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表法对降低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14-12-09游润德曾俊吴满云
游润德++++++曾俊+++++吴满云++++刘冬秀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检查表法降低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 将219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检查表法评估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同时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对照组采用综合性监测,比较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检查表法可直接发现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风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 检查表法;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179-03
脑血管病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给国家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随着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脑梗死患者也随之增多,而这些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伴有轻重不等的偏瘫、失语和昏迷等,导致这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也在增高,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为了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实现医院感染“零”宽容,本研究对本院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改进了监测流程——运用检查表法评估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利用思维导图引导落实感染控制措施,从而降低了这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取得了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本院内科住院的219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9例,女90例,年龄41~9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诊断确诊。排除条件:①基础疾病重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其他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呼吸功能衰竭患者[2];②在进行放疗、化疗、免疫功能低下患者;③住院不足48 h的患者;④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医院感染。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医院感染监测,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治疗方法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参照原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的报告由管床医生或监控员报告,院感科对医院感染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试验组采用检查表法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如下:①选择改进监测流程的最佳方案,召集5~10位不同专业的人员参与,收集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与诊治实施过程中的缺陷等,确定监测方案与方法。②根据医院感染的重点环节、重点人群、高危因素等制作检查表,确定检查项目、检查频率、检查人员[4]。③依照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指南、操作流程的要求,制作预防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的思维导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④专职员根据检查表的内容逐日到病房对脑梗死患者进行监测、检查。⑤内科医务人员根据检查表内容与预防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的思维导图,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率的比较
试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率均为5.5%(6/110),对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率分别为13.8%(15/109)、14.7%(16/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与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率的比较[n(%)]
2.2 两组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情况
试验组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为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道感染3例,下呼吸道感染3例;对照组的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依次为呼吸道感染13例(上呼道感染6例,下呼吸道感染7例)、泌尿道感染2例、烧伤感染1例。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伤害,更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影响,严重时会导致生命危险。本院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文献报道的医院感染水平,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本院是基层医院,患者大多数来自农村,有吸烟、喝酒的习惯,并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无健康生活方式,对脑血管病的严重危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未主动预防,因此导致脑梗死住院患者增多,医院感染发生率也相应增多。②这类患者大多数是老年患者,病程长,人体的生理免疫功能随年龄的增加而衰减,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导致病原菌入侵,再加上侵入性操作的实施等,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本研究中对照组、试验组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3.8%、5.5%,均高于文献报道的医院感染率5.28%[5]。提示对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研究能够成为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6]。
检查表法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督促各项法规、制度、标准实施的较为有效的工具。应用检查表法监测脑梗死患者,就是在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对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目标监测监控和跟踪干预,能够较容易地得出正确评估,使医务人员清楚地知道哪些环节最有可能形成风险,哪些诊疗操作最易引发医院感染,促进医务人员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综合性监测是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高危险因素的监测[7],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来源于管床医生或科室院感监控员,存在迟报、漏报等监测缺陷,而应用安全检查工具——检查表法监测脑梗死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可全面查找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避免综合性监测易遗漏、疏忽的弊端,不仅是目标监测,更是一种风险管理,为恰当应对风险、提高风险应对效率和效果、增强行动的合理性[8]、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了支持。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检查表法监测脑梗死患者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本研究中,两组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烧伤感染。呼吸道感染占主要地位,一方面与病房陪客多、探视者多、人群活动频率高、床间距窄等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有关[9],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卧床时间长,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从而导致防御功能降低,口腔和咽部微生物下移到肺部并生长繁殖,引起下呼吸道感染[10]。泌尿系统感染与部分脑梗死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有关,侵入性操作可能损害患者泌尿道屏障致细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11]。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额原因可能是:①加强了基础护理,对年老体弱卧床患者定时进行翻身、叩背,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②对患者陪护进行了健康教育,宣传了医院的探视、陪护制度和防治交叉感染等疾病的预防知识;③院感科与医务人员团队合作、专业互补、沟通到位的结果。此外与专职人员能够把握感染防控的关键时机,进行监督检查也有关,还与执行程序规范、执行力度到位息息相关。
本研究中的专职员由于接受过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经历丰富,在发现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面,专职员实施目标性监测较管床医生或监控员更易发现风险与潜在风险,体现了在过程管理中对工作要领的把握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用图表现出来。应用检查表法评估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后,再用思维导图引导临床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及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了支持。
综上所述,用检查表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范国琴.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42-43.
[3] 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Z].2001.
[4] 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38-338.
[5] 沈贻萍,糜琛蓉,钱培芬.3612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820-1822.
[6] 覃兰棫.256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02-3904.
[7] 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2009.
[8]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S].
[9] 游润德,刘小青,李莉燕,等.护理会诊与外科术后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73-74.
[10] 邱万良,张程桢,张朝英.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5):552-555.
[11] 王义华.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7):201.
(收稿日期:2014-08-04 本文编辑:祁海文)
本研究中,两组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烧伤感染。呼吸道感染占主要地位,一方面与病房陪客多、探视者多、人群活动频率高、床间距窄等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有关[9],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卧床时间长,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从而导致防御功能降低,口腔和咽部微生物下移到肺部并生长繁殖,引起下呼吸道感染[10]。泌尿系统感染与部分脑梗死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有关,侵入性操作可能损害患者泌尿道屏障致细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11]。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额原因可能是:①加强了基础护理,对年老体弱卧床患者定时进行翻身、叩背,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②对患者陪护进行了健康教育,宣传了医院的探视、陪护制度和防治交叉感染等疾病的预防知识;③院感科与医务人员团队合作、专业互补、沟通到位的结果。此外与专职人员能够把握感染防控的关键时机,进行监督检查也有关,还与执行程序规范、执行力度到位息息相关。
本研究中的专职员由于接受过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经历丰富,在发现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面,专职员实施目标性监测较管床医生或监控员更易发现风险与潜在风险,体现了在过程管理中对工作要领的把握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用图表现出来。应用检查表法评估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后,再用思维导图引导临床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及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了支持。
综上所述,用检查表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范国琴.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42-43.
[3] 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Z].2001.
[4] 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38-338.
[5] 沈贻萍,糜琛蓉,钱培芬.3612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820-1822.
[6] 覃兰棫.256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02-3904.
[7] 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2009.
[8]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S].
[9] 游润德,刘小青,李莉燕,等.护理会诊与外科术后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73-74.
[10] 邱万良,张程桢,张朝英.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5):552-555.
[11] 王义华.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7):201.
(收稿日期:2014-08-04 本文编辑:祁海文)
本研究中,两组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烧伤感染。呼吸道感染占主要地位,一方面与病房陪客多、探视者多、人群活动频率高、床间距窄等易引发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有关[9],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患者病情较重,卧床时间长,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功能减退,从而导致防御功能降低,口腔和咽部微生物下移到肺部并生长繁殖,引起下呼吸道感染[10]。泌尿系统感染与部分脑梗死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有关,侵入性操作可能损害患者泌尿道屏障致细菌乘虚而入造成感染[11]。试验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的额原因可能是:①加强了基础护理,对年老体弱卧床患者定时进行翻身、叩背,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②对患者陪护进行了健康教育,宣传了医院的探视、陪护制度和防治交叉感染等疾病的预防知识;③院感科与医务人员团队合作、专业互补、沟通到位的结果。此外与专职人员能够把握感染防控的关键时机,进行监督检查也有关,还与执行程序规范、执行力度到位息息相关。
本研究中的专职员由于接受过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经历丰富,在发现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方面,专职员实施目标性监测较管床医生或监控员更易发现风险与潜在风险,体现了在过程管理中对工作要领的把握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用图表现出来。应用检查表法评估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风险因素后,再用思维导图引导临床实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可以及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了支持。
综上所述,用检查表法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 范国琴.家庭支持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42-43.
[3] 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Z].2001.
[4] 张宗久.中国医院评审实务[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38-338.
[5] 沈贻萍,糜琛蓉,钱培芬.3612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4):1820-1822.
[6] 覃兰棫.256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02-3904.
[7] 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2009.
[8] GB/T24353.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S].
[9] 游润德,刘小青,李莉燕,等.护理会诊与外科术后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7,7(5):73-74.
[10] 邱万良,张程桢,张朝英.老年精神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情况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5):552-555.
[11] 王义华.导尿及留置导尿管护理方法探讨[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7):201.
(收稿日期:2014-08-04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