗歌意趣
出家之人,本应与世俗往事绝缘,断绝红尘,灵一的诗中却也有对友情的抒发、对爱情的理解以及对孝道的看法,呈现出一定的俗世情怀,而这种俗示情怀又与其对佛理的感悟不可分割。
灵一在江南与士人交游广泛,这些士人中有江南籍士子刘长卿、严维等,有避乱、仕职、漫游江南的士子皇甫冉、朱放、张南史等。灵一与他们在“酬赠诗”、“唱和诗”间发挥着格律诗的交际功能,同时也记录了他与这些士人的至深友谊。如灵一与皇甫冉的情谊甚为笃深。皇甫冉于西陵寄灵一上人作“回望山阴路,心中有所亲”,灵一酬皇甫冉西陵见寄作“越客依风水,相思南渡头”,他们在诗中表达了对彼此的思念。又皇甫冉《小江怀灵一上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灵一的思念,表现出两人至深的友情:“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在灵一所有抒发与友人感情的诗中有一首很特别的诗——《送别》,其诗创作背景已不可考,诗中以爱情比友情的写作角度,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痛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曰:
凭高莫送远,看欲断归心。别恨啼猿苦,相思流水深。翠云南涧影,丹桂晚山阴。若未来双鹄,辽城何更寻。
灵一以女性的视角表达了对与友人分离的不舍。独上高楼,目送着友人渐行渐远,心已断肠。分别的恨如啼猿一样苦,别后的相思如流水一样深。此去一别,南涧、丹桂晚山之景,只有变成天鹅,两人才能故地重游。这种与友人离别之痛,又与佛教“爱别离苦”相关。《大涅盘经》第十二云:“何等为爱别离苦?所爱之物破坏离散。”灵一以爱情比友情,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这实际也记录了他对佛教“爱别离苦”的宗教体验。
灵一在他的诗中,也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独特看法,如《送人得荡子归倡妇(一作行不归)》,诗曰:
垂涕凭回信,为语柳园人。情知独难守,又是一阳春。
从诗题来看,这是一首“赋得”体诗,应是在宴会唱和场所的拈题之作。诗中以妓女的口吻记录了一位女子由爱生怨,由“倡家女”沦为“荡子妇”的心灵体验和人生经历。不禁让人想起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灵一以这首所谓的“艳情诗”表达了他对支遁所创“即色空”的理解。支遁曾云:“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有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在支遁看来,万法本无自性,空而不实,所谓的爱情也是如此,到头皆空。支遁,别号林公,灵一曾作诗《林公》表达了他对这位佛教先贤的追慕。灵一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受支遁影响,而这首诗正表达了他与支遁共同对爱情的理解。
灵一的诗中同样也有他对孝道的看法,如《送明素上人归楚觐省》,诗曰:
能将疏懒背时人,不厌孤萍任此身。江上昔年同出处,天涯今日共风尘。平湖旧隐应残雪,芳草归心未隔春。前路倍怜多胜事,到家知庆彩衣新。
从诗题来看,此诗应是灵一送明素上人归楚探问父母或其他尊亲所作。明素上人,已不可考,应为灵一友人。灵一借友人归楚觐省表达他对孝道的看法——世俗的扰乱,使得时人更倾向于“平湖旧隐”、“芳草归心”,然而割舍不下的还是家中的父母。以“彩衣”娱亲早已成为“孝亲”的典故,可见灵一虽然已遁入空门,对父母仍心存挂念。灵一对“孝道”的关注,与他受唐代江南文化的影响有关。唐代江南地区以孝道称的地藏王菩萨崇拜盛行,自孟郊《游子吟》后,这位地藏王菩萨一直为江南僧人顶礼膜拜。灵一的大部分诗歌是在江南所作,可以说是江南孕育了这位诗僧。在江南文化的影响下,灵一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孝道的看法,这首诗便是其中之一。
《唐诗品》曾评灵一诗曰:“一公诗虽复剪刻,弥精律调,要之泓泛微波,未胜皎然,而净密之致,终当独步。如‘月影沉秋水,风声落暮山’,又‘水容愁暮急,花影动春迟’,又‘孤烟生暮景,远岫带春辉’,皆有雅思可采。林居静僻,游心象外,固宜有尔,然超悟会心,尚在烟花山水之间,未能了入真境。”
《唐诗品》所言“真境”,当指“真如之境”,特指佛家之心境,佛家否定法相,谓万法皆空。徐献忠认为,灵一对烟花山水的描画,虽有超悟会心,但尚执著于法相,牵累于俗情,未能超越而入佛家心境。此正谓其诗“在宗教与世俗之间”。
灵一作为江左诗僧的前导,他如同一名披着袈裟的诗人,他的诗歌有俗世情怀与宗教情绪有互补的一面,体现了僧诗创作的过渡阶段,这对唐代诗禅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注释
①(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卷第二十三·澈上人文集[M].四部丛刊景宋本.
②(清)谢启昆.树经堂诗初集·卷九·读全唐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一百首[M].清嘉庆刻本.
③(唐)刘禹锡.刘梦得文集·卷第七·秋日过鸿举法师院便送归江陵(并引)[M].四部丛刊景宋本.
④本文灵一诗据:(清)彭定求,等.全唐诗·卷809[M].北京:中华书局,1960:9123-9130.下同.
⑤(明)周珽,等.唐诗选脉会通评林[M].陈继儒,评点.明崇祯八年刻本.
⑥(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卷三十二中唐八“僧灵一”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48.
⑦(清)黄宗羲.南雷文定三集·卷一·平阳铁夫试题辞[M].北京:中华书局,1985:12.
⑧(唐)独孤及.昆陵集·卷九·唐故扬州庆云寺律师一公塔铭并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67.
⑨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80.“幽野”(句)……“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
⑩(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下·道人灵一[A]//唐人选唐诗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295.“自齐、梁以来,道人工文者多矣,罕有入其流者.一公乃能刻意精妙,与士大夫更唱迭合,不其伟欤!‘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则道猷、宝月,曾何及此!”
[1]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38-53.
[2]杨芬霞.中唐诗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117-123.
[3]查清华.江南僧诗的意趣情感及其文化因缘[J].学术月刊, 2012,4(4):10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