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2014-12-09崔玉学
[摘 要] 高速发展资讯发达的动态社会要求所有的公民必须终身学习。未成年人是未来的希望,必须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而影响其亲友。在这项艰巨工程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将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学习 社会 未成年人 教师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资讯发达的动态社会。社会的发展对处在这个社会上的每个个体的要求是: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发展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被社会淘汰,才能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种向上的积极的良性的影响,而非不健康的负面影响。而人的不断发展自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素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简而言之,就叫终身学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一个两个甚至是几万、几十万个人终身学习,那他、他们对这个社会产生的良性影毕竟是有限的。而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必须靠我们社会的全体——所有公民都必须进行终身学习。而当我们全社会所有公民都形成了终身学习的风气,甚至将终身学习当成了习惯,那时的社会就是我们一直努力创建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过去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发展缓慢,加之资讯的不发达和信息传播途径的稀少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我们的教育结构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史所谓的“终端”型教育。在这种社会基础和教育条件下一个人在学校所获得知识、技能、思想、理念等能使他一生受用。在其整个一生的职业活动中,就像你去买股票一样,始终都是可以“保值”而不会“贬值”。这时他们所拥有的“文凭”的含金量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文凭”就是“能力”的代名词。但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飞速进步,技术、工艺、劳动组织形式的更新速度已超过人们一代接一代的更替速度,出现了社会生产前未有的活跃性、多变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并且迅速的走进千家万户,使得信息的传播成为了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人们只要动动手指,所有资讯就近在眼前。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下,就迫使我们必须不断的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活动的内容。而在“终端”型教育的条件下的教育无疑是满足不了这种发展的需要的。因此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学习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学业了,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素养。有一则笑话说某一大学生毕业后刚进入社会就发觉自己在大学时所学的理念、知识和技能已经过时了,跟不上是时代的需求量,无奈之下逐重返学校学习,最终没法走出校门。这则笑话虽有听起来些夸张,但是,它从某一方面却很形象的说明了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之猛,同时,也印证了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而此时我们所拥有的“文凭”和能力实话不上等号的,“文凭”往往是小于“能力”的。所以对于我们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社会上的个人就需要从“拥有文凭”向“拥有能力”转变。
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和青年期,应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现阶段的教育要由过去的“管用一生的教育”向现在“贯穿一生的教育”转变。这个转变是一项长期的也是动态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师,也就是说教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要全民参与,但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群间差异明显,从公民素质现状和公民素质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要突出人群上的重点。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在接受人民日采访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指出《科学素质纲要》提出将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重点人群,以提高四类人群的科学素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在这四类人群中邓楠认为未成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是重中之重,应对提高未成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相关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投入。这种人群分类和工作重点,我个人认为解读的非常有道理,这个分类和工作重点完全适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但是,我对此有另外的一种解读,那就是未成年人和家长。我们现在的社会对与未成人的教育是重中之重。因为对任何一名学生而言,他(她)几乎都有一个家庭,作好了学生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教育,就相当于做好学生家长的关于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思想宣传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相当做好了对全体公民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宣传教育进而推动全民参与。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对学生的教育靠的是教师,所以我认为对“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推动重心在教师,只有教师先树立了这种思想,才能教育好学生,进而才能推动全社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当学习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风尚的时候,我们会发觉,我们的社会已经是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因为我们爱学习,随着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的发展,人类自身的素质素养不断的提高,那时,一个和谐的美好的社会将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成中英:《创造和谐》[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3]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 [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
作者简介:崔玉学(1978—),男,汉族,西藏昌都地区第二高级中学,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