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临床效果

2014-12-09杨洪波闫玉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1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

杨洪波++++++闫玉英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1例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优于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阳法是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温阳法;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111-0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月经过多,给育龄期妇女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妇女正常月经量为30~50 ml,超过80 ml为月经过多[1]。月经量过多可出现中、重度贫血,严重者可导致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改变[2],因此临床上常需输血以纠正贫血程度。本研究采用温阳健脾汤对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进行中药保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年龄31~44岁,平均37.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45个月;浆膜下肌瘤5例(16.1%),壁间肌瘤3例(9.7%),粘膜下肌瘤4例(12.9%),多发性肌瘤19例(61.29%);16例月经量>20片卫生垫且天数≤7 d,7例经量<20片且天数>7 d,8例月经量>20片但天数>7 d。对照组30例,年龄35岁~45岁,平均39.4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43个月;浆膜下肌瘤3例(10%),壁间肌瘤9例(30.0%),粘膜下肌瘤2例(6.67%),多发性16例(53.3%);16例月经量>20片卫生垫且天数≤7 d,5例经量<20片且天数>7 d,9例月经量>20片但天数>7 d。两组的病程、年龄、肌瘤大小、月经过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子宫过度增大(超过3个月以上),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阳健脾汤,方药组成:熟附子15 g,升麻10 g,灶心土30 g,苍术20 g,盐茴香10 g,杜仲20 g,故纸20 g,当归10 g,炙甘草10 g,肉苁蓉15 g。肾阳虚偏盛者加鹿角胶10 g、肉桂9 g;脾虚型加炒白术20 g、党参20 g、砂仁10 g;瘀血内阻者加三七4 g炮姜20 g,水煎300 ml,1剂/d,2次/d,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3粒/d,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经量偏多,经期可加琥珀酸亚铁颗粒0.1 g,2次/d,叶酸5 mg,3次/d,维生素C 0.1 g,3次/d。两组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药及其它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个月经周期测定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浆白蛋白(PA)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子宫肌瘤标准制定[3]。痊愈:服药后B超下子宫肌瘤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显效:服药后B超下子宫肌瘤缩小(与服药前比较,缩小>0.5 cm3),月经恢复正常,或子宫肌瘤消失,月经症状无改善;有效:服药后子宫肌瘤缩小,月经情况无改善或子宫肌瘤无变化,月经恢复正常;无效:服药后子宫肌瘤无变化或增大,月经情况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其中经量过多症状改善者28例(90.32%),子宫肌瘤消失或缩小者25例(80.65%)。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其中月经症状改善者17例(56.67%),肌瘤缩小者7例(2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Hb、RBC、HCT、PA水平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导致月经量多属中医“癥瘕”“崩漏”范畴。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多,严重者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蜡黄、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该病症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心主身之血脉”[4],“脾统血”[5],“肝藏血”[6],而五脏六腑功能的强弱都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人体营卫气血的生成及正常的运行依赖于中焦,六淫之邪伤人的基础是脾胃虚弱,脾胃不虚则邪不能侵,邪气即使侵犯也不能潜伏,中焦失运是子宫肌瘤发病前、发病中的必备条件。脾胃虚寒是发生子宫肌瘤的体质特征,“奏汉体格,去古已远,今人禀赋更薄,斫伤更甚,虚多实少,彰彰然也。大凡壮实之人,能受清药;虚怯之人,只宜温养。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7]。发生正虚的原因在于“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曰阴常有余,阳常不足”[8]。在当今社会,由于工作强度大、喜凉喜冷及不节房事等原因,导致阳气消耗,进而发病。血、气本为一物,经血量多常导致气随血脱,造成阳气不足,诸证俱发。本方重在温阳,故以附子为君,温中,破癥坚、积聚、血瘕[9],与党参、白术配伍,可温阳健脾止血;升麻升举下陷之阳气甚捷[10],益智仁、茯神、当归补心养血安神,小茴香、灶心土温中和胃、健脾升阳,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扶阳健脾,调气止血,缓消癥瘕之功。温阳健脾汤全方配合使瘀血得消,血块得小,经血不致妄行,且有缩小子宫肌瘤,明显提升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增加红细胞数量,改善红细胞压积的功效,临床屡用得效。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提示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效果确切,在止血补血的同时,能够明显缩小子宫肌瘤。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膀胱受压症状、减少经期出血量、治疗贫血等方面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医药治疗肌瘤的机制研究,以便更直观地揭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周俊等[11]认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可改善患者微循环,调整机体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西医的原理不能完全阐释中医药治疗肌瘤的真正道理,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先进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未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透析指征和透析剂量[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4-129.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3] 何亦溪,郑颖.两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成本-效果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4):432-433.

[4] 任廷革.黄帝内经素问(新校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5-126.

[5] 武之望.济阴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6] 王蕾.试论肝藏血的机理[J].中医药研究,1999,15(6):10-12.

[7] 祝味菊,陈苏生.伤寒质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张存悌.火神派研究的现代意义(下)[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87-988.

[9] 王洪云,李智辉.附子与肉桂配伍的研究进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6):757-758.

[10]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1] 周俊,李宇星.消瘤片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5):277-279.

(收稿日期:2014-07-30 本文编辑:祁海文)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1例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优于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阳法是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温阳法;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111-0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月经过多,给育龄期妇女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妇女正常月经量为30~50 ml,超过80 ml为月经过多[1]。月经量过多可出现中、重度贫血,严重者可导致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改变[2],因此临床上常需输血以纠正贫血程度。本研究采用温阳健脾汤对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进行中药保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年龄31~44岁,平均37.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45个月;浆膜下肌瘤5例(16.1%),壁间肌瘤3例(9.7%),粘膜下肌瘤4例(12.9%),多发性肌瘤19例(61.29%);16例月经量>20片卫生垫且天数≤7 d,7例经量<20片且天数>7 d,8例月经量>20片但天数>7 d。对照组30例,年龄35岁~45岁,平均39.4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43个月;浆膜下肌瘤3例(10%),壁间肌瘤9例(30.0%),粘膜下肌瘤2例(6.67%),多发性16例(53.3%);16例月经量>20片卫生垫且天数≤7 d,5例经量<20片且天数>7 d,9例月经量>20片但天数>7 d。两组的病程、年龄、肌瘤大小、月经过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子宫过度增大(超过3个月以上),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阳健脾汤,方药组成:熟附子15 g,升麻10 g,灶心土30 g,苍术20 g,盐茴香10 g,杜仲20 g,故纸20 g,当归10 g,炙甘草10 g,肉苁蓉15 g。肾阳虚偏盛者加鹿角胶10 g、肉桂9 g;脾虚型加炒白术20 g、党参20 g、砂仁10 g;瘀血内阻者加三七4 g炮姜20 g,水煎300 ml,1剂/d,2次/d,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3粒/d,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经量偏多,经期可加琥珀酸亚铁颗粒0.1 g,2次/d,叶酸5 mg,3次/d,维生素C 0.1 g,3次/d。两组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药及其它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个月经周期测定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浆白蛋白(PA)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子宫肌瘤标准制定[3]。痊愈:服药后B超下子宫肌瘤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显效:服药后B超下子宫肌瘤缩小(与服药前比较,缩小>0.5 cm3),月经恢复正常,或子宫肌瘤消失,月经症状无改善;有效:服药后子宫肌瘤缩小,月经情况无改善或子宫肌瘤无变化,月经恢复正常;无效:服药后子宫肌瘤无变化或增大,月经情况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其中经量过多症状改善者28例(90.32%),子宫肌瘤消失或缩小者25例(80.65%)。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其中月经症状改善者17例(56.67%),肌瘤缩小者7例(2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Hb、RBC、HCT、PA水平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导致月经量多属中医“癥瘕”“崩漏”范畴。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多,严重者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蜡黄、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该病症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心主身之血脉”[4],“脾统血”[5],“肝藏血”[6],而五脏六腑功能的强弱都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人体营卫气血的生成及正常的运行依赖于中焦,六淫之邪伤人的基础是脾胃虚弱,脾胃不虚则邪不能侵,邪气即使侵犯也不能潜伏,中焦失运是子宫肌瘤发病前、发病中的必备条件。脾胃虚寒是发生子宫肌瘤的体质特征,“奏汉体格,去古已远,今人禀赋更薄,斫伤更甚,虚多实少,彰彰然也。大凡壮实之人,能受清药;虚怯之人,只宜温养。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7]。发生正虚的原因在于“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曰阴常有余,阳常不足”[8]。在当今社会,由于工作强度大、喜凉喜冷及不节房事等原因,导致阳气消耗,进而发病。血、气本为一物,经血量多常导致气随血脱,造成阳气不足,诸证俱发。本方重在温阳,故以附子为君,温中,破癥坚、积聚、血瘕[9],与党参、白术配伍,可温阳健脾止血;升麻升举下陷之阳气甚捷[10],益智仁、茯神、当归补心养血安神,小茴香、灶心土温中和胃、健脾升阳,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扶阳健脾,调气止血,缓消癥瘕之功。温阳健脾汤全方配合使瘀血得消,血块得小,经血不致妄行,且有缩小子宫肌瘤,明显提升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增加红细胞数量,改善红细胞压积的功效,临床屡用得效。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提示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效果确切,在止血补血的同时,能够明显缩小子宫肌瘤。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膀胱受压症状、减少经期出血量、治疗贫血等方面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医药治疗肌瘤的机制研究,以便更直观地揭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周俊等[11]认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可改善患者微循环,调整机体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西医的原理不能完全阐释中医药治疗肌瘤的真正道理,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先进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未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透析指征和透析剂量[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4-129.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3] 何亦溪,郑颖.两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成本-效果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4):432-433.

[4] 任廷革.黄帝内经素问(新校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5-126.

[5] 武之望.济阴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6] 王蕾.试论肝藏血的机理[J].中医药研究,1999,15(6):10-12.

[7] 祝味菊,陈苏生.伤寒质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张存悌.火神派研究的现代意义(下)[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87-988.

[9] 王洪云,李智辉.附子与肉桂配伍的研究进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6):757-758.

[10]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1] 周俊,李宇星.消瘤片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5):277-279.

(收稿日期:2014-07-30 本文编辑:祁海文)

[摘要] 目的 观察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1例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采用温阳健脾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优于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阳法是治疗正虚血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温阳法;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

[中图分类号] R711.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a)-0111-03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常伴有月经过多,给育龄期妇女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妇女正常月经量为30~50 ml,超过80 ml为月经过多[1]。月经量过多可出现中、重度贫血,严重者可导致全身各器官功能的改变[2],因此临床上常需输血以纠正贫血程度。本研究采用温阳健脾汤对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过多进行中药保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1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年龄31~44岁,平均37.5岁;病程6个月~7年,平均45个月;浆膜下肌瘤5例(16.1%),壁间肌瘤3例(9.7%),粘膜下肌瘤4例(12.9%),多发性肌瘤19例(61.29%);16例月经量>20片卫生垫且天数≤7 d,7例经量<20片且天数>7 d,8例月经量>20片但天数>7 d。对照组30例,年龄35岁~45岁,平均39.4岁;病程8个月~7年,平均43个月;浆膜下肌瘤3例(10%),壁间肌瘤9例(30.0%),粘膜下肌瘤2例(6.67%),多发性16例(53.3%);16例月经量>20片卫生垫且天数≤7 d,5例经量<20片且天数>7 d,9例月经量>20片但天数>7 d。两组的病程、年龄、肌瘤大小、月经过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排除子宫过度增大(超过3个月以上),排除合并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治疗组采用温阳健脾汤,方药组成:熟附子15 g,升麻10 g,灶心土30 g,苍术20 g,盐茴香10 g,杜仲20 g,故纸20 g,当归10 g,炙甘草10 g,肉苁蓉15 g。肾阳虚偏盛者加鹿角胶10 g、肉桂9 g;脾虚型加炒白术20 g、党参20 g、砂仁10 g;瘀血内阻者加三七4 g炮姜20 g,水煎300 ml,1剂/d,2次/d,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05),3粒/d,3次/d,1个月为1个疗程,经期停服;经量偏多,经期可加琥珀酸亚铁颗粒0.1 g,2次/d,叶酸5 mg,3次/d,维生素C 0.1 g,3次/d。两组治疗期间禁用其它药及其它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个月经周期测定血常规,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比容(HCT)、血浆白蛋白(PA)的变化,并比较治疗效果。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有关子宫肌瘤标准制定[3]。痊愈:服药后B超下子宫肌瘤消失,月经恢复正常;显效:服药后B超下子宫肌瘤缩小(与服药前比较,缩小>0.5 cm3),月经恢复正常,或子宫肌瘤消失,月经症状无改善;有效:服药后子宫肌瘤缩小,月经情况无改善或子宫肌瘤无变化,月经恢复正常;无效:服药后子宫肌瘤无变化或增大,月经情况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治疗组中,痊愈4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7%;其中经量过多症状改善者28例(90.32%),子宫肌瘤消失或缩小者25例(80.65%)。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其中月经症状改善者17例(56.67%),肌瘤缩小者7例(2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Hb、RBC、HCT、PA水平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的Hb、RBC、HCT、P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导致月经量多属中医“癥瘕”“崩漏”范畴。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月经量多,严重者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蜡黄、四肢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该病症应该引起重视并积极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心主身之血脉”[4],“脾统血”[5],“肝藏血”[6],而五脏六腑功能的强弱都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人体营卫气血的生成及正常的运行依赖于中焦,六淫之邪伤人的基础是脾胃虚弱,脾胃不虚则邪不能侵,邪气即使侵犯也不能潜伏,中焦失运是子宫肌瘤发病前、发病中的必备条件。脾胃虚寒是发生子宫肌瘤的体质特征,“奏汉体格,去古已远,今人禀赋更薄,斫伤更甚,虚多实少,彰彰然也。大凡壮实之人,能受清药;虚怯之人,只宜温养。余治医三十年,习见可温者十之八九,可清者百无一二”[7]。发生正虚的原因在于“吾人仆仆终日,万事劳其形,百忧感其心,有动必有耗,所耗者阳也。物质易补,元阳难复,故曰阴常有余,阳常不足”[8]。在当今社会,由于工作强度大、喜凉喜冷及不节房事等原因,导致阳气消耗,进而发病。血、气本为一物,经血量多常导致气随血脱,造成阳气不足,诸证俱发。本方重在温阳,故以附子为君,温中,破癥坚、积聚、血瘕[9],与党参、白术配伍,可温阳健脾止血;升麻升举下陷之阳气甚捷[10],益智仁、茯神、当归补心养血安神,小茴香、灶心土温中和胃、健脾升阳,诸药合用,相得益彰,共奏扶阳健脾,调气止血,缓消癥瘕之功。温阳健脾汤全方配合使瘀血得消,血块得小,经血不致妄行,且有缩小子宫肌瘤,明显提升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增加红细胞数量,改善红细胞压积的功效,临床屡用得效。本研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提示温阳法治疗正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月经过多效果确切,在止血补血的同时,能够明显缩小子宫肌瘤。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尤其是在改善膀胱受压症状、减少经期出血量、治疗贫血等方面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将目光转向中医药治疗肌瘤的机制研究,以便更直观地揭示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原理。周俊等[11]认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可改善患者微循环,调整机体性激素及性激素受体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而西医的原理不能完全阐释中医药治疗肌瘤的真正道理,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先进手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是未来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透析指征和透析剂量[M].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4-129.

[2]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4.

[3] 何亦溪,郑颖.两种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成本-效果分析[J].医药导报,2007,26(4):432-433.

[4] 任廷革.黄帝内经素问(新校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25-126.

[5] 武之望.济阴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6] 王蕾.试论肝藏血的机理[J].中医药研究,1999,15(6):10-12.

[7] 祝味菊,陈苏生.伤寒质难[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 张存悌.火神派研究的现代意义(下)[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987-988.

[9] 王洪云,李智辉.附子与肉桂配伍的研究进展[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6):757-758.

[10] 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11] 周俊,李宇星.消瘤片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5):277-279.

(收稿日期:2014-07-30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
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中的效果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采用B超检查与临床病理结果对比分析
探讨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期剖宫产治疗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比