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桃源画的演变差异
2014-12-11王丽丽
王丽丽
(苏州大学)
历代桃源画的演变差异
王丽丽
(苏州大学)
桃源主题萌发于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主要描述了武陵渔人偶然进入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神秘之境——桃花源,被源内人热情款待的故事,在源内人的口中得知他们的先祖是为避秦时战乱来到这绝境,没有再与外人联系,渔人在桃花源待了不多时便告辞回家。但他没有听从源内人的告诫将桃花源的存在告诉了别人,但是高士寻找无果,便这样成为了文人笔下的惯用题材,是文人士大夫心目中的圣地,是他们遍寻不到的乌有之乡。
桃花源记 桃源图 特征
发轫于《桃花源记》的桃源图,以其平面的思维,带给人们以视觉的享受。其中,大多数画作集中于明清时期,宋、元时期的桃源画数量很少。作者大多集中于江南一带——江苏、浙江和松江(上海)等地。尽管母题均为桃花源,但是由于作者与其所处时代的相异,众多的桃源图也拥有众多的差异,在众多画作的比较中,大致可分为按照陶渊明《桃花源记》所画的桃源图和作者截取《桃花源记》的特征所画的桃源图。
(1)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写,展现全部内容的田园图。南宋马和之《桃源图》,一片农家景色,三五成群的农人们,图中有五组人物,有渔人和桃源中人对话的情景,有下棋对话的情景,有喝茶聊天的情景……背景为花草、房屋、耕犁的牛、撒娇的小狗等等,画面是动态的,主要还是以人物的动作场景为主,画中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心中桃源人的生活与外人无异,姑且将其看成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农家生活图。虽然对于人物的刻画不如汉唐时精细,但是绝对是以写实为主的。宋人李唐《四时山水》也是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创作的,在作品的右下是桃花源入口之处所停的一叶扁舟,中间是渔人和源中人见面时的问好情景。人物场景掩映在参天大树下,右上部分为朦胧的群山,为了配合桃花源的意境,全画点缀有桃花。与之前马和之的那幅图相比,李唐的画作不像是农家生活图,倒有点世外仙境的感觉,但人物动作场景在画作中依然占据着相当的地位。这两幅宋代画家所画的桃源,全部是以渔人和源内人相见的场景为内容,辅助以花虫鸟兽,全部遵从陶潜《桃花源记》所刻画之情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应该来说,桃花源的整体面貌基本得到了展现。明清时期,由于江南文人对桃源意象的偏爱,桃花源的特征被作者们附上了家乡——江南的影子。明文徵明《桃源别境图》一直以来都是桃源图中颇受人们称赞的佳品,他对桃源的描绘就比较完整,主要按照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作图。桃花源中人物依次从左向右展开,先是渔人和源内人相见,然后才是桃花源内的日常生活,整幅画的画面感极强,无处是焦点又仿佛处处是焦点。文徵明为吴中才子,所以在他的桃源图里,仿佛看见了姑苏鱼米之乡的影子,水占了画面的绝大多数,水的两岸画有低矮的小山,桃花源不再是隐藏在深山的另一个世界,而是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就像桃源中人不知道他们住在桃源一样,也许我们就生活在桃源之中。这样鱼米之乡般恬淡的桃花源对于深谙官场黑暗、仕途不顺的失落文人,无疑是暂时安放内心、修身养性的最好去处。可以发现这类的作品背景全部是山水,山水包围着桃花源,源中生活不再是简单的男耕女织,而是徜徉山水,象征着士大夫的审美情调。
(2)截取桃花源的部分特征为基础,展现作者自己想象的桃花源。这一部分的桃源图大部分截取的特点是山洞和停在山洞口的小舟、渔人、田园和劳作的农人,回归到桃花源记中,就是“山有小口”,“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其中往来种作……”还有的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意象。元代王蒙的《桃源春晓图》,从另外一个视角——远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桃源,在他的笔下,崇山峻岭、花木成趣,在树木掩映下的一只小船提醒着我们——有渔人的存在,在整幅作品中,没有一个人的影子,只有潺潺的流水,无风自落的美景,于画中可见《桃花源记》的影响开始淡去,只余桃花和小船,若是没有题有桃源的字迹,倒让人觉得是深山老林中没有人烟的绝好之境。在诗的上方题有小诗,这是典型的文人画,文人对徜徉山水的向往由此看出,文人们开始从自然的闲适走向心灵的闲适,正如苏东坡所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桃源图开始从外在的氛围走向文人们内心的追求。明仇英的《桃源仙境图》更是将文人士大夫的形象搬上了画面,整幅画更像是围绕在山水中的仙境。图画的上方亭台楼阁烟雾缭绕,中部苍松劲石,下部分有五个人物:一童子手捧书卷走在桥上,另一童子侍立在三个白衣高士身边。从童子手中的书卷可推断,三位高士应该是三位隐居的文人。他们身上有着鲜明的文人士大夫气质。左手边的在弹一把素琴,旁边两人正在高谈阔论,一人兴致甚好,高举双手。全画以青绿为主,飘飘欲仙。画面内容与《桃花源记》的内容相去很远。农人、良田、美池、屋舍变成了文人士大夫、素琴、书卷、亭台楼阁。可见作者是将自己的理想画了进去:追求人生的诗性存在。孔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文人士大夫们的创作成为彰显自己德性的工具。仇英的桃花源是个人创造的理想世界。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云:“今得妙手,郁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漾漾夺目,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此世之所以贵夫画山水之意也。”正如郭熙所指出的,士大夫文人之于山水田园的喜好,是与他们企慕于山水田园、江湖林泉,而获得精神上满足、理想生活的享受。清吴伟业《桃源图》笔法圆润,色调以黄色为主,柔和温馨。虽没有之前桃源山水的大气磅礴,却能让人从中感受到桃源的美好生活。画面的右下角有一小舟,象征渔人的到来,此外全图没有一个人物,作者没有拘泥于《桃花源记》的故事情节,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大片的农田、村庄及围绕着桃源的桃花和小丘。作者有意淡化人的存在,给予观者以无尽的想象,生活在里面的人也许是农人、也许是高士、也许是作者自己。清王翚《桃源鱼艇图》便是截取特征作画的代表,一袭桃花流水贯穿始终,画中没有桃源生活,亦没有桃源中人,只余一艘小艇和渔人停在溪水的上游,全画用勾勒的手法画出大片大片草木,然而桃花水外的地方大量留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画面色调浓郁鲜艳,富有生机。正如画的题识:“春来俱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源源的溪水仿佛没有尽头,作者是造物之灵,笔墨挥就,向往的山水便从画家的笔下成形,画出来的地方是作者想要展示给后人的,没有画出来的地方便是给每个人以不同的想象,作者内心的理想便是通过这好山好水来成就,最美好的世界不过桃源一现。
绘画中的两类桃花源,无论是前一种完全按照《桃花源记》所作的桃源图还是后一种截取一些特征所作的桃源图,都是越来越往作者的内心世界靠近——家乡的影子、向往的山水以及求之不得的仙境。桃源在画家的笔下已然跳脱了男耕女织的自足社会,转向心理的闲适、宁静。
桃花源这一题材在不同的作者笔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一改变不一定符合时间的演变,而且现在关于桃源一说,不同的学者依旧给予不同的答案,本文仅从文学文本和绘画作品的角度,在个人的观点和借鉴他人观点的前提下完成。总而言之,桃源概念越来越走向人们的内心,人们可以追求它、审视它、甚至批判它。它的有无至今谈论的不多了,在物理形态上的是否存在暂且不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不用解释就向往的理想境界,它可能是一个物质文明十分发达的世界,也有可能是精神文明十分丰富的世界,这样的世界都可以叫做桃花源。
[1]苏东坡.苏东坡笔记[M].萧屏东,校注.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3]邵汉明,刘辉,王永平.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2]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