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及其《悼亡诗》
2014-12-11宁亚平
宁亚平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潘岳及其《悼亡诗》
宁亚平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潘岳悼亡诗开悼亡诗之先河,对前代悼亡诗有继承、有发展,对后代悼亡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潘岳的悼亡诗感情真挚、情景交融,注重辞藻雕饰,表达了对妻子深沉的感情。
潘岳 悼亡诗 感情真挚 辞藻华丽 深远影响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他是西晋太康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与当时的著名文人张载、陆机、左思等齐名,文学史上并称“三张、二陆、二潘、一左”。潘岳是西晋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诗歌讲究形式,辞采华丽,钟嵘的《诗品》将潘岳列为上品,尤其是潘岳所开创的“悼亡诗”一派,在中国诗歌史上尤其是悼亡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一、潘岳的生平
潘岳生于三国魏齐王始八年(247年),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年)。《晋书》本传记载,“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祖瑾,安平太守,父芘,琅琊内史”。他的从父在汉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是建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潘勖之子满也有文采,满之子潘尼也以文章知名,后人潘岳与潘尼并称“二潘”,因此潘家从建安到西晋,大都以文学名世。潘岳在具有文学修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造就了他杰出的文学才能。
潘岳不仅富有才情,而且姿容俊美。臧荣绪的《晋书》曰:“总角辩惠,詀藻清艳,乡邑称为神童。弱冠辟为司空太尉府,举秀才,高步一时,为众所疾。”潘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直到今天形容男子的俊美还用“貌似潘安”来比喻。“岳美姿仪”,“少时常携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以归”。潘岳的容貌和才学,引起了杨肇对他的注意。
潘岳《怀旧赋》云:“余十二而获见于父友东武戴侯杨君,始见知名,遂申之以婚姻。”潘家在当时属于士族中层上流,仍为卑庶之位,杨家在当时为名门望族,在世家大族统治的魏晋南北朝,潘岳要想获取功名,必须依附于名门望族,能被杨肇看重,潘岳非常感激,婚姻可以改变他的地位。
大约在晋武帝泰始十年,潘岳与杨肇之女结婚,潘岳与妻子感情深厚,将妻子视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部分。《悼亡赋》云:“伊良嫔之初降,几二纪以迄兹。遭两门之不造,备荼毒而尝之。”他与妻子相濡以沫二十四年,因此丧妻之痛表现得摧心断肠,或许人只有在失去时感情才表现得尤为真挚,因为再也得不到了,他写了大量的诗文来怀念爱妻。
潘岳早年受之于杨肇,杨肇在泰始八年(272年)迎战吴军失利,贬为庶人,杨肇于咸宁八年(275年)郁郁而终。潘岳深知杨肇对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在岳父去世时,他写了《怀旧赋》、《杨荆州诔》等来凭吊,感情真挚。杨肇一死,潘岳在政治上失去了一个靠山。
西晋是个门阀制度的时代,这种门阀政治是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晋武帝司马炎代魏后不久,天下归于一统。统治集团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尽力拉拢文人,但由于晋王室内部矛盾十分复杂,文人们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几经沉浮,演出了一幕幕人生的悲剧。潘岳一开始投身于当时权势极大的贾充、贾谧家族,随着贾氏家族在政治上的兴衰而浮沉。潘岳在得势时,他的母亲劝他退隐,可他却贪恋功名,最后因为贾氏的失势而被杀,因此有时人必须懂得及时的隐退,才能不在政治斗争中成为牺牲品。
纵观潘岳的一生,他的命运是可悲的,经历坎坷而下场凄凉,他生活的时代是混乱的年代,潘岳在“八王之乱”中丧命,是混乱年代的必然结果,也是他热衷功名的后果。潘岳的一生在西晋诗坛最具有代表性,许多文人也在动荡的年代被杀。
二、潘岳的《悼亡诗》
悼念亡妻之诗,在潘岳之前流传下来较为有影响的大概有三首,《诗经·邶风》中的《绿衣》可能是今存最早的悼念亡妻之诗:“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易维其己?绮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这首诗以亡妻留下的一件绿衣起兴,物在人亡,睹物思情。《诗经·唐风》里的《葛衣》也是一首悼亡诗,它以荒草蔓延的墓室起兴,想象在墓室中的亡者孤独无依,心如刀绞,只觉得自己的余生太漫长,唯愿百岁期近,那样就可以来到墓室陪伴孤独的逝者。汉武帝刘彻的《李夫人歌》:“是邪非邪?立而望之,何姗姗来迟。”这首诗表明武帝思念李夫人,遂阴阳两隔,而急盼一见的迫切心情。
潘岳之前的悼亡诗,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文辞上不加修饰,皆为感情之自然流动,真实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对亡妻的思念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少,而是在日益增加。
而潘岳的悼亡诗却改变了诗风,辞藻华丽,描写反复详尽,大量运用排偶,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感情。
魏晋时代属于人的思想解放的时代,人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崇尚自由,追求真实的情感,文学创作的主题由政治主题转向人的情感的抒发,王瑶先生说:“我们念魏晋人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和情感。”潘岳的悼亡诗继承了这一传统,诗中以抒发情感为主,真情中蕴含着对亡妻的深沉思念。
悼亡诗即:“抚存悼亡,感今抚昔。”潘岳的悼亡诗三首分别写了三个时令:春、秋、冬,抒写在春秋代序、寒暑交替的岁月流逝中,失妻之痛并没有被时间的河流冲淡,而是因时令季节的更替,不断更换以伤心的内容。
悼亡诗第一首写春,“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即是言妻子已去世一年,再有中间两句“春风缘系来,晨露承檐滴”。这首诗写的是亡妻去世一年后的初春季节,春天是令人容易思念亲人的季节,一切都在,可心爱的人却阴阳两隔。“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惝恍如或存,周遑忡警惕。”从睹物思人这个角度写自己对亡妻的思念之深,物是人非事事休,潘岳历数亡妻的遗物,那些帏屏、翰墨、流芳、遗挂都历历在目,每个物件都印刻着往昔夫妻生活的幸福回忆,更能引起无尽的哀思,特定的景物、旧物往往是触发诗人特定情感的导火索,睹物思人,人去物在,令人神伤。诗人失去妻子,如同双栖鸟、比目鱼失侣般的痛苦、彷徨。“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凄凉、萧瑟的景物环境,溢发出孤寂、心痛的感触。“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哀痛无法排遣,诗人希望像庄子那样达观、超脱,自己的哀伤有朝一日会淡下去。
《悼亡诗》第二首写的是凄凉的秋季,人去室空,凄凉万分,明月当空,北风四起,诗人辗转反侧,孤枕难眠。空床、清尘、悲风,这些意象凝聚着孤寂和悲凉,妻子去世,在秋风萧瑟的秋天让人异常的想念。“岁寒无与同,朗月和胧胧。辗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抚衿常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与目存起,遗音犹在耳。”虽然妻子已不在,但音容笑貌依然在自己的心中,悲愤万分,不知该如何排遣。穆克红先生说:“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
《悼亡诗》第三首即作者返朝廷任职前,来到妻子的墓前作最后的道别。“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自己就要去朝廷任职了,有点依依不舍。“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诗人想象自己此去,只留下妻子的孤魂,凄凉的坟墓,无人相伴,孤独无依,欲和妻子长相厮守,已是阴阳相隔,再难相见。诗人又有朝命在身,不得不走,在去与留之间徘徊与踌躇,深情难再,不由发出:“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感情的抒发,深有极致。“人死如灯灰。”人的一生短暂,死而不能复生,而活着的人却对逝去的爱人深深思念。那种感情无法用语言表达,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怀念。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和妻子的感情深厚。
清人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宛转侧折,淋漓倾注,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夫有情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今蕴不尽之妙耳。”
三、悼亡诗的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潘岳之后人们才开始比较自觉地创作悼亡诗,悼亡诗始创于潘岳,但真正把它推向更深境界的却是元稹,元稹的悼亡诗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开拓了诗歌的境界。
元稹的悼亡诗如:“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谁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字字透露着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妻子走了,留下伤心欲绝的诗人,留下的是诗人对亡妻深深的追忆以及对妻子无法偿还的心情,有些东西是年少轻狂时无法懂得的,等到自己懂得的时候已经是天上人间,所以我们在拥有的时候要珍惜对方,不要等到失去时才知道珍惜,一切都悔之晚矣,失去的就是失去了,你永远不可能回到出发的站台,人生就是这么无常。
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知,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减少,而是与日俱增。感情真切,令人感动。如果是活着分手,纵使天涯海角,总会有相见的机会,可是逝去的人,唯有在梦里相见。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涌入心头,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犹如闸门打开,奔涌澎湃而不可遏制。吕歇尔·德·夏托布里昂说:“没有任何事情像死亡那样,将我们驱离了开来。”苏轼的词不雕饰、不做作,但浅显的语言气势波澜,意境跌宕起伏,绝唱般地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真情实感。
刘学锴曾说:“悼亡诗是一种主情的诗歌体裁,完全靠深挚的情感动人。悼亡诗在感情真挚这一点上,比任何诗歌都要求得更严格,可以说容不得半点虚假。”
潘岳的悼亡诗辞藻华丽,多用叠字、双声或叠韵,而悼亡诗到了苏轼,语言比较简洁易懂,这就是文学的发展,由简单到繁缛,再从繁缛到简单。
总之,潘岳的悼亡诗树立了他的文学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悼亡诗从潘岳开始专为悼念亡妻专用,他深情写悲,作品中洋溢着悲伤情绪,语言浑厚,他成为后世作家的典范。
[1](梁)萧统.文选[M].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
[5]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