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观察

2016-08-19魏轩辉武青青杜世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效果观察质量控制

魏轩辉+武青青+杜世杰

【摘要】 目的 研究和观察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策略, 为临床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 对本院进行质量控制前1年内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标本中抽取800例, 统计不合格样本的数量, 此作为对照组, 在质量控制后1年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患者标本中抽取800例, 对不合格样本进行统计, 此作为观察组, 通过对两组中不合格及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不合格样本数量65例, 不合格率达8.13%, 观察组中不合格样本的数量为11例, 不合格率为1.38%;两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样本产生的主要因素为样本量不足、采集时间错误、样本污染、送检超时等。结论 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能有效地提高尿液检验的有效性, 对临床检验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效果观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87

尿液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项目之一, 不少病变早期尿液中可以发现蛋白尿、管型尿或尿沉渣中有形成分[1]。同时尿液的常规检验还可以反映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对尿液的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因此, 尿液的常规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尿液常规检验过程中需要经过采集、送检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导致不合格标本的数量增加, 降低了临床检验的准确性。为了研究尿液常规检验质量控制策略及效果的观察, 对本院质量控制前1年内及质量控制后1年内的各800例样本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4年1~12月进行质量控制前1年内患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标本中抽取800例, 统计不合格样本的数量, 此作为对照组, 对2015年1~12月进行质量控制后1年内进行尿液常规检验的患者标本中抽取800例, 对不合格样本进行统计, 此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470例, 女33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35.0±8.3)岁, 病程3~14 d, 平均病程(6.0±2.7)d。 观察组男455例, 女345例, 年龄22~60岁, 平均年龄(35.0±8.3)岁, 病程2~15 d, 平均病程(5.0±3.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分析及检验, 对不合格样本进行统计, 计算出样本不合格率, 对不合格标本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导致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因素主要是标本送检超时、标本被污染、标识错误等。

为改善上述情况, 对尿液标本进行质量控制, 提高临床标本的规范性, 主要注意如下几点: ①严格规范医嘱, 向患者认真普及标本取样的注意事项、方法及时间等, 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提高标本取样的合格率。②在合理的时间内采集标本, 标本采集前患者服用的药物或食物都对标本的结果有影响, 采集前也应避免饮用大量清水或进行剧烈运动。③正确采集标本, 避免尿液标本受到粪便、白带及经血等的影响, 女性应避开月经期, 以防影响结果, 最好能在前1 d清洁阴部, 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④所用容器应符合规范要求, 容器内应保持清洁、透明、无异物, 容器的容量应>20 ml[2]。⑤在规定的时间内送检, 标本应在采集后2 h内送检, 在冷藏的情况下也应在6 h内送检。⑥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应与医护人进行沟通, 对送检过程中可能产生影响样本合格率的因素进行严格检查及对不合格样本的处理进行规范的要求。⑦加强实验室的规范管理, 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严格规范的针对性培训。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中样本的合格情况, 并对可能影响样本合格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及研究。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尿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统计:对照组共有65例不合格样本, 不合格率达8.13%, 由于标本量不足的共18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2.25%, 采集时间错误的标本共23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2.88%, 样本被污染的共10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1.25%, 标本送检超时的共14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1.75%。观察组共有11例不合格样本, 不合格率达1.38%, 其中标本量不足的共3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0.38%, 标本采集时间错误的共2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0.25%, 出现样本污染的标本共6例, 占总不合格率的0.75%。两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8, P<0.05)。

3 讨论

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 尿液常规检验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尿常规的检验结果不仅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3]。但是由于尿液常规检验的过程中要经过开具化验单、标本采集、送检等复杂的程序, 导致尿液标本的不合格率显著增高, 增加了检验诊断的难度。此次实验研究表明, 导致样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标本量不足、采集时间错误、样本被污染、送检时间超时等, 在进行尿检质量控制前, 各因素导致的样本不合格率分别为2.25%、2.88%、1.25%、1.75%。此次研究结果对尿液常检验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为1.38%, 低于对照组的8.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 患者、医护人员、医院的检验科的共同配合, 对降低样本不合格率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敏.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9(21):2749-2750.

[2] 方芳. 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当代医学, 2015(4):497-498.

[3] 张静.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对策与效果观察. 中外医疗, 2015(2):178-179.

[收稿日期:2016-01-31]

猜你喜欢

效果观察质量控制
无痛胃肠镜用于儿童胃肠病诊治的效果观察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